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棉花种植成本收益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国家重要战略储备物资,历年棉花的播种面积、产量及价格,对棉花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也影响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棉花种植成本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棉农的经济收益。为对我国棉花种植收益的演变进行探析,文章基于1990~2013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收益数据,运用趋势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我国棉花种植成本收益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棉花种植成本由1990年265.63元/667m~2,增加到2013年2 177.5元/667m~2,增加了1 911.87元/667m~2,增长了7.2倍,年均增长率9.58%;(2)成本利润率由1990年的最大值102.87%,下降到2013年-9.87%的最低值,未来提高棉花成本利润率压力较大;(3)棉花出售价格变量与棉花种植的长期平均成本变量对棉花成本利润率影响显著,未来我国棉花种植是否能够获利,价格将成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我国棉花种植成本收益正处于"高投入,低产出",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棉花出售价格变量与棉花种植的长期平均成本变量,是影响我国棉花成本利润率关键变量,且棉花出售价格变量的影响更显著。研究建议:(1)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避免棉花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2)通过优化棉花生产环节,降低棉花生产成本;(3)贯彻落实国家生产补贴政策,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相似文献   

2.
[目的]文章依据1991~2014年全国苹果种植成本收益的年度数据,在对苹果种植收益波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苹果单位面积净收益、 单位面积物质与服务费用、 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产品出售价格这些变量来研究对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苹果种植产值和净收益总体上呈上升的态势,成本利润率呈现出M型的波动趋向.苹果种植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值的增加高于总成本的增加,而产值的增加又得益于苹果单产的提高和出售价格的上涨.单位产品出售价格对苹果种植净收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面积物质与服务费用.[结论]完善苹果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苹果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和定价水平的合理化;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苹果种植综合生产的能力;抑制农资成本和价格的过快增长,降低种植成本是增加苹果种植净收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加工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和棉制品(棉纺织品)出口国,棉花产业稳定发展既关系到上游2亿多棉农的种植收益,也影响到下游我国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的实施棉花临储政策明显抬高了国产棉价格,有力保障了农户种植效益,但也增加了下游加工企业原料成本,削弱了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国棉花生产支持政策,提出了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棉花产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蛛网理论及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收储政策对微观农户的种植决策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的种植抉择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规模与方向有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异;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价格波动关系密切;旱作农户的种植抉择多是基于玉米、大豆的价格及利润进行博弈,其中,随着利润权重增加,玉米、大豆种植规模变动幅度增大;大豆种植决策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受自身价格、利润及玉米价格的共同影响,且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大于受自身价格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补贴标准等措施,有助于实现大豆扩种计划和大豆品质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5.
价格波动对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蛛网理论及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收储政策对微观农户的种植决策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的种植抉择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规模与方向有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异;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价格波动关系密切;旱作农户的种植抉择多是基于玉米、大豆的价格及利润进行博弈,其中,随着利润权重增加,玉米、大豆种植规模变动幅度增大;大豆种植决策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受自身价格、利润及玉米价格的共同影响,且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大于受自身价格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补贴标准等措施,有助于实现大豆扩种计划和大豆品质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6.
段爱明 《南方农村》2012,28(11):45-48,62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产量有关系,与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成本收益也有关系。猪肉价格在较大程度上受生产量变化的影响,而生产量的变化又受制于生猪养殖环节成本收益比较的影响。在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环节收益有保障,但由于量的限制总的种粮收益不多;现阶段的粮食价格比较符合实际和合理。粮食产业的调控相对猪肉产业而言更为成功。建议抓好生猪生产供应环节,保证量的合理供应,也可稳定生猪养殖的收益;合理推进粮食、生猪规模化种植养殖;改善猪肉、粮食等的流通、销售等环节,降低中间成本。  相似文献   

7.
鲜食玉米口感好、效益高,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河北省鲜食玉米种植有一定的历史,现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鲜食玉米种植成本收益的内在因素,促进农户增收,对稳定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成本、收益两个方面五个因素对鲜食玉米种植收益的影响程度,发现影响顺序为销售单价每公顷产量土地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根据研究结果,从稳定鲜食玉米售价和降低种植成本两方面提出建议,为促进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是大白菜大量上市时期,市场零售价一般在1.00元/公斤左右,产地价在0.3-0.6元/公斤之间,远高于去年同期价格(去年同期河南省白菜产地价格平均0.2元/公斤左右)。生产情况今年河南省大白菜种植面积预计250万亩左右,与去年相比面积基本稳定。由于去年冬白菜大量积压卖难,价格太低,今年农户多调整种植结构,夏白菜(夏季种植)种植面积较秋白菜面积较大。目前夏白菜已  相似文献   

9.
继2014年国家在新疆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之后,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新疆深化此项改革。基于此背景,文章在分析全球及国内棉花市场的基础上,以新疆八个棉花主产区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农业部门,并对306户棉农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2017年新疆棉农棉花种植意愿上升,主要原因是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稳定棉农收益预期,种植收益上升,且棉农对未来种植收益持乐观预期。新疆棉花质量提高,机采棉占比扩大,有利于降低植棉成本,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资金发放晚,部分棉农存在盲目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冲动等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其产量最大、用途最广,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齐齐哈尔地区地理位置优沃,适合玉米种植生长.近几年,玉米种植成本越来越高,收益不容乐观.因此,本文以齐齐哈尔地区180个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该地区玉米种植现状、成本收益构成变化等,以探寻控制成本、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径,为农户科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1998~2015年山东省苹果种植的年度间可比成本收益数据,从敏感性和贡献率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山东省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r协整检验、贡献率分析方法,以平减后每667m~2实际净收益为被解释变量,以平减后实际价格、单产、平减后每667m~2实际物质与服务费等因素为解释变量,分别分析其对山东省苹果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敏感性分析表明:山东省苹果种植每667m~2实际净收益对每50kg产品实际出售价格最敏感,其后依次是每667m~2产量、每667m~2实际物质与服务费。贡献率分析表明:每50kg产品实际出售价格对山东省苹果种植每667m~2实际净收益的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是每667m~2产量、每667m~2实际物质与服务费。[结论]山东省苹果种植收益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价格,其次是单位面积产量,物质与服务费的影响相对较小。据此,首先应进一步延伸苹果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市场,扩大需求,提高苹果价格;同时建立健全苹果期货交易机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其次应加快低效果园更新改造、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加快苹果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提高苹果单产。还应采取多种措施抑制物质与服务费的过快上涨,为提高苹果种植收益营造良好成本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比较收益的考虑,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是完全盲从于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户家庭收入对粮食收入的依赖性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4.
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棉花产区和生产单位,探究湖北农垦棉花生产现状及成本收益的结构性、趋势性变化,对于提高棉花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4—2020年湖北农垦棉花成本收益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了影响湖北农垦棉花种植净利润的主要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垦棉花生产呈现逐年萎缩之势;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总产值的不稳定,是造成种植净利润为负值且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棉花主产品产量和平均出售价格对净利润具有正向影响,而土地成本对净利润的影响则多为负向。据此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支撑引领湖北农垦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鲜活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恍如坐上了"过山车"。鲜活农产品能否走出"涨跌轮回"的怪圈,实现生产良性发展、市场稳定供应?有这样一个地方,生产的是最普通不过的蔬菜品种——大白菜,从2006年以来,这里不仅保持了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还专门限定了大白菜的最高销售价。  相似文献   

16.
在射阳县棉花收购基本结束,植棉收入亦已见底的时候,我们参照往年的做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全县有代表性的8个镇10个村13个农户2009年植棉成本和收益状况做了一些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县植棉成本、收益的总体状况是:单产减少价格高,成本下降收益增,但比照粮食种植,收益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7.
构建促进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需要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尽快建立健全我国鲜活及小宗农产品支持、服务和调控政策体系,重点是抓好"五项基础制度、一个市场体系"。近年来,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支撑下,我国粮油价格基本稳定,但以大白菜为代表的部分鲜活农产品和葱姜蒜为代表的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频现,对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8.
菜殇     
近段时间,全国露天菜价格普遍下跌。在山东、江浙、上海一带,卷心菜、大白菜的价格甚至跌破农民收菜的成本。一些商家甚至将大白菜扔到水沟。据调查,这轮蔬菜价格下跌,有气候异常等多种原因。不过,也由于去年和前年蔬菜价格普遍升高,农民跟风种植,出现了蔬菜“大小年”情况。对于菜农来说.如何抵御市场风险仍是关键。在山东济南唐王镇等地。农业合作社、农超对接等生产方式,还未能普及,实施起来相对困难。普遍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在价格下跌后,各家各户承担着全部损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许昌地区种粮大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种粮大户平均亩成本、亩产量与一般农户亩成本、亩产量的关系,以及种粮大户亩产量与种植规模的关系,在成本及产量既定的基础上讨论小麦价格变化对种粮大户亩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许昌地区种粮大户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种粮大户平均亩成本、亩产量与一般农户亩成本、亩产量的关系,以及种粮大户亩产量与种植规模的关系,在成本及产量既定的基础上讨论小麦价格变化对种粮大户亩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