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论点     
《西部大开发》2006,(1):6-7
刘国光: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王志浩:中国不会陷入“日本病”;李荣融:2008年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全部退市;罗俊华:公务员考试是巨大的内耗;左小蕾:股改成功的重要指标是新股恢复发行;谢国忠:境外热钱撤出将引发房地产危机;童大焕:过度医疗猛于矿难;邓聿文:中国进入风险社会;辛向阳:体制转型导致社会公德大面积缺失;盛大林:给8000亿地下信贷一个合法通道;易宪容:财政政策须由“投资”向“公共服务”转型;魏建国:跨国公司与民企是中国经济两个主体;傅勇:对比印度,中国经济未来不容乐观;高辉清:能源价格改革需谨慎;吴敬琏:中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观点聚焦     
《浙江经济》2006,(16):62-63
赵人伟:收入差距扩大不能归咎于市场化改革;易纲:“人民币第一”战略;汤敏:别拿国企的钱“走出去”赌风险;汪洪涛:同构化“消融”长三角产业群竞争力;吴晓灵:中国企业应“学会适应”汇率变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到几时?据说:美国社会及政府与法律很少有“改革”的呼声,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美国的法律体系与社会体制相当完善,若“改革”,势必触及美国社会70.80%以上民众的利益;而中国则相反,不改革,将使80-90%以上民众失去公平的权益与权力。美国的不改革,是为了保护民众利益与国家权力不受侵犯;中国的常改革,是为了调整原来常被侵犯的公民与国家的权力,今后能够得到合法的保障。对一个国家来说:常变革,法律秩序就很难有安定的保障;不变革,社会就缺乏常新的活力。那么中国“改革”什么时候能终结呢?一是85%以上中国…  相似文献   

4.
声音     
汪同三:为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开好局;金人庆:“十一五”刺激消费是重点;曾培炎: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六个重点;于广洲:中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严峻;马凯:平稳是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张承惠:中国金融改革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5.
要闻     
《广西经济》2006,(6):4-5
张国宝:我国没有出现电力过剩;商务部副部长:是“两税合一”实施的时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改革拉开大幕;中央财政将从五个方面解决经济生活热点难点;财富评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中国品牌进入前25。  相似文献   

6.
要闻快递     
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36条”措施将出台;国务院发布新闻:民营资本占林业产业总投入的近9成;王岐山鼓励非公企业“非禁即入”;中国拟改革邮政储蓄第五大银行将产生;  相似文献   

7.
观点     
《浙江经济》2005,(12):63-64
陈锐:中国持续发展需三大“零增长”;李国祥:当前农村经济面临三个问题;吴敬琏:旧型工业化道路的七大诟病;周子衡: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不在币值;傅自应:我国外贸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蔡昉:就业优先应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地方快报     
《中国经济周刊》2007,(48):12-12
湖北、湖南:两个新“改革试验区”获批;安徽:高考漏统事件相关责任人被追究责任;浙江:中国迄今最大名表走私案破获;江苏:贫困县要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浙江、广东:一天两起火灾致31人殒命  相似文献   

9.
地方快报     
《中国经济快讯》2007,(48):12-12
湖北、湖南:两个新“改革试验区”获批;安徽:高考漏统事件相关责任人被追究责任;浙江:中国迄今最大名表走私案破获;江苏:贫困县要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浙江、广东:一天两起火灾致31人殒命  相似文献   

10.
财经事件     
《西部论丛》2008,(1):8-8
我国2008年将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社保基金2007年在股市赚198亿元;夏斌:2008年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开发过度、过分投机 房地产“八宗罪”谁是幕后主谋;推进个税改革 研究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11.
“要反思改革,但万不可否定改革;要坚持改革,但万不可把批评的意见一概视为否定改革。”“中国富人募捐的资金之少,同西方相去甚远,有相当部分人‘为富不捐’。应该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做法;应该让富人领悟:扶贫是富人生存安全的需要,与其说是为了别人的脱贫,不如说是为了富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改革必须进行一系列重要的转变从“无序”改革到利益调整型改革;从边缘层面的改革到核心层面的改革;从应对多种个案化的社会问题到应对整体化的社会问题,从单纯地看重经济效益到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并重;从“先富”逐渐过渡到“共同富裕”;从经济型政府逐渐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过渡到全方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金融看台     
《西部论丛》2007,(7):9-9
内地人民币债券将首次在香港发售;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新挑战;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汇率提高速度不宜过快;央行正式批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黄金交易市场;银行业的“第三梯队”城商行即将拉开上市序幕;央行:汇率无序调整会影响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常修泽 《改革与战略》2010,26(5):16-18,40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六单位10学者撰写的《中国改革智库资政丛书》日前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2010年3月)。常修泽教授的专著《产权人本共进论——谈国有制改革》被收入其中。这是一部用新的思维——产权人本共进论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国有制改革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这些年研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新成果。概括本书的思想框架,可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顸层”、“四个支柱”。“一个基础”,以“产权人本共进论”作为理论基础。该书突破单向度的“物本”改革思路,而把产权和人本两条线融合起来,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础。“两个顶层”,在对前30年国有制改革评估的基础上,对新阶段国有制改革的战略作出了“双顶层”设计。“双顶层”之一:产权方面的设计;“双顶层”之二:“人本”方面的设计,强调应从多方面促进企业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国企改革的关键问题,重点分析如何实现劳动就业权、财富分配权、社会保障权和民主管理权。“四个支柱”,从操作层面提出新阶段国有制改革的“路线图”。一是“面”上改革——布局调整;二是“点”上改革——微观重塑;三是“线”上改革——国资体制;四是配套制度——政府、市场与社会改革,尤其强调产权、人本改到深处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上述“一个基础”、“两个顶层”、“四个支柱”,构成中国国有制改革的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丛书编辑出版者评价认为,《产权人本共进论——谈国有制改革》是“第一部以产权人权协同发展的理论论述中国国有制改革的专著”。现把该书题记及前言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政府改革也不断深入,企业的很多经营管理理念值得政府借鉴:借鉴“效益与效率”理念,建立效率型政府;借鉴“膻务”理念,建立服务型政府;借鉴“信用”理念,建立信用型政府;借鉴“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型政府。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李毅中:大型国企不搞管理层收购;黄孟复:非公经济发展障碍将进一步消除;娄勤俭: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邱晓华:农业是中国经济最大亮点;厉以宁:重型化是中国经济必经阶段;张汉林:中国将迎来全球反倾销的高峰;范剑平:“长短拳”并出 “组合拳”继续;  相似文献   

17.
本报告以作者的“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和“第三波转型论”为理论依据,对中国未来几年发展转型的理论与方略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总体上正由“生存型”阶段转向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阶段,传统的低成本粗放型工业化模式进入调整转型期,城镇化将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体制改革也将呈现新的特点。在未来几年,中国应实行人本、绿色、创新和协调八字方略。人本战略:由“物本导向”到“人本导向”;绿色战略:由“环资启蒙”向“生态社会”;创新战略:由“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协调战略:寻求内外、产业、区域和城乡四个经济结构的各自均衡和总体协调。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体制的转型。应及时由单向度的经济转轨拓展为多向度的“五环改革”。要准确把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五环改革”的“靶心”,特别要注意摆脱特殊利益集团的束缚和掣肘,从而为发展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支撑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8.
媒体扫描     
《中国经济信息》2007,(23):18-19
日刊:美国“打喷嚏”新兴市场不再患“感冒”;中纪委官员:腐败在较长时间内仍是易发多发状态;“新国资运动加”速蚕食市场经济成果;尽快完成资源税改革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徐冠华:中国科技资源重复浪费惊人;姜增伟:客观冷静地看待中国自主品牌;刘伟:经济四大“贵”锁住百姓钱包;张瑞敏:“走出去”的路越走越难;邱晓华:中国宏观调控技巧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20.
我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日的巨大的成就,赢得了中国初步崛起的繁荣发展局而,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时至今日,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m现了新的问题与矛盾,亟须进行深化改革。 亟须改革,已成为“两会”前后兴起的重要话题。国家权威媒体载文认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有政协委员、知名学者认为:“改革若‘到此为止’将前功尽弃”。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代表大多数人的一种实际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