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360统计,2013年手机病毒增长5倍多,74%的手机木马会给用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360手机安全专家表示,在二维码诈骗上,二维码实际上是一个吸费木马包,不法分子通过简单的二维码生成器便可将木马程序隐藏进二维码中,再通过假淘宝店铺,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和送红包等手段,吸引用户购买,一步步将受害者引入吸费陷阱,只要受害者扫描了二维码,就有可能钱财不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广告牌、火车票、景点门票乃至报刊等载体上均能见到二维码的身影。而最具新意的是将二维码应用到支付领域,用户只需使用手机或其他智能移动终端扫描商品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输入密码购买该商品。2014年3月,因安全问题,人民银行暂停了线下二维码支付,紧接着中央电视台也曝光了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问题。本文将探讨二维码支付所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12,(9):29-30
用手机摄像头,对着一个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扫描后,就可以显示出优惠券、电影票、网址,可以直接下载看演出……不经意间,在公交车站、报纸杂志、地铁的户外广告上,这个被称作二维码的图案已随处可见。据了解,目前有不少报纸、杂志以及图书领域也开始尝试使用二维码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银行正式推出“中银易付”手机应用。此次的新应用主打“对对碰”和二维码转账功能。客户只需使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并开启“中银易付”的“对对碰”转账功能,两部手机轻轻一碰,就可以完成转账。同时,二维码支付适用于所有智能手机,客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完成付款。此外,  相似文献   

5.
《华南金融电脑》2014,(2):19-19
如今,二维码已经开始普及,无论是去餐厅吃饭,还是逛街购物,更多商家推出了扫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获得优惠的活动。同时,二维码也在支付、贷款等金融活动中逐渐活跃。然而在二维码简单的操作背后,也隐藏着不可小觑的风险。频频出现的二维码盗取存款的事件更是将本来欣欣向荣的二维码推向了风口浪尖。二维码,究竞是蜜还是毒,各方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州网警”官方微博提醒称:手机病毒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传播,这类病毒会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过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不要见“码”就刷。这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据了解,二维码是一种信息编码方式,也是一个载体,其中储存着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内容,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用软件解码后,即可获取相应信息。目前,二维码多应用在商业活动或网络链接等领域,如扫描杂志上的二维码,观看文章相应的视频资料;通过识别参观者手机上的二维码验票入场等。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2,(5):40-40
英国威尔士的小镇蒙默斯因是亨利五世出生地而著称于世,现在,这座小镇又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维基城”,再次创造历史。19日,蒙默斯的游客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他们感兴趣的地标的二维码,而后立即跳转到维基百科的相关页面,获取这个地标的详细信息。负责实施这一项目的英国维基媒体基金会表示,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访问使用包括印地语和匈牙利语在内的26种语言书写的数百篇文章,了解蒙默斯的历史和居民的日常生活。这种二维码的数量在1000个左右,有些以匾额的形式,有些则以贴纸的形式,悬挂或者粘贴在学校、博物馆、历史遗址和酒馆。英国维基媒体基金会为维基媒体基金会的项目提供支持并帮助推广,例如维基百科。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二维码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带来许多便利和创新服务。然而,近期用户扫描二维码时收到不良信息或感染病毒现象多发,二维码管理漏洞备受注意。长期关注二维码技术的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得煜表示,国内二维码主要采用日本研制的QR码,QR码存在管理漏洞、技术垄断等问题,已威胁到我国信息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张得煜建议出台政策扶持国产二维码标准,使二维码产业信息安全风险做到可管可控。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随着移动二维码在日常生活中的逐步普及和渗透,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将“二维码”这种便民工具与其网上申请信用卡的模式巧妙结合在一起。用户只需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二维码识别软件,即可体验中信银行信用卡二维码申请服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迅速融入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于手机上网、个人名片、商品宣传、网上购物、数据防伪等领域。二维码可否成为税收宣传的一种新途径?笔者认为,在税收宣传方面,二维码具有以下优势:可操作性强。二维码的制作过程简便,只需在网上下载二维码生成器软件,进行简单编辑加工后即可生成。纳税人直接使用手机扫描,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华南金融电脑》2013,(11):11-11
PayPal将在实体店推二维码支付;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民间金融发展论坛举行 近日,eBay旗下PayPal将推出一种在实体零售店推出二维码支付的新方式。这项新服务将可以让PayPaJ应用用户在结账的时候,使用二维码或者某种为每宗交易而发送的特定代码。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其中二维码扫描阅读技术因其美观新颖、信息量大、抗损性强、成本低、易制作、低碳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信息传输的流行方式。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人行广州分行”)利用二维码技术管理内部设备,还借此开展央行业务宣传,有效推动工作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2,(10):30-31
早在五年前,手机二维码应用就已经在国内初露头角,一些电影海报、杂志、产品包装成为二维码的第一批试水者。然而五年过去了,二维码依然处在不温不火的阶段,其中缺乏应用场景是重要原因之一。直到最近,随着一批热门现象级产品试图通过二维码打通线上线下,二维码应用再次成为业内焦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一维条码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强烈需求。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八十年代未期,二维码技术出现了,从简单的将一维条码在纵向堆积而成的二维码(例如:我国的国标PDF417码)到利用矩阵原理形成的矩阵式二维码(例如:QR码),它解决了一维条码容量的不足,信息容量从原来十几个字节到接近2000个字节,在相同的几何面积内,二维码能表示的信息是一维条码的几百倍,它的出现是条码的一次技术革新。通过数学算法和压缩技术,我们能将图像、声音、指纹、文字等凡是能数字化的信息编制成二维码,它是信息携带、信息传递、信息防伪的理想手段,特别是在远离数据库及不便联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上海电力公司在浦东地区试点推出二维码账单,申请了电子账单的居民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手机,便可凭手机收到的短信在网上直接支付或持短信上的二维码信息在营业网点缴付电费。宴际上,二维码可扩展的“功能”很多。扫拍媒体广告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扫—下餐馆、咖啡馆在座位牌添加的二维码即可点餐;在微博上,可以用二维码来推销自己的微信认证账号;留心户外广告的人们发现,北京的公交车站仿佛一夜之间都是1号店的广告。不过它的广告很特别——清一色全是商品,商品下方有相应的价格和二维码。消费者路过时,如果看中某一款商品,只要用手机拍摄商品下方的二维码,链接到购物网站。用手机即可完成在线订购。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融》2013,(9):29-29
日前,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银行卡部创新信用卡宣传方式,正式推出了中国银行云南分行信用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名:boccard_yunnan)。广大客户可通过搜索用户名boccard_yunnan,或手机扫描下述二维码对该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关注并“随时、随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13,(1):92-93
(本刊讯)近日,民生银行创新推出了手机银行二维码收付款服务。付款人使用民生手机银行二维码付款功能,选择或输入付款金额即可一键生成付款二维码;收款人使用民生手机银行的二维码收款功能,扫一扫付款人提供的:二维码,输入收款人姓名和账号,可瞬间完成收款。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4,(52):13-15
中金公司首次给予新大陆“推荐”评级公司长期深耕于条形码、二维码识别与应用技术领域,在二维码产业链拥有全方位的布局:不仅拥有独特的硬件解码技术并成功量产解码芯片,同时亦涉足二维码软件领域例如税控防伪、二维码O20营销服务,是国内较稀缺的二维码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1,(12):55-57
二维码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日益进入大众的视线,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二维码”这三个字仅仅局限于一个概念,对二维码用途的认识还很模糊。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造高效政务的政府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大二维码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二维码的应用显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种二维码标签悄悄出现在上海的部分公交站牌上,只要拿出手机对准二维码“扫一扫”,便可显示相关公交线路的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的加速发展,二维码改变生活效应正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