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由场内和场外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当前我国建立场外交易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一市场区别于证券交易所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场外交易市场是形成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建设场外交易市场必须在市场化框架下,充分解决制度设计、市场监管与中介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3年1月1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非公办法》)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的实施标志着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对中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场外市场)建设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介绍场外市场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监管办法》实施对场外市场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纪鹏  赵晓丹 《经济》2012,(5):90-91
证监会郭树清主席上任后推出了多项新政,提出要同时建立以大区或者重点省(区市)为主的地方OTC市场。场外市场是资本市场根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就像一个教育体系,主板是大学,创业板是中学,场外市场好比小学。小学、中学、大学是呈金字塔形的。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在小学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就建立了大学和中学,但这一小学体系才是中小企业融资真正的主战场。首先,严格意义上为科技创新服务,可以在中关村建  相似文献   

4.
李刚 《当代经济》2010,(10):62-63
由矿业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组成的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场外交易市场架构特征,矿业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差异性进行详尽分析,深入剖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发展我国矿业场外交易市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研究》2012,(7):86-88
现阶段迫切需要发展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本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问题及障碍在于场外交易市场没有整体设计;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市场探索无所适从;政府放大了场外市场的风险判断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全面比较了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两条发展路径的典型代表中关村代办系统和天交所的特点,并提出规范和发展市场的相关原则和政策建议在于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归属;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有层次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6.
齐国宝 《经济师》2008,(5):62-63
场外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向低端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我国建立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是至关重要的。文章认为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总体思路就是建立统一互联、分散做市,建立集中的电子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定价存在的价格非市场化、存货成本高、市场规模与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不匹配等问题。在借鉴发达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存货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价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配套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一般包括全国性集中交易市场、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等形式。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创业板(二板)的推出,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提出了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初步构想及促使其功能完善的制度设计.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定位为中小企业、创业企业股份的流通场所,准确来说是为公开发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提供服务;作为资本市场的塔基,场外交易市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统一的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以目前的代办转让系统为依托进行改造,二是大区域的产权交易中心和各级地方产权交易中心.目前,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功能受限,规模萎缩,流动性差,要完善其功能我们需要对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制度设计,包括交易制度、转板制度、监管制度等.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要解决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流通与交易问题,而其核心却是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场外交易场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场外交易场所或完成与交易所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10.
场外市场体系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去年全国性场外市场和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正式运行,我国已建立起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场外市场体系,并确立了有别于场内市场的融资和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1.
余泓 《新经济》2013,(17):47-48
场外市场体系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去年全国性场外市场和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正式运行,我国已建立起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场外市场体系,并确立了有别于场内市场的融资和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OTC场外交易市场的亮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服务于广大注册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民营中小企业.本文在对台湾场外交易市场近年来年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发展经验,探索其不足,对我过大陆建设以“新三板”为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寻找参考对象,希望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将从中受益,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将因此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多层次市场体系下的场外交易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强  李靖 《资本市场》2010,(1):70-71
<正>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方面,应在不断发展场内交易市场的同时,把推动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提上议事日程,建立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初步形成各个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小微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VAR模型,通过Granger非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经验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小微企业的互动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限,主要制约因素是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法律地位不明确,市场流动性差,市场结构不合理,缺乏转板机制.本文提出了明确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市场定位,通过制度创新提升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增强小微企业的自生能力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与小微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背景及其它在金融危机(GFC)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优劣,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场外交易市场(Over the counter markets,OTC),又称柜台市场、店头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由证券买卖双方协商议价成交的证券交易市场的总称,其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证券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OTC场外交易市场的亮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服务于广大注册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民营中小企业。本文在对台湾场外交易市场近年来年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发展经验,探索其不足,对我过大陆建设以“新三板”为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寻找参考对象,希望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将从中受益,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将因此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特点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外衍生品市场由于缺乏监管、交易信息不透明、产品过于复杂、过于巨大的规模等原因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和给金融危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为研究者理解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该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近年基本发展特点、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场外市场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以求加深我们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韩娜 《经济论坛》2001,(23):7-9
场外交易市场一词来源于美国早期的股票和债券交易,因其主要在银行柜台交易而得名,又名店头市场。具体而言,场所交易市场是指不在规范的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半组织化或未经组织的交易场所,也是场内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因为大部分在一级市场发行的证券事实上并不能在审查严格的二级市场上上市,所以尽管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时间,但却有着众多的交易对象。非上市证券,还有一些上市证券,包括政府公债等都可以在这里交易。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国际惯例,场外交易市场占据一国证券市场的巨大份额,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我国证券场外交易政策演进及评析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萌芽起步阶段──小肩挑大梁(1996-1990.12)。1986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成立证券营业部,按市政府每天制定的价格柜台买卖企业股票。它既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萌芽,又是场外市场的开端。2压抑成长期──在政策夹缝中苦苦拼搏,虽终略成气候,但一系列问题也接饶而来《lpol-lop)。沪深交易所成立之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受到压制。1993年以电脑网络支撑的淄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