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述了旅游扶贫的内涵,分析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重点提出了发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路径,以供借鉴。包括加强推广、寻找潜在消费群体、注意选择建设地区、提高农民服务水平、传承传统农业文化和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国家针对扶贫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可以说,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乡村旅游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创新路径,对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我国乡村旅游扶贫面临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扶贫难度大易返贫、城镇化加剧农村人口外流、贫困人口观念保守等问题,因而加强乡村旅游扶贫机制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乡村旅游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验型旅游是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文章探讨了农村体验型旅游开发的目标、原则和步骤,选取广西桂林龙胜县和平乡平安村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体验型旅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模式,即村民有效参与机制和有效利益分配机制,使体验型旅游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经济低碳和谐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随着江苏省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演进,传统的扶贫方式和减贫模式所释放出来的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出现衰减的态势。而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有助于构建乡村旅游和贫困人口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以深层次地改善扶贫绩效,最终实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旅游对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其可以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旅游扶贫强调社区贫困人口受益,以襄樊市襄阳区为例,提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模式,包括景区带动模式、农家乐接待、红色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库区旅游开发、名人文化旅游、旅游名村建设等7种模式。为保障旅游扶贫的实施目的,在实践中应发挥政府主导,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的主体地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培训,建立高层次社区参与机制,并跟踪旅游扶贫,建立旅游扶贫的长效反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旅游开发来促进贫困人口的发展以及贫困地区的进步是旅游扶贫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之中,贫困人口利益被侵犯的事情屡次出现,这对于旅游扶贫的长久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保障贫困人口利益为切入点,运用利益相关理论对旅游扶贫过程中制约贫困人口收益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构建起旅游开发和扶贫的有效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贫困国家之一,缓解和消除贫困是我国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历史任务。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实施以后,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中国国际旅游扶贫中心的资料表明:截至2007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1,487万,低收入人口2,841万,扶贫任务仍旧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9.
多维视角下中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脉络,为合理评价旅游扶贫工作成效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价值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研究视角、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对国内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价。[结果]不同维度视角下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主要探讨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及漏损等经济效应,并逐步由经济效应向综合效应转变;旅游扶贫的差异化效应研究是未来宏观尺度下重要的研究方向。微观尺度下,贫困人口的受益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效应、社区参与、收入差异效应及自我感知效应等方面展开;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贫困人口的旅游参与和综合受益。[结论]深刻认识旅游扶贫的本质和目标;建立全面、科学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价体系;创新旅游扶贫效益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为此,国家制定实施了精准扶贫策略。我国经济贫困地区多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与精准扶贫策略相结合,并且确定以"扶真贫"、"真扶贫"为目标,能够有效减少贫困人口。但是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牺牲生态环境谋取经济利益等问题,所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推进精准扶贫,努力实现扶贫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共进。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个农村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充分的展现出了农村生态意识的变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属性,并详细的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贫困作为一种状态,依靠贫困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在短期内摆脱的生活困境。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扶贫的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本文以ST-EP模式为研究理论前提,选取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从政府、企业、社区、贫困人口分析其旅游精准扶贫驱动机制,贫困是一个动态概念,笔者认为要促进贫困村落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必须要结合多方扶贫主体共同驱动,以扶贫为手段,以贫困人口的脱贫为目标,才能达到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阐述乡村旅游支持精准扶贫战略的内涵与意义;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政策整合问题,产业融合问题及乡村旅游产业中项目受益机制问题等方面剖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瓶颈所在;给出整合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产业政策功能,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和完善乡村旅游下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减缓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旅游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等相对贫困问题依然长期存在。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延长产业链扩大包容性、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扶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吴小立 《南方农村》2012,28(8):49-53,64
农业旅游扶贫战略与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的重点是以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受益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从协同基础上看,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三种主要的农业旅游扶贫与人力资本投资协同战略模式,有利于惠及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产业链本地化与旅游扶贫的关系出发,以旅游产业链本地化为视角,分析了目前旅游扶贫存在缺少本地核心旅游企业、旅游"飞地化"较为严重、贫困地区旅游产业链窄且短、贫困人口参与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加大本地旅游核心企业建设、减少贫困地区旅游飞地化、拓宽延长本地旅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链中贫困人口的参与率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下,旅游扶贫作为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保证脱贫人口不返贫的最重要举措。金融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旅游扶贫与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探究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旅游扶贫模式的融合方式,以期加速贵州省脱贫工作的步伐,同时也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从当前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农村旅游景观的形式与功能以及条件、特点、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和农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庄浪县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全方位实现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旅游资源,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是要有效识别贫困人口,真正达到扶贫的目的。通过SWOT分析法阐述庄浪县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提出有利于庄浪县旅游扶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