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央行与香港金管局的进一步合作,将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进行计价奠定实质性基础。而人民币通过进入贸易环节进行计价,是奠定人民币逐步变成一个国际货币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货币互换与人民币的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峰 《特区经济》2009,(12):67-69
次贷危机不但重创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金融危机还导致持有大量美元的一些国家经济受到拖累。而为了缓解对美元的依赖,不少国家减少所持美元,使用其他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与结算,而"坚挺"的人民币对它们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人民币货币互换正是我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一步。我国完全可以利用人民币货币互换率先在中华区①实现人民币的流通,而后再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5,(33):13-14
上周,在美国强烈呼吁之下,中国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左右。这是十年来中国第一次正式升值货币。中国银行说,此举将有助于“平衡进出口”。大多数观察家说,升值2%是个重要的象征性举措,人民币还必须再升值高达30%。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影子货币正慢慢登上舞台。日前,中国政府决定允许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将为当地的人民币存款提供一条难得的出路——目前,这些存款在香港只能被动持有,或选择汇回大陆。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也将遵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的国际化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关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稳步中推进,十八大召开,这一议题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政府推进金融领域改革的力度与速度将是关键.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入手,讨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末代就已提出,当前人民币在邻边地区已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少数的西方国家中也有一定的使用量。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要大于成本,所以我们必须逐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逐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逐步增加人民币国际流通量,加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使人民币逐步走向世界,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8.
《山东建设》2005,(15):31-31
盛传已久的人民币升值传闻终于在7月21日尘埃落定。中国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消息公布后外汇市场上美元全线回落,亚洲货币表现出色。但是短线利好出尽,投资人可在冲高过程中逐步获利了结。  相似文献   

9.
如果2015年美国加息,而我国进入降息通道,利差加大有可能引发国内资本和汇率的风险,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东 《产权导刊》2010,(1):29-31
这一段时间,“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炒得沸沸扬扬,“人民币不否具备各国储备货币地位”的议论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将再次对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进行评估,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正在有序进展中。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表态,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正在步入开闸的最后阶段,或曰读秒期。而当时在华访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有关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的前景预期,亦点燃了市场对人民币加入国际主流货币俱乐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14,(21):12-13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1日,英国政府发行的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有评论分析,今年是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5周年,此时人民币成为英国储备货币,既是对中国货币前景的肯定,也使金融机构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充满信心。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出席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开市仪式时表示,这一举措将为中英经济和贸易合作注入新动力。英国政府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在英国迈出了坚实步伐,其意义及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3.
温挺挺  王敏娟 《魅力中国》2010,(32):353-35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必然走向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减少汇率风险,稳定对外贸易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需要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即需要审慎的选择国际化路径及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驳人民币升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廷亮  张洁 《山东经济》2004,20(5):28-30
2003年以来,人民币受到西方以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强烈升值压力。人民币币值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升值论者主要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高额的外汇储备、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等原因来要求人民币升值。作者深入这些原因的背后,发现这些原因中一些是某些国家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意图,一些是对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具体经济现象的错误判断与把握。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尚未成熟,维持人民币较长时期的汇率稳定,延缓升值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沪港经济》2009,(3):22-25
东亚区域内金融合作正在加强 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央行宣布签署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约定的3年期限(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和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约定规模之内,双方可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双方还同意探讨将互换货币兑换成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及比例。  相似文献   

16.
祁帜 《北方经济》2011,(17):88-90
近期,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评论不断见诸媒体报端,各种议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缓解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中国应该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7.
Mark  Chung  香港 《新财经》2012,(2):31-31
巴基斯坦的街头,可以看到人民币的“¥”符号醒目的贴在银行窗口。2011年,人民币离岸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即期汇率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已俨然成为一个新的投资货币;离岸人民币远期和掉期市场也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10,(7):8-8
央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新汇改将延续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即以开市场调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异质性的角度,分析美、日两国货币国际化成败的内在原因,并通过扣除本地需求法测算出2003~2016年人民币境外存量的走势,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潜在因素。基本结论是:(1)日元国际化失败是因为日元并未在国际市场中发挥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职能,仅充当"载体货币"用于国际金融市场套利交易;(2)人民币境外存量已下跌至2009年金融危机后水平,经济"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严重受阻;(3)贸易规模的提升对人民币国际化仅存在短期促进作用,资本市场的过热将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产生负向作用,人民币币值的下降则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长期的抑制效应。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谨慎地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20.
郑林甫 《中国经贸》2013,(24):118-119
从其他国际货币发展路径中可以得出,各国间的货币竞争是国家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能够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获得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也会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对香港离岸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同时我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良好的人民币保值增值预期,将与新兴市场国家一起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