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变革的理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贵无疑是"新公共管理",相比教而言,它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而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了许多行政的理念和价值,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同时,必须注意到的是,以丹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的服务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视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文 《商》2014,(6):24-24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以公共管理为导向,以政府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企业化为目标,充分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改革中引用企业化的管理方法,虽然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但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导致了社会公平以及责任和价值取向等公共管理价值的缺失。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我国政府部门行政改革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西方兴盛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重点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文简析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产生的原因、管理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案以及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和回应;最后,指出了中国新公共管理的战略和战术。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公共服务方面掀起了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我国在研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也开始了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必将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实践内容出发,探讨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下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飞发强 《商》2013,(8Z):212-213
新公共管理像一股旋风,从现代政治理论的发源地英国,渐渐刮遍了大半个地球,成为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从理论上讲.新公共管理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以及韦伯的科层管理论,引进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方法。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由于不恰当地将私有部门价值观套用于公有部门而受到诟病。新公共服务是迥异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它追求更广泛、更长远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是对公民权利和民主传统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体现公共行政的本原。本文旨在探究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总结出两种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最后得出的观点是,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争论已没有太大现实意义,探究理论的重心应放在促进二者的互补、发展上,在民主的框架内追求效率,在一定的效率基础上推进民主,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的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它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在理论视野和实践模式上为公共行政开辟了新的视野,并且取得较为可观的实践价值。但新公共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解读新公共管理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的非科学性、人性假设的非全面性、价值取向的非公共性对新公共管理进行理论批判;从运行机制市场化、公共部门私营化、评价标准功利化进行实践批判。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批判,旨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科学认知并理性把握其对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世界出现了著名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西方国家在公共部门管理领域引发了重要的变革,以市场为基础的、灵活的,提供回应性服务的企业化政府管理方式逐步取代了旧的、僵化的、科层制官僚体制的政府管理方式,与此同时,新右派在公共服务领域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改革以问责、顾客理念为引导,以政府购买为主要形式,从多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缓建了福利国家的危机。中国香港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社会福利津贴支付改革,建立起拨款资助制度,本文以中国香港为例,研究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香港社会公益组织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并分析了它的缺陷,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邢欢欢 《商》2012,(10):106+109
20世纪下半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遭遇了许多批评,新公共服务理论站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立场上,坚持以公民为中心,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和民主参与。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对公共服务的理念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分析新公共管理,阐述其优、缺点,研究适合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服务,是当前专家急需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借鉴 公共管理经历着从"传统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演变。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全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对我们研究政务服务中心模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的职能也必将随之改变并趋于完善。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方式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转变,使得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也成为我国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本文从公共服务型政府创建的理论依据、途径和意义三方面展开论述,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创建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宽  温志强 《中国市场》2010,(10):93-93,95
本文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和核心职能出发,阐述了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有效公共服务,建立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加强监督,大力引进竞争机制,从而使政府、企业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优势互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行政体系和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市场化和顾客导向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把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看作公共管理的规范性基础和卓越的价值观。本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关公民权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并试图对公民权及公民参与进行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增强服务意识,倡导民主参与,多方协作,共同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于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哈尔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念,提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帮助哈尔滨市的公共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这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服务性质。21世纪,提供服务将是公共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理论。它自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后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成为近年来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中一个有巨大影响的流派。特别是近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成为西方政府政策的主导思路,众多的管理学家们甚至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拯救政府失灵的一剂灵丹妙药。因此,在中国已开始逐渐融人世界一体化的特定背景下,研究新公共管理理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5)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学科结构、研究方法和范围进行了创新,对解决政府的管理危机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并为西方政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价值取向、实践模式和立论模式等方面入手,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以其为行政改革和研究发挥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新公共管理是一项以政府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改革运动,对转型期我国政府有很好启示作用,为此,我国应采取放松经济性规制、强化社会性规制;强化政府引导,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内部规制,建设法治政府;推行政府绩效评估,提高政府效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7)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是政府改革的两大阳光工程。中国的政府改革历经多次,既有成功也有挫折。在此大的时代背景下,开封市市政府从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力建设市民之家,使其成为开封市对外形象的新名片。市民之家自建设运行以来,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服务,吸引了来自全省甚至全国的目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市民之家有独特的创新,值得借鉴和推广,但同时由于运行时间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和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轰轰烈烈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推出的一种政府公共管理的新理论。本文首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背景作了介绍,然后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内容进行描述,最后将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到我国,并例举出了六条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20.
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其在促进政府改善管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角度对政府绩效审计机制进行考察,重新界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界限,探索变革传统审计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在政府审计中引入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