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香港作为亚洲连接世界的通商口岸,人来人往,物聚物散,也成为中国艺术品的集散地。 事实上,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由于国际拍卖大鳄苏富比和佳士得在港设立拍卖,香港一直是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2.
香港苏富比于2008年4月8日至11日,在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Grand Hall),举办2008年春季拍卖会。除了常设的中国艺术品、珠宝及腕表外,今季香港苏富比将首次于香港拍卖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届时将呈现逾1400件标的,总估价逾13亿港元。3月5日,苏富比来到他的亚洲和纽约巡展的第一站——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本刊记者对其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李静 《致富之友》2009,(5):62-65
无论是4月还是9月,每一季的香港苏富比拍卖总能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作为亚洲艺术市场的风向标,4月初在香港会展中心举槌的200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将关心亚洲艺术市场的人们聚集起来,中国艺术则一直是绝对的主角。在为期5天的拍卖马拉松之后,此次拍卖交出总成交近7亿港币的答卷。即便与之前的几场大拍卖相比,总成交额大打折扣,但对于已经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人们而言,却是好于预期。以苏富比拍卖为契机,艺术市场回暖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事实上,创立于200多年前的苏富比品牌在亚洲的经营时间超过任何一家国内的拍卖公司,在金融风暴影响下对于各个门类的调整显  相似文献   

4.
杜卡 《致富之友》2009,(12):40-48
珠宝来自于大自然不可复制的美丽恩赐,可遇不可求,独一无二。不论钻石的光芒,还是宝石的色泽,都让世世代代为之青睐,为之倾心。可以说,它们首先是大自然的杰作,然后才是人类用来传情达意的艺术品。香港苏富比10月7日的珠宝拍卖,再次印证了人们对上等珠宝的天然热情。整场318件拍品卖出225件,总成交额超过2.54亿港元(3256万美元),比2009年春季总成交额高出105%。香港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珠宝部主管郭进耀说:"我们很高兴看见中国大陆买家积极参与拍卖,踊跃竞投。前十名的高价拍品中不少是由此群买家投得,可见其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5.
马学东 《致富之友》2010,(12):44-51
每年11月的深秋,全球艺术品重要藏家和画商、媒体全都会将目光聚焦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心位置——纽约。尽管这两年它的位置被伦敦威胁,但它仍然是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额度最大的城市。今年秋拍中最重要的场次当属纽约苏富比和纽约佳士得两家拍卖公司举行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以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了。这四个专场的成交情况基本构成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走势的基调。低潮近两年的艺术品市场究竟回升还是持续就看这四场拍卖交出的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6.
马学东 《致富之友》2011,(11):98-101
单纯从成交额的比较看,香港苏富比此次秋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和尤伦斯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三个专场共取得了6.96亿港元的成交额,  相似文献   

7.
凌维冰 《致富之友》2010,(11):44-49
如果你跟一个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人聊市场行情,他们总是有一个词敷衍你"谨慎乐观"。不过这个词相当受用,因为所谓的业内人士在预判未来行情时总是持保守的态度。尽管香港苏富比在秋季拍卖之前乐观的将拍品总估价定在16亿港元(这比春拍总估价足足多了6亿),但是最终却收获了30.8亿港元的总拍卖额,创造了香港苏富比自成立以来单季总拍卖额之最,这使得之前的预估显得那么的"谨慎"。  相似文献   

8.
Q1:从近两三年苏富比、佳士得香港拍卖和大陆重要拍卖公司的记录上看,拍卖行的估价已经变成了每次习惯性地往上加价,而没有真正的指示性的价格引导。艺术品的估价终结了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9.
数字     
《致富之友》2010,(3):12-12
HKD 52,9000,000延续着去年红酒拍卖的势头,香港苏富比洋酒首拍的"尊酩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酿(第四部份)"专拍,创苏富比单日洋酒拍卖之最高成交总额。此拍卖为苏富比常设之春秋两拍以外首个独立洋酒专场,全日拍卖全数拍出,总成交额高达5,290万港元(合680万美元),远超高估价的4,080万港元。  相似文献   

10.
梓潼 《致富之友》2009,(8):56-59
3月以来,艺术品市场暖风阵阵。亚洲艺术市场"风向标"之称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全场达到近7亿港元的成交额、近85%的成交率。而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春拍总成交额更是超过5.41亿元,其中,中国古代书画部分尤其抢眼,三件清宫旧藏书画共拍出1.1亿元人民币,近现代书画部分人气极旺,成交势头红火,众多拍品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平均成交率超过82%。在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中国传统书画呈现出来的抗跌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1.
5月的伦敦,又是一个中国艺术品的舞台。国际拍卖市场的两大领头羊佳士得和苏富比相继上演了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春季拍卖大戏。尽管无法与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战后和当代艺术动辄亿元以上的专场成交业绩相匹敌,伦敦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仍然是亚洲艺术界的关注焦点。伦敦,无疑是中国瓷器与工艺品的福地,尤其是高古瓷器。  相似文献   

12.
杜卡 《致富之友》2009,(1):42-51
盘点2008秋冬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拍卖版图,已经很难寻觅到中国当代艺术一枝独秀的踪影。"整合亚洲互动全球"已是迅速联动的有机体。从达明·赫斯特9月16日在伦敦苏富比异常成功的专拍开始,本文一一盘点了纽约苏富比、香港苏富比、纽约菲利普斯、纽约佳士得、澳门的亚洲拍卖周、香港佳士得以及罗芙奥香港和台北的当代艺术拍卖战况。所有数据和事实都已明确告知: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市场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获得"重回人间"的可能。再加上日韩、东南亚和印度等亚洲其他相对便宜且不失独特艺术品味的作品进入同一平台公平竞争,中国这边的价格洗牌与回归,艺术创造力的匮乏甚至孱弱导致的审美疲劳和厌倦……都爆发出来。惟有放下架子,共赢共舞,潜心创作,潜心经营,以全新的观念来迎接新生活,才会看到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数字     
《致富之友》2009,(5):10-10
6643.4万,74%香港苏富比于4月6日举行的"当代亚洲艺术"春季拍卖会总成交价达到6643.4万港元,其中74%的拍品成功拍出。当代艺术并没有暴跌现象,趋势平缓,但是大家作品依然有不错成绩。张晓刚"失忆与记忆系列"的一幅油画《无题》以482万港元成交;岳敏君作于2005年的油画《帽子系列;陆海空》以458万港元成交,曾梵志作于1998年的油画《面具系列》以362万港元成交。  相似文献   

14.
尤伦斯夫妇决定将这批藏品拆分拍卖,背后隐含的是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话语权归属的判断。2月9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宣布将在今年4月3日春季拍卖会上举行尤伦斯夫妇重要当代中国收藏:破晓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末,凭借纽约、伦敦和巴黎拍卖行中的大量重磅交易,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收得盆满钵满。2010年同时也是苏富比、佳士得、菲利普斯这几大拍卖行历史性的一年,尤其是菲利普斯的全权委托拍卖专场还刷新了历史最高价格纪录。事实上。这几家拍卖行从来没有一年之内,出现过如此之多的百万美元级交易,苏富比今年是372件(2009年196),  相似文献   

16.
数字     
《致富之友》2009,(11):18-18
130%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是国际艺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个博览会,以古代及当代艺术两大主题为重点,展出精品包罗万有,涵盖范畴由珍贵的喜玛拉雅铜器古董至当代艺术精粹,令人目不暇接。今年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吸引了16,500名本地及海外参观者。交易总额近2亿3千万港元,较去年增加了130%,成绩骄人。国际艺展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黑国强先生表示:"今年的博览会非常成功,对此我们深感欣喜。会上交易活跃,充分印证亚洲艺术市场正迈向复苏,当中尤以罕见优质的中国古代珍品深受买家青睐"。  相似文献   

17.
香港佳士得于本年5月24日至2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亚洲艺术、珠宝及钟表春季拍卖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藏家的参与,六天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4亿港元,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总成交额最高的一季拍卖会,比香港佳士得上年春季拍卖的15.2亿港元高出8.8亿元,增长58%。刷新中国当代艺术最高成交额纪录;创下亚洲多个画家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相似文献   

18.
已落幕的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今年有个新称号——FINE ART ASIA,比起中文头衔要简单有力,名字再长有什么用?成交额数目就是最好的名片。本年度交易总额3.2亿港元,2009年达到2.3亿港元,2008年逾1亿港元,其中2009是众所周知的"经济危机"年,未受波及的艺博会几乎没有,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凭什么"逆流而上"?这需要从创办人黑国强身上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杨轩翊 《致富之友》2010,(10):30-33
纽约亚洲艺术周苏富比第一站纽约苏富比打响亚洲艺术周第一站,整体成交2764.93万美元,相比此前预估的2190-3120万美元成交业绩,可谓圆满。两个中国艺术品专场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合计创出了2010.2万美元,占到整个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成交的72.70%。相比2009年9月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共计1928.03万美元的成交总额来看,此次亚洲艺术  相似文献   

20.
《致富之友》2011,(8):78-81
香港,六年前一场举世瞩目的"莉莉与艾德蒙·萨夫拉珍藏(Property fromthe Collections of Lily & Edmond J.Safra)"拍卖会后,苏富比再次获委托拍卖这对收藏家伉俪的精品。为期四天的拍卖会将于2011年10月18至21日在纽约苏富比举行,推出共6场拍卖,从华丽的欧洲家具、工艺品到俄罗斯工艺品、银器、古装典籍及十九世纪室内画作,拍卖总估价超过3亿1,200万港元/4,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