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一舟 《新经济》2005,(5):80-83
在回答外界关心的政府怎样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时,总理温家宝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关于穷人经济学的一段话: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此言一出,舆论反响巨大。  相似文献   

2.
丰裕中的贫困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问题,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著作《贫困与饥荒》中给出了识别、治理“丰裕中的贫困”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本文在对阿玛蒂亚·森的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对中国治理贫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穷人经济学与西奥多·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奥多·舒尔茨最初讲的是解决农业的贫困问题,而文章认为穷人经济学更具有普遍意义。正像温总理所说的"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温总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穷人的经济学"的。这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公平与和谐的问题,是对传统经济学以增长方式带动效率提升的"富人理论"的一种修正。  相似文献   

4.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的相互依存的选择和行为理论对于解释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的“可行性”问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排斥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社会排斥”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的研究重点。本文考察了社会排斥与贫困、能力剥夺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能力剥夺的关系特征,并指出“社会排斥”兼具建构性和工具性两种特征。最后,文章分析了“社会排斥”的多样性,讨论了不平等与关系贫困、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信贷市场上的排斥、与性别相关的排斥与不平等、医疗保健、食品市场与贫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12位美国经济学大师评说中国经济──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有感严闻广摆在我面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一书(中国计划出版社)是经济学界人士在美国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2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专访,书中的12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世界上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言,如果中国真的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他们愿向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推荐,促中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某名大学的某经济学教授、名经济学家也曾讲,中国如果真正在理论机制上和实际运作中解决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问题,不但可以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两个也不为多。  相似文献   

8.
李光斗 《经济》2012,(4):158
“穷人经济学”这个概念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他曾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C.K.帕赫拉德先生在他的著作《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中说过: “全球有50亿穷人,他们总共拥有14万亿的购买力,这比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购买力的总和还要高.”而随着全球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如今的地球已经承载了70亿人,穷人的数量更是激增.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弗吉尼亚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教授早在1960年代就指出,现实中的官僚们实际上都是与我们普通人一样的,他们的行为也都与我们一样,完全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所谓“理性人法则”所引导的。这种理论对于充斥于经济学主流文献中的假定政府是“仁慈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计划者”的教条形成了致命的挑战。今天,经济学家们已经对经济学中的传统政府模型做了修改,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构建:核心问题与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公认的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缺陷。构建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既让国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限制国家的“掠夺之手”是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提出以“掠夺之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基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个体权力与国家的关系,集体行动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三个层次提出建立国家分析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94,自引:5,他引:94  
<正> 一、引论及常用概念的定义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罗纳得·科斯(1992)在受奖演说中强调,他及其他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了生产的制度结构。如果经济学可以定义为是研究生产、消费与交换的一种“社会学科”,那么主流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对交换的研究,其核心部分是市场的研究及价格理论。主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穷人?我们拿什么来完成温家宝总理最近给经济学界关于多研究“穷人的经济学”的嘱托?自温总理提出这一任务后,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然而,迄今并未见到有人深入思考,认真回答经济学用什么样的理论来帮助穷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穷人走出困境,奔向小康,步人富裕的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13.
宪政经济学,在英文中为“Constitutional Economics”或“Economic Analysis of Consfimfions”。从国际上来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JamesM.Buchanan)等经济学家的推动和倡导下,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取得一些理论进展,且在目前保持着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技术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度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综合介绍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主赫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分别在机制设计框架、激励相容机制的显示原理和社会目标的纳什实施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然后简要介绍了机制设计理论在前沿理论研究和现实机制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特别介绍了这些经济学大师与中国经济学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区分了流通经济学与流通理论的不同后,本文认为流通经济学存在着贫困现象。这种贫困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比如新古典经济学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被抽象掉了;经济学格式化的过程又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问题的研究;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又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我国流通理论的建立基础注定我国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先天不足。在分析了流通经济学贫困原因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流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流通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地位等问题对流通经济学的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阐释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role在新产业组织理论与新规制经济学两个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并简要介绍其在组织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Tirole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革命性地引入相关学科领域,在多个领域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在方法论上提出了马尔科夫完美均衡和完美贝叶斯均衡等重要概念,并在电信和金融监管等领域政策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这样的“丰裕社会”中,贫困问题不仅仍未得到解决,而且丰裕本身就演化成贫穷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在过去的岁月中,通过自己的政治参与,富人们使国家实行了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他们对穷人的境遇要么漠然置之,要么就用各种方式将贫富分化的状况合理化。作者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依靠穷人自身的政治觉醒,穷人应该更积极地参与政治,通过选票改善自身状况。  相似文献   

18.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183;克鲁格曼以擅长建立经济模型著名,他在新地理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在于他很好地解决了主流经济学因建模问题而忽视了的地理因素。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从经济学角度看,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历经深刻调整,阶级阶层结构和社会利益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的现象.社会排斥包括不平等与关系贫困、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信贷市场上的排斥、医疗保健、食品市场与贫困等.社会排斥现象的主要属性有多向度性、动态性、相对性、能动性、资源约束性.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将国家、意识形态和产权理论作为其制度分析的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