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有9亿农民,农村地域辽阔,财政支农力度加大虽然是近年来“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依靠政府大包大揽不符合实际,而必须坚持并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杨帆 《中国经贸》2012,(8):231-231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良好局面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财政支农工作既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创新的局面,更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本文对我国的财政支农支持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使财政支农支出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一个改革和创新,如何管好用活支农资金,是新时期贫困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应当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秀荣  孙尉钧 《发展》2006,(11):137-1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机遇,拓宽视野,加快业务创新,以便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安徽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极大的困难,因而应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保险,从而支持安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加大三农投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必须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引导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政策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实施农业税制改革以来,山东省东营市认真贯彻国家各项农业税制改革政策,于2005年全部免除农业税,大力加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从东营市入手深入调查研究了我国农业税制改革对该市农村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负面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财政在支持“三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支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三农”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公共支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扩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杨继莲 《魅力中国》2008,(4):114-115
我国财政支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得到了实惠。如何克服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稳定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改革农村财政供给决策程序,加强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在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两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增加投入,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冉朝军 《魅力中国》2008,(2):168-169
我国财政支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得到了实惠。如何克服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稳定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革农村财政供给决策程序,加强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新政,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调整等问题最具有发言权,此外,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由此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当前,要通过完善中央财政投入和资金合理分配的机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多元化的支农投入体制,加强各项支农资金运行的监督等措施,进一步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收入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点多、面广、量小,资金使用过于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有效的财政支持可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当前主要的任务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主要对策是:把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作为财政支农的目标,加大投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三农”问题上的财权和事权,确保资金来源;立法保证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强资金监管;精简县乡政府,改革资金管理方法;把农村“低保”作为重中之重,给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叶修堂 《老区建设》2010,(12):33-35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党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连续多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含金量高的实实在在的强农思路、惠农政策、支农举措,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但是,作为党委喉舌的党报,在宣传报道中却没有体现出对“三农”工作的足够关切,存在宣传少、宣传面窄、报道手法和角度缺乏创新、报道深度不够、销后服务差等问题。本文就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玉鹏 《特区经济》2007,226(11):138-140
随着农村大量年青劳动力的转移,懂经营、善管理、具有一定科技头脑的乡土人才大量流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流失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从财政支农的角度来说,依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整体水平,是留住农村年青优秀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支农资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由于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金使用效益差、绩效不高等。财政支农资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加快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资金保障。文章通过搜集资料和参考大量文献,借鉴一些成功经验,针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提高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一个改革和创新,如何管好用活支农资金,是新时期贫困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应当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鲍家华 《老区建设》2006,(10):10-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在我国,农民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换言之,新农村的根基在农业,在农村,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