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16家2008年前上市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并按照其所处生产环节分为4类,分别选择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职员工人数、主营业务成本作为投入指标,选择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每股收益、利税总额作为产出指标,建立基于可变规模效益的DEA模型(BBC模型)。分析发现:2008-2012年样本企业经营的技术效率稳步提升,基本达到DEA有效,但由于规模效率的波动较大,导致至2012年,企业经营的综合效率普遍无效,无较大改善,且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以生物质设备企业最为严重。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存在大面积规模冗余,生产经营规模与效率不匹配,需适当减少投入、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原材料利用率,才能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形成竞争力,站稳市场。  相似文献   

2.
木材加工企业规模结构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木材加工企业的规模以及效率问题,对产业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2004年山东省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段,对山东木材加工工业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以及规模经济性展开了讨论。认为:木材加工业企业规模受技术进步、资源和市场以及政策影响;在当前条件下,木材加工业具有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的特征,产业发展更倾向于通过外部规模经济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规模生猪加工企业目前主要采用松散型契约的垂直协作模式,但随着消费者偏好逐步从价格转向质量、肉食品质量控制相关法规日趋严格、生猪价格波动频繁、生猪散养成本提升以及生猪加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产的专用性逐步增强,松散型契约垂直协作模式的交易成本逐步增加,制约了规模生猪加工企业的发展,本文认为规模生猪加工企业适宜采用以垂直一体化为取向的紧密型契约、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结合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稻谷加工业发展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稻谷加工业现状,就我国不同区域内稻谷加工企业规模设置、产品品种以及稻谷加工工艺设计和设备研制的发展提出了探讨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及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与4种不同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后,运用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受教育程度、租金、种苗的购买、雇工工资、有机肥的支出、农药与化肥的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方面选取农产品的销售额作为产出指标,对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的62户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力图探求果蔬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hm2,中等规模的为4.67~6.67hm2或8~10hm2,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hm2。此外,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DEA有效的数目所占的比重较小,纯技术效率状态好于规模效率状态,生产规模普遍不合理,存在资源过度使用的问题,造成生产要素利用不合理与浪费现象。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木材加工业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基于OP法、ACF-OP法及LTFP的测算方法来计算木材加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研究出口企业与内销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木材加工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现象。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而对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规模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规模之间的调节变量深入研究二者变量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1998—2013年中国木材加工企业中出口企业数量远小于内销企业,且1998—2011年木材加工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中国木材加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规模具有促进作用;(2)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规模的正向影响更显著;(3)企业规模、企业盈利情况及企业资本密集度均为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出口规模的正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后,茶叶生产企业主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在产茶地对茶叶生产企业进行纳税分析与税务筹划变得很有现实意义.大多数茶业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核算制度不健全,通过一定的税收筹划可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减轻税收负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对不同类型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为茶叶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农户林地经营数据分析基础上,用DEA模型对样本农户杉木林经营投入产出相关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测算农户林地经营的产出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评价不同经营规模的林地与农户经营投入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农户间林地经营规模效应的形式,认为林地经营面积在3.33 hm~2~6.67 hm~2之间的中等户是能够充分发挥林地经营各要素的潜力,实现较高的林地产出,满足社会需求,并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给农户带来合意经济回报激励的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9.
以解释结构模型为工具,结合具体案例,总结了影响茶叶品牌发展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模式、市场信息、企业广告促销、政府的宣传引导、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开发、茶叶品质、地区性标准、茶叶物流体系、农业种植规范性、茶叶加工技术、良种推广等。分析了其相互影响关系,建立茶叶品牌发展的解释结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改变茶叶企业的经营模式、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建立地区性标准、建设政府平台等茶叶品牌发展的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十三家渔业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检验渔业企业所处的规模经济阶段,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渔业企业的规模经济系数。结果表明,我国渔业企业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大多数企业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建议适当降低劳动力投入比例,加大相关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对规模经济效应的认识,充分发挥资本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茶生产区域优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2016年的数据,选取油茶生产规模指数、油茶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油茶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油茶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对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中国油茶生产呈现出"中减""西扩"的特征;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规模优势总体呈上升趋势、效率优势呈现较大波动、综合优势总体呈"U"型变动。根据油茶种植区域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情况,将15个油茶生产省区划分为"双低省份""规模优势省份""效率优势省份""双高省份"4个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农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计样本茶农投资的技术效率,并分析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茶农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时间的平方项、茶农户主的受教育年限这3个解释变量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茶农户主年龄、茶农主栽品种、是否接受过培训、茶农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村庄所在地类型虚变量与技术效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茶农家庭拥有的茶园面积的平方项、地区差异则对技术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茶叶企业品牌资产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情况下,得出茶叶企业品牌资产由品牌知晓度、品牌形象、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度4个维度构成,非货币性销售促进方式对茶叶企业品牌资产的建立更有利。品牌资产是茶叶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应加强这四个维度的建设管理,并在营销活动中开发和应用更多的非货币性销售促进工具,从而茶叶企业才能在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 ,有国家地勘费基数扶持 ,国家承担离退休费用 ,持有地质成果 ,拥有地质找矿等技术 ,占有一定的市场和经营经验等优势 ,也存在着综合素质低 ,体制不顺 ,产业规模小而散 ,经营性资产比例低等劣势。针对上述优势和劣势 ,地勘单位应采取事企分离 ,主辅分离、抓大放小 ,整合资源 ,改善环境等措施以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苏林产加工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彬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245-248
从林产加工企业规模结构的同一性与特殊性出发,对江苏林产加工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当前规模结构中仍存在着诸多严重失衡性矛盾,分析了产生这些规模结构失衡性矛盾的内在原因。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手段对规模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及目标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主要对策措施,包括培育龙头企业,限制劣势企业,树立市场观念等。  相似文献   

16.
江月 《现代食品》2022,28(2):51-53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内食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人们也对食品加工有更高的要求,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成本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成本管控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食品加工企业成本管控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成本控制范围过小、成本控制责任中心不明确、成本控制制度落后以及缺乏先进成本控制理念。基于此,需要食品加工企业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建立成本控制责任中心、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和明确成本管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0~2007年中国木材加工与制品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来看,各行业的企业生产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木制品制造企业生产率平均值最高,企业经营年限、规模、研发投入对中国木材加工与制品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国有企业生产率较低,而外资企业生产率表现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