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集录     
《中国城市金融》2007,(3):76-77
节后行情值得期待隐藏问题不容忽视2007年2月16日,沪深股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上证综指盘中更是站上了3000点整数关口,令市场对猪年行情充满期待。大多数机构表示,节后伴随蓝筹股年报陆续亮相,股市有望再掀“业绩浪”。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月13日,已公布年报的120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国证监会《年报准则》,结合前文所提及的CFO版年报编制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机构评选最佳年报的标准。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对它们的2005年年报加以点评,同时对点评部分大致打分(以“★”表示,“★”数越多,越优秀,五个“★”为最佳)。表的会计报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主要考察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中存在的组合动机对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及时性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一季度季报和上年年报均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和信息操作。年报和一季度季报的披露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与权衡。  相似文献   

4.
年报披露即将拉开帷幕之时,一直备受市场煎熬的投资者,自然期待年报行情能孔雀开屏,不至于使得吃饭行情成为镜花水月。年报行情需把握三大方向,操作策略也各有不同。政策受益:把握两个原则受益政策扶持的板块涵盖面非常丰富,所涉及的行业相对繁杂,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考察企业业绩组合、业绩差异与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季报披露时间的信息内涵。实证研究显示,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均为“好消息”,一季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高的上市公司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大;上年年报为“好消息”而一季度季报为“坏消息”,上年年报为“坏消息”而一季度季报为“好消息”,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均为“坏消息”,一季度每股收益比上年度高的上市公司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小。这可能是由于一季度季报和上年年报均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行为,一季度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与权衡。  相似文献   

6.
日前,财政部楼继伟副部长在中注协《行业要情》第十四期《中注协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审计分析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过滤不实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批示:“这是可喜的变化趋势,要继续培育、监督、教育,保持好的势头。”这是对注册会计师年报审计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体现了财政部领导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关心、支持和期待,也是对各级注协进一步做好行业工作的鞭策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阳晓霞 《中国金融家》2011,(4):78-80,77
从近期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对银行股的看好显露无遗,这不仅因为银行板块当前处于低值洼地,更在于陆续公布的年报中大幅增长的经营业绩与令人期待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正在进行中,关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情况,提高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是中注协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中注协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03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报备工作的通知》。同时,密切跟踪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针对“炒鱿鱼、接下家”等年报审计中的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事务所联系,予以风险警示。中注协将以快报的形式及时反映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情况。截至3月15日,中注协已经陆续发布了5期年报审计情况快报,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况、审计报…  相似文献   

9.
年报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向年报披露存疑的上市公司发出的函件,有问有答才构成一次有效的问询回合,因此综合考察年报问询函和回函的经济后果更具意义。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间年报问询函及上市公司相应回函的文本分析构建了“答非所问”程度指数并实证考察了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答非所问”程度指数越高,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进而表明,有针对性的释疑能够降低审计费用,回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因问询函而支付的审计费用“溢价”。该现象受到一系列公司内外部特征的影响,相对于问询函回函长度越长、内部治理水平和外部制度环境越差,审计费用受“答非所问”程度影响而提升得越明显。本文从审计费用的视角证实了高质量的回函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发布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年报以增进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理解。本文以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检验上市公司发布可视化年报是“表里不一”地仅向投资者进行印象管理,还是“表里如一”地与投资者诚信沟通传递价值信号。结果发现当公司有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时更可能发布可视化年报,多种稳健性检验支持该发现。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发布可视化年报会增加投资者关注度,据此推测投资者关注度增加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是只有会计信息高质量的公司才勇于发布可视化年报的原因之一。会计信息质量与可视化年报发布的关系在市值管理较好、研发投入较多、业绩表现相对较差的公司中显著。此外,持续发布可视化年报的公司有显著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但发布视频年报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并不显著更高。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9年5月底,我国14家A股上市银行的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已纷纷出炉。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相关信息也在年报中予以披露。虽然各家银行披露的口径不太一致,相关信息的详略程度也不尽相同,但由于年报均接受了外部审计机构审计,且管理层对年报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了承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深港通”互联互通制度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通过Word2Vec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获取上市公司年报中描述未来发展的词频,构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指标,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深港通”有助于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前瞻性信息,其年报中将来时态的词频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资本市场开放对前瞻性信息披露的正向影响越强。此外,“深港通”是通过增加前瞻性描述内容与描述语气这两个机制,增加年报中对未来展望的描述。“深港通”对前瞻性的正向效应存在于信息透明度较高、有效内部控制的公司。研究结论表明,坚持资本市场持续全面开放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与改善会计信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春和景明,“年报季”如约而至。上市银行、保险机构、券商纷纷携最新“成绩单”登台亮相。2022年,银行业经营业绩表现怎样、盈利几何?保险业如何在承压前行中发现新机遇?证券业如何突围破局?聚焦年报看金融发展亮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4.
高送转,几家欢喜几家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正值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期。在这个季节里,“高送转”分配总是股市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下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列报的思路已经明确,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报将增加披露附注,年报中的财务报表将由延续多年的“三大”变成“四大”,第4张财务报表是在新会计准则中被“扶正”的原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上市公司现行的季报编报规则和年报披露准则也将据此作出相应修订。  相似文献   

16.
《新理财》2009,(6)
ST本实B因为延迟披露年报遭到证监会深圳稽查局的立案调查。该公司在年报披露问题上早已“劣迹斑斑”:从2005年至2008年,公司一直没有任何主营业务,并且持续至今:期间公司连续4次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因为延迟披露年报,3次被证监会深圳证监局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17.
财会之窗     
年报明年需披露股东权益变动表新会计准则下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列报的思路已经明确,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报将增加披露附注,年报中的财务报表将由延续多年的“三大”变成“四大”,第4张财务报表是在新会计准则中被“扶正”的原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上市公司现行的季报编报规则和年报披露准则也将据此作出相应修订。四类领军人才集中培训为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财政部自2005年起启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作为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财政部于9月下旬组织了4类后备人才(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学术类)6个培训…  相似文献   

18.
随着ST轻骑年报的披露,新会计准则已经由推助业绩的“东风”变成直接导致公司巨额亏损的“寒流”。  相似文献   

19.
文婧  杨涛 《保险研究》2016,(9):117-127
适用合理期待原则的正当性在于:规制保险合同超级附合性、规制保险交易信息不对称、弥补现有保险立法规制手段不足、实现合同公平正义。该原则的适用不必受制于格式条款须有疑义的前提。“明示条款须严格遵守”的基础理念已经动摇,故合理期待原则未违反一般合同法规则。该原则的适用应置于传统合同规制工具之后。期待的“合理性”应从合同当事人两方的角度分析。期待的“客观性”表现为:该种期待符合普通理性的“外行人”的期待且存在其他外部证据支持这种期待。强化版合理期待原则应作为缔约控制的指导思想,折中版合理期待原则应作为合同解释规则,以此构建合理期待原则适用的双重逻辑。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与一位同行的闲聊中,听他谈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财会人员平时不重视会计资料的积累工作,年终在编制年报时只能“临时抱佛脚”,有的数据东挖西抠、有的数据七拼八凑,甚至还有的靠“拍脑袋”、“毛估估”,影响了年报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说实在的,在我们同行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有些会计人员平时只是为了应付月报,报表一交,就万事大吉了,有关会计资料没有去及时地进行分析、整理和积累。一俟年终编制报表时,对所需的某些数据只能“翻箱倒柜”,把所有原始资料全部翻出来逐一进行汇总,忙得焦头烂额、不亦乐乎,到头来还是难免遗漏一二,真可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