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研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粮食直补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户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提升农业补贴精准性、稳定农产品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河北案例对我国2004年推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意愿、农民收入和生产投入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户的种粮面积扩大、农民收入的增加均影响较小;对农户每亩粮食生产的投入量没有影响,农户投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资价格的提高。要想实现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必须进一步科学界定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有效甄别补贴对象。同时,粮食直补不能代替价格支持,不能高估直补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产品供给长期偏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波动呈加剧趋势。"保险+期货"试点是中国农业风险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本文采用Logit回归模型,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深入探讨了"保险+期货"试点对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保险+期货"试点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发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农户未来参与试点意愿是参加试点与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27.693%;政府补贴满意度在中介变量作用于农户种粮积极性的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农户对政府补贴越满意,未来参与试点意愿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正向影响越强。可以认为,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与"保险+期货"试点具有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未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注重"保险+期货"试点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罗锋  黄丽 《南方农村》2012,28(6):58-61,78
本文在分析广东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对粮食补贴政策的具体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广东粮食补贴政策实施后,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但是,由于种粮补贴标准过低,农户种粮比较收益低下的现实并未有效改变,未来粮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应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在按种粮面积进行补贴的基础上,完善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和种粮大户专项补贴制度等在内的多层次种粮补贴体系以促进粮食亩产增加,是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并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农民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和期望。通过分析发现:样本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评价较高,希望补贴标准再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更倾向于按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对直接支付现金的做法认同程度较高;市场价格、种植习惯和是否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是农民在决策种粮时考虑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保护价收购、减免农业税和直接补贴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最主要的三项政策措施。上述研究发现对于完善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含义在于:坚持直接补贴的“特惠性”、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以及完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粮食补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的惠民政策。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文介绍了国外主要粮食生产国对粮食补贴的方式和发展状况,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国外粮食补贴对我国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春玉  刘颖 《南方农村》2013,(8):29-33,43
提高农户收入是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这一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利用安徽省天长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粮食补贴金额越高,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越高,非农就业时间相对越短,在非农报酬率高于农业报酬率的情况下,农户总体收入水平反而会降低。(2)农户收入更多地受到非农收入的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国家应实施相应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报酬率的提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户种粮意愿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固始县4个乡镇20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固始县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受培训状况、种粮收入预期以及对粮食补贴认知程度五个变量对固始县农户种粮意愿影响显著。基于此,提出提高农户种粮收入,加大相应政策的宣讲力度;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经营环境等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稳定供给有着密切关系,深入分析粮食政策对主产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影响对于评价和完善粮食政策及促进贫困户增收有着现实意义。[方法]利用粮食主产区冀鲁豫3省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国家贫困标准和国际贫困标准实证分析粮食政策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影响。[结果]粮食主产区贫困户具有多维贫困的特征,提高政策价格水平和增加补贴收入均有助于贫困户收入增长,但销售渠道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影响均不显著; 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来看,增加补贴收入比提高政策价格水平对于主产区贫困户脱贫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因此,粮食主产区农户的扶贫政策需进一步地由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结合其他多种政策措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充分发挥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注重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农业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对江西省农户的调查,对当前国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下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农户粮食生产收入预期是决定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中介变量;政府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调节了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提高了其粮食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负向地调节了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研究粮食储备方面的文献相当多,但基本上都是从宏观层面上着眼,注重分析国家粮食储备情况,对农户存粮的意义及影响研究较少,以及政策层面的措施鲜有关注。特别是近2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环节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直接给予种粮农户现金补贴,增加收入以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但农户粮食储备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此,笔者分析了国内外民间粮食储备的现状,提出了财政补贴农户储备的设想,以此作为粮食直补政策的补充。1对粮食储备问题的争议目前理论界对粮食储备问题的国家主导地位没有太多的争议,但对分级管理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种…  相似文献   

12.
近日,从重庆市农业局传出消息:明年重庆市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数额总量将增至5000万元,但只有种植了16个推荐品种之一的粮农才能获得补贴。2004年,重庆市拿出了1600万元补贴粮农,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35万亩,其中撂荒地复耕105.5万亩。为使明年粮食生产总面积保持在3750万亩左右,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庆出台了有关明年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根据补贴政策,除今年实现直补的合川和开县外,地域范围还将有所扩大;在种植面积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将更加注重粮食品质的提高。而补贴与良种相结合是明年粮食补贴政策的一大特…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降低种粮成本、增加种粮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湖北省荆州市260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农户种粮成本和收益,提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建立的建议:改善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控制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价格;不断完善和优化粮食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近三十年来农民保持着较高的种粮积极性,以粮为主的收入结构是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内在支撑。然而,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以粮为主的收入结构正面临着弱化的趋势。本文认为,若继续保持粮食大省农户种粮积极性,必须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础上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使农户家庭收入50%来自于粮食生产同时使规模经营农户占总农户的50%以上。建议国家应在支持粮食大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土地流动性方面实施支持性政策。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其目标之一是要稳定粮食产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其次要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农收入。河南省土地基本处于规模小、零碎化的状态,虽然现在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是农资价格更高,导致种粮成本也逐渐提高。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应在合理范围内抑制农资价格、鼓励土地流转,同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规范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促进粮农增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农业补贴对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我国的粮食生产解决了世界上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了保障农户的粮食生产,国家自2002年开始,实施了农业补贴政策,并且政策的力度和覆盖范围在逐渐加大。以农业补贴对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为重点内容,分析了中国农业补贴实施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农业补贴对中国农户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即:有利于提高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以农业补贴为保护政策,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促进农户进行规模化粮食生产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了粮食补贴政策目标取向是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和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然而自2004年以来,补贴政策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以小麦为作物标的,对主产区9个省份的农户种植行为、投资决策行为、劳动分配行为3个方面做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不能促进农户主动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行为,不能刺激农户对小麦种植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户劳动投入行为存在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安  培章  宗军  庆军 《齐鲁粮食》2010,(8):10-1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通过增加各项种粮补贴、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措施,增加了粮农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避免了由谷贱伤农而引发农民撂荒、弃田务工现象的出现。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粮食总产实现连续六年大丰收.不仅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有效拉动农村内需、  相似文献   

19.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直补政策对农民种粮净收益影响有多大,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作用如何,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1.直补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不大。而且,对于种植不同作物的农民影响也不一样。其中,稻稻型农户的种粮净收益提高的最多,其次是麦豆型农户,而麦稻型和麦玉型农户的净收益提高的相对较低。2.直补与减免农业税两项政策相比,减免农业税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作用更大。2004年,安徽全省平均每亩直接补贴金额为1…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未完全实现其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农户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现政策目标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种粮积极性有正向路径影响、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保护耕地地力有正向路径影响、种粮积极性对保护耕地地力有正向路径影响、保护耕地地力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正向路径影响,并提出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补贴标准和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