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策性金融在我国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国内现有的文献不多,系统的研究更少,其理论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许多问题如对政策性金融的界定和转型仍处于探讨与争论之中。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政策性金融的界定、与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关系、转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国内专家学者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转型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决策者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与金融互生共荣,转型金融是帮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主体实现其转型目标的金融活动,转型金融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转型金融概念、内涵特征进行梳理和辨析,并结合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转型问题进行了行为分析。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博弈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行绩效考评机制和财务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选择商业化转型,政府选择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兼营商业性业务的行为不予规范,是唯一的纳什均衡。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博弈,会进一步强化二者之间的博弈结果。然而,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转型尚为时过早。因此,建议政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性金融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初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微观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条件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在促进外贸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根据“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在服务外贸转型升级战略过程中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需要政策性金融的补充。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以来,在支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职能转型与支农机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以赤峰市为例,在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转型与支农机制相适应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之辨析及其转型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是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两个逻辑概念,前者既不是后者的一个初级阶段,后者也不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政策性金融也必须讲求财务效益,实现非主动竞争性盈利。策性金融理论是发展中的科学理论。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策性业务与非主动竞争性盈利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应该是包括其性质定位和职能定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特殊运行机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朱元樑一、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特殊运行机理的识别(一)政策性金融具有逆向配置资源的机能。如果我们将政策性金融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结构中的政府职能联系起来考察,不难发现,政策性金融的存在不是“权宜之计”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住房金融体系中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发展不够完善,商业性住房金融因起步较晚,也还远不够成熟,这使二者在并行运作中出现了大量的空白地带和不必要的重复区域,不仅阻碍了我国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也大大制约了房地产市场上潜在需求的实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合理定位我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大力发展商业性住房金融,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性金融包括商业性开发金融和政策性开发金融两大类,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本质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既不是后者的初级阶段,后者也不是前者的组成部分。但政策性金融也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实现非主动竞争性盈利。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策性业务与非主动竞争性盈利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应该是其性质定位和职能定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是: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的弱质产业,经营风险大;农产品在供给和需求的不对称性;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挑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投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财政投资农业的总量不足;财政重视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忽略了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的投入;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无约束性,挪用挤占现象严重;政府对农业投资存在明显随意性.政策取向应是:加大政府农业投资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的增长;改进财政支农方式,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快农村费改税的步伐,减轻农民负担;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财政支农投资的职能范围.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大开发一靠市场,二靠政策。而现行财税政策迫切需要我们重新构造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一是深化税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完善分税制体制,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三是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为实现经济发展西移提供导向;四是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存续已久的主要消费信贷机构,其管理政策已经建设得相当完善。目前,对处于试点阶段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如何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中国特有的外部环境下,逐步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是其试点成功和未来推广的重要保障。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行管理办法的解读,发现其中的缺陷与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为其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展订单农业的政策性金融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订单农业是实现农业生产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农业发展银行实施政策性金融支持,在信贷投向上,变产后找市场为产前找市场,使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最低限度地减少农发行资金投放的盲目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15.
国外公共住房金融政策概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与住房市场价格的巨大差距之间的问题,各国均采取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公共住房政策。本文介绍了美、德、新和俄各国公共住房金融政策的特点,并对其效果做出简单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阐述对我国公共住房金融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及转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以来的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也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政策工具。基于对央行再贷款政策三次转型历程的分析,针对当前再贷款存在的问题,我国再贷款政策需要进行第四次转型。转型目标是再贷款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调控手段,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转型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刘仁武 《银行家》2005,(11):42-43
国有商业银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快了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改革步伐,纷纷撤并了盈利能力弱甚至亏损的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于是,农村信用社基本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而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就要加快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结合.本文从农业金融的需求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点出发,实证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并就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着力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吴晓灵应该称得上是影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由农村金融、小额信贷到资本市场、私募基金,她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方方面面倾注了许多心血。在本期《金融家论坛》栏目中,吴晓灵再次将她对中国经济金融走势的诸多思考与读者共同分享,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事实,如何制定现今的金融政策、如何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房地产调控应该走向何方?如何解决节能降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长期实行财政赤字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其次,给出了研究此问题的理论模型,并得到债务率的时间路径;最后,在一定的数据基础上对长期实行财政赤字政策的结果进行了预测,得出结论:一段时期内可以实行财政赤字政策,但在债务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必须对政策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