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蟹池塘套养当年鳜鱼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河蟹池塘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河蟹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可不影响河蟹的生长,提高养殖效果,达到水中资源的良性循环。我县从去年开始在部分科技入户示范户河蟹养殖池塘中套养当年鳜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时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过程中发现,池塘养殖螃蟹套养优质鳜鱼,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通过野杂鱼类吃食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渔业科技入户的不断深入,示范户对水产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指导的示范户所采取的池塘养殖螃蟹套养优质鳜鱼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养殖模式。池塘养殖螃蟹套养优质鳜鱼,螃蟹与鳜鱼两者互不相残,具有互补作用,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通过野杂鱼类吃食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  相似文献   

5.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水草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河蟹蜕壳附着隐蔽,避免鳜鱼残食软壳蟹;其二是进水带进的野杂鱼繁殖时产卵附着,繁殖的野杂鱼供鳜鱼食用。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cm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cm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  相似文献   

6.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已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实践证明,在蟹池中套养鳜鱼,鳜鱼可以摄食蟹池中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虾,不仅可收获部分名贵鱼类,还能显著提高河蟹的规格和品质,仅需增加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亩  相似文献   

7.
<正>集约化养殖中,小型野杂鱼的存在往往成为池塘的一害。常见的小杂鱼有麦穗鱼、棒花鱼、鰕虎鱼、鳑鲏鱼、餐条、泥鳅等,这些野杂鱼个体虽然不大,但抢食力强、食量大,且很贪食,生长缓慢、性成熟早,且产卵量大。由于小型野杂鱼的商品价值很低,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时,不仅与主要养殖鱼类争夺食物,增加了饲料消耗,而且还较多地消耗池中的溶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在拜访养殖户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中有很多野杂鱼,而养殖户却不知道野杂鱼对主养鱼类有什么影响。下面就野杂鱼对主养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实践证明,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中混进的野杂鱼会抢食养殖虾类的饵料而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清除养殖虾类池塘中的野杂鱼,一直是困惑养殖业者的问题。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开发的"本草野杂鱼清"对养殖鱼类和对虾的毒性,为科学使用这种药物清除养殖虾  相似文献   

10.
<正>蟹池中的野杂鱼主要有鲎鲦、麦穗鱼、螃鲏、鲫鱼、泥鳅等,这些野杂鱼不仅抢食能力强、摄食量大、生长缓慢,几乎没有经济价值,而且繁殖能力很强,与蟹争氧、争食、争栖息空间,影响河蟹的养成规格、产量和经济效益,另外乌鳢、鲶鱼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与鳜鱼混养,通过鳜鱼控制蟹池野杂鱼数量,既能减少野杂鱼与河蟹争饵料、争氧气,同时生产一定量的鳜鱼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发挥蟹、鱼、草互利共生,优势互补的生态效益。该模式由于放养密度稀,主要使用天然饵料,生产的蟹规格大、色泽鲜艳、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2.
精养池塘在加水、换水和投喂水草时,很难避免会混进一些餐条、麦穗鱼、鲫鱼、泥鳅、草虾等野杂鱼或卵,这些野杂鱼不仅抢食能力强、摄食量大、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低,而且繁殖速度快,与养殖鱼、虾、蟹争氧、争食、争栖息空间,另外乌鳢、鲶鱼等肉食性凶猛鱼类还能吞食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13.
<正>2004年以来,宿迁市在洪泽湖周边大力推广中华绒螯蟹网围套养鳜鱼养殖模式,与单养河蟹相比,在河蟹围网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  相似文献   

14.
由于河蟹养殖规格逐年扩大,养殖效益总体趋势必然下降;鲌鱼养殖在许多地方也相继开展,随着养殖面积、产量的扩大,市场价格也将逐渐下降。根据河蟹和鲌鱼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均需要较好养殖水质条件,实施两者放在同一池塘中养殖并不矛盾;河蟹爬行为主,以底层环境生存为主,摄食附着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沉性人工饲料,摄食时间以夜间为主;鲌鱼属上层鱼类,摄食水体中适口野杂鱼和人工投喂的浮性膨化饲料,摄食时间以白天为主。因此,开展河蟹和鲌鱼综合生态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综合养殖优势,进一步提高特种水产养殖效益。鲌…  相似文献   

15.
<正>宁夏稻田养蟹已发展到15万多亩,笔者在指导种养户养殖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蟹种暂养成活率低、脱壳期如何管理、种养管理粗放等问题。一、蟹种暂养成活率低的问题1.暂养池塘或暂养渠沟不理想,池塘没有进行清塘消毒,有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池塘水质差,盐碱度过高,p H值偏大。建议上年十月下旬选择有水草的浅池塘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进行清塘消毒,清除野杂鱼及敌害生物,加新水1m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张,产量的增长,导致蟹价低迷,效益下降。河蟹养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已趋成熟。目前,欲提高养蟹效益,必须重视各个细小环节,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不可忽视。蟹池套养养蟹水面由于经常加水、换水和投入水草,难以避免地从天然水域中带进了一些野杂鱼、虾,如果混放一定数量的与河蟹习性没有矛盾的某一品种肉食性鱼种,形成河蟹残饵被野杂鱼、虾利用,套养鱼类将其捕食,起到减少耗氧、净化水质、促进河蟹生长,提高产量、规格、品质和增加名贵商品鱼的目的。目前效果最好套养品种有鳜鱼、翘嘴红鲌、黄颡鱼和青虾等,套养池塘一…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是我市老养鱼地区,传统养殖品种以春季繁殖鲤、鳊、鲫鱼,夏季发塘鲢、鳙、草、青四大家鱼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常规品市场价格低弥,广大养殖户纷纷转向养殖特种品鳜鱼。该镇2003年主养鳜鱼面积4500亩,同时带动了饲料鱼养殖面积近2万亩。在养殖鳜鱼中通常是在外荡池塘养殖,或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苗,以生态养殖方式清除池塘内的野杂鱼,增另养殖收益。随着需求鳜鱼苗不断增加,市镇渔业技术部门积极因势利导,做好产前技术培训,产中病害防治,产后销售服务。今年上半年(前茬)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引进鳜鱼鱼苗,…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水温升高很快,是河蟹生长和发病的一个高峰季节,做好夏季河蟹生产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养殖高产的关键性一步。当前我们在河蟹养殖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养殖环境的管理1、池塘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确保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夏季水温较高,再加上是在人工投饵  相似文献   

19.
<正>当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河蟹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第一步。河蟹春季养殖技术清塘消毒: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积累一定的淤泥,会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场所,因此在蟹种放养前,利用冬春闲塘期间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将池水彻底排干,让底  相似文献   

20.
河蟹与鳜鱼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与鳜鱼混养,通过鳜鱼控制蟹池野杂鱼的数量,既能减少野杂鱼与河蟹争饵料、争氧气,又能增产一定量的鳜鱼,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发挥蟹、鱼、草互利共生,优势互补的生态效益。该模式由于放养密度低,主要使用天然饵料,生产的蟹规格大、色泽鲜艳、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饲养效益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