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价格月刊》2016,(5):68-71
近些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一直保持持续化状态.在阐述我国流通产业整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的差异性发展水平,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环境、人口与社会文化、市场化发展及国际化发展四个方面研究了导致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及其宏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政府扶植与高科技产业自身的发展对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后,政府扶持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负效应,而行业自身发展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我国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FDI区位选择的六大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基于我国东部区域、中西部区域共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和产业集聚因素对东部区域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有显著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因素对中西部区域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有显著影响。为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的进入,东部区域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培养更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后备人才;中西部区域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城镇化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别,为研究山东省产城融合中的问题,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两个角度,运用计量方法对山东省2000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正向促进产业间升级,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能够正向促进产业内升级,反之不成立。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山东省应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注重产业内升级的方向,重视城镇发展质量的提升,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升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黄山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4-2011年黄山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状况。研究得出结论:黄山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状况分为两个阶段,即2004-2007年的失调阶段与2008-2011年的协调阶段,当前两系统仅处于初级协调状态。黄山市应努力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不断促进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的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产业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越高、中间投入需求程度越高、政府管制水平越低、开放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其集聚度越强,而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行业集聚度的高低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两部分实证分析,选择安徽省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和17个地市为决策单元,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DEA模型分析技术创新效率,从而得到了两部分实证结果。结果表明:部分行业有下降趋势,17个地市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比例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我国28个省际区域1993-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VAR模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各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较弱,第二产业目前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快第一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在第二产业中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各产业间的联动,同时应着重培养高技术人才,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马静怡 《商业时代》2022,(3):101-104
电子商务下沉既能够赋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数字鸿沟"问题,加大区域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差距.本文在评价西部各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产业融合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逐渐提升,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呈现空间集聚特征,这种集聚也...  相似文献   

10.
缪琨 《对外经贸》2021,(12):41-45
在对江苏省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测量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区位熵测量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采集2015-2019年江苏省13城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中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提高。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着力改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在理论上分析了区域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上从产业升级、支柱产业构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四个方面分析了山西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现状,从而揭示出山西区域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文章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基于产出冗余导向,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对2013年中国31个省市文化服务业效率测评,分析区域产业效率差异。大部分省市产业规模偏大,技术效率不足,处于粗犷发展阶段;效率受环境变量影响明显,与财政支持力度、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人均文娱消费正相关,与内部细分行业发展水平相关性不确定;区域产业效率呈阶梯递减分布。  相似文献   

14.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实证发现:副省级城市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在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均呈现非均衡的状态,其中服务业经济规模、人员规模以及发展潜力也存在发展非均衡的特征。要提升我国副省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方面增加东部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东中西部城市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优势产业和弥补弱势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阐述了物流行业为国内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利好条件,探索了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路线;分别从陕西地区、水产品产业两个视角,实证分析物流产业对国内贸易的利好功能,发挥物流产业的积极作用,带动各地区、各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关联视角的FDI出口溢出效应:分析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关联视角切入,基于已有研究梳理了FDI之东道国企业出口溢出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构建了一个FDI-出口溢出机理系统,据以提出实证模型并做了相应检验。研究揭示,FDI出口溢出借助产业关联的三个机制发生,但三个机制效应各异。引入中国28个制造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显示:FDI借助后向关联机制产生的出口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借助水平关联机制的出口溢出效应仅在低技术企业中显著,而借助前向关联机制的出口溢出效应则为负;动态上,FDI后向关联出口溢出效应呈渐增态势,水平关联出口溢出效应则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产品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取2003年~2017年中国28个工业行业数据,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对FDI和R&D投入较大行业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基于此,国家应继续稳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并且在政策制定中,根据行业特点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变量分析的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符想花 《商业时代》2012,(19):135-136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本文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位置、所属类别及动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河南省高技术产业行业分布集中,区域集聚优势明显,但发展水平较低,总量指标表现尚可,相对指标表现不佳。其综合排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23位,属于末类中的较好者,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于守谦 《对外经贸》2023,(12):35-37+44
伴随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新兴力量。以2015—2019年我国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数字经济基础水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从创新的保障、投入、转化、产出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据此,提出优化并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5)
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对区域产业竞争力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因此,对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从基础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四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方法上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构建的2013年我国各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得到了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并择取几个典型地区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