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内部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政策运行效果与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内部性".文章将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行为作为切入点,从公共政策决策、执行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内部性"如何导致其耕地保护行为的失败.并分析了产生地方政府"内部性"的制度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证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郭云  高浩 《中国土地》2022,(9):59-60
为实现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管控,国家施行耕地“进出平衡”制度,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补充。本文对地方政府推进耕地“进出平衡”落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耕地能实现占补平衡,从表象看耕地保护压力不大,但着眼于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大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黑龙江省耕地保护还存在着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均衡,地方配套措施与国家政策不同步,基础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耕地保护是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黑龙江省的耕地保护工作,努力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开发未利用土地,破解"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与农用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冲动日趋强烈,全国耕地数量进一步逼近18亿亩的红线.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有关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而面对农地转用的巨大经济利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耕地资源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耕地保护中存在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三方面行为博弈与外部性,为完善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应建立耕地保护补偿运行机制,构建区域性耕地保护补偿体系,加大政府耕地保护执行监督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针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工作的运行效果不理想,落实成效与期望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的现状,论文从地方政府开展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分别从耕地占卜质量不平衡、耕地保护主体无动力、耕地保护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耕地保护工作技术支撑不到位、耕地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不完善以及耕地管理相关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多角度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对策,为今后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耕地违法占用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我国耕地违法违规占用屡禁不绝问题,剖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地方政府的主导、纵容和默许已成为耕地违法的首要原因;法律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土地违法行为没有真正起到约束和惩戒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违法用地数量多,制止难度大;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处理难;耕地保护意识薄弱.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深化改革财税体制,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加大对“耕地违法”官员的追责力度;将地方政府与官员对耕地的保护状况纳入政绩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建立齐抓共管的耕地管理机制;强化耕地违法占用预警工作;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建立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与之关系密切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比喻说,耕地占补平衡就好比做耕地加减法,工业化、城镇化占用耕地是"减".土地开发整理是"加",加减相当才能做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从土地财政在政府举债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中介效应;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促进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和2013—2015年的28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土地财政与预算软约束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预算软约束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必须严控土地资源的抵押转化,限制预算软约束;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性的土地交易机制,促进土地财政、土地金融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必须建立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再议耕地占补平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现行<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以保护耕地为核心的重要制度.但在其实施过程中,由于尚未建立起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制定具体的有关补充耕地质量的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各地的占补平衡往往停留在"数量"层面.本文通过大量资料,解析了目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现阶段我国实行占补平衡制度的目的,仍是控制占用耕地;重点是要建立起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占补平衡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考核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凤荣 《中国土地》2003,(10):12-13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占优补劣"现象,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5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国务院研究室的报告--《我国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所作批示指出,东南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占优补劣"现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策措施;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基于区域"占补平衡"与"异地代补"的政策建议,从而为解决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合理开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在落实中央关于"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政策中,耕地开垦费的征收与使用是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市及周边省份在耕地开垦费征收使用方面的经验做法,拟对耕地开垦费征收和使用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为占补平衡政策的地方实践提供一些参考。耕地开垦费的征收现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截至2013年底,广西耕地面积6629.17万亩,其中水田为2944.46万亩,占44.42%;旱地为3679.51万亩,  相似文献   

13.
<正>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与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各地政府都很重视占补平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现象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表现形式有存在形式、生产能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要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认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从激励农户可持续利用耕地,激励地方政府可持续利用耕地,中央政府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来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失败”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产品利用率降低。耕地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在我国,耕地保护中的政府失败是由部分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耕地保护、形象政绩工程占用大量耕地、非公共目的征地现象严重等问题造成的。即由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失效、政府的内部性和寻租行为等导致了耕地保护中的政府失败。为从根本上保证政府耕地保护不失败,应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弥补制度缺陷,从而约束政府及其官员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当今耕地问题的深层原因,寻求治本之策.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现象溯因法.研究结果:不合理占用耕地的问题之所以一再得不到根本解决,是因为对问题的症结缺乏认识,因而相应的政策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症结是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没有掌握主动权,所以虽然采取"世界上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实际上农地却最容易被征用.产权不明晰又必然导致土地市场化不充分,地方政府很容易滥用征地权,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此外,发展城市和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农民和农村为代价的传统计划经济思路仍未扭转,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对耕地价值的认识不足,耕地的外部性价值被忽略.对症下药的治本之策是: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将"征地"制度改革为"购地"和"征购"制度;重建耕地资源价值评价体系,把耕地的社会、生态价值和对后代的价值纳入农业效益;逐步全面实行农业补贴.研究结论:中国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是产权问题.明晰土地产权是中国耕地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在以耕地资源价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的理论观点上,采用资源经济学中资源价值分部测算的基本方法对长春市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了计算,并结合近年来长春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对现阶段实施耕地资源价值全额补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以耕地资源价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出"现金货币补偿+社会保险补偿+地方债券补偿"征地补偿模式,力图为政府解决征地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虽属于"粮食净输入省",可适度地减少粮食生产任务,但是依然有保护耕地的义务,而且耕地保护数量必须有一条底线.从浙江省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土地生产潜力着手,根据"区域容许耕地转换量模型(MAC)",测算浙江省未来区域保护耕地的数量底线是163.73×104hm2,为地方政府保护耕地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少帅 《中国土地》2012,(10):47-48
黑龙江省现有耕地1 8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0%,位居全国第一.作为耕地大省,该省土地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方面,积极创新,由以前省级国土和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审批,市县国土部门负责实施管理转变为省级国土和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审批,市县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即项目审批权和建设管理权"两权分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积极性.笔者就该省"两权分离"管理模式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耕地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农民和地方政府是耕地保护的两个利益主体。为提高耕地保护效果,需要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分别确立不同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以西北的甘肃省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依据,分别确立农民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机会成本法等核算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结果] 2015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之和为117. 36万元/hm~2,结合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确定甘肃省农民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12. 82万元/hm~2。测算出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5. 51万元/hm~2,以此确定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 76万元/hm~2。[结论]耕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社会价值是其GDP的6. 11倍,地方政府应加大耕地保护方面的支出。研究结果为甘肃省政府出台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西北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