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合研究,调研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对策:从文化自信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活动;积极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增强文化传承、创新观念及行为。 相似文献
2.
3.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南迁,与土著居民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本文以客家民系产生过程的历史大背景为出发点,着力从客家人文特质和客家民俗事象这两个方面探讨客家民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中华传统文化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学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振兴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历代中国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同时,对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也是十分有益的.纵观近几年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整个...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深度交融与竞争的趋势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彰显面临着多重挑战,对多元文化的单纯批判或选择性取舍,已经无法有效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从文化自信的视域来看,多元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内化、多元文化的理性认知,加强优秀文化实践的自觉性,以此来培育文化自信的灵魂,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和影响力。通过价值认同、理性认知和行动实践三方面,提升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10.
徐西胜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4,(10):23-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明了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何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2.
人生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领域。它是由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的,并经国家教育部所认可,现已成立由教育部业务主管的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从学科领域讲,人生科学与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及中国历史典籍与传统文化(简称国学)有直接联系。在方法论上,其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自然辩证法的唯物论思想,客观看待自然世界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心灵自身,以人生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研究人生现象,揭示人生规律,探索人生理论,指导人生实践。其目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方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引领下,组织全国广大人生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一切热心于人生科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研究当代人生和做人问题,探讨人生目标、人生道路、人生矛盾、人生管理以及人生困惑的种种问题,普及高尚做人的科学人生知识,开展各种层次的人生教育、生命教育、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的优秀中华儿女,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由王志卿等人所创建的心象学属于人生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容是借鉴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融会贯通西方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精华,包括古今中外哲学、心理学、量子力学、医学、相对论、全息论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探讨大千世界自然万象与人类心灵思想之间关系的产生、发展与运行的科学规律,以促进提高人类意识能量,推动自我成长,提升生命品质与幸福指数,帮助每个人实现人生观念的现代化、人生方式的科学化、人生行为的道德化、人生事业的工程化,使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科学设计人生,开拓创造人生,有效驾驭人生,无私奉献人生,合理享受人生,让每个中华儿女都能获得健康、美好、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