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小燕 《现代商业》2008,(18):217-218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各有其优缺点.我国企业合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会计方法,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2.
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可将其划分为多维度发展和专一化战略两类,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网络零售企业而言,不同的发展战略会对其发展前景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如何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所有网络零售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网络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对网络零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探...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会计作为经济核算和管理的工具,二者的一体化不仅有必要,而且还有可能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影响利润及所得税的计算与确定,但由于目标及确认原则不同,其在会计和税收上的含义、范围有所区别.准确把握二者概念与内容的差异,将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进行资产损失的会计核算,降低涉税风险.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面临的是一个崭新课题,其特点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再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际教学,应探讨二者的差异,积极谋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更加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与原税法相比,在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规定方面有了很大不同,这必然导致二者对税前可扣除折旧计算的差异,使企业面临政策调整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老子与福科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二者都提出统治者要少干预、干扰民众的生活,政治要给民众提供尽其所能的空间发展,这就是二者的政治美学。本文以二者的美学观点为切入点,探讨二者思想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政治美学思想的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8.
税法和会计核算制度之间由于遵循的标准不同,导致在很多方面二者都存在差异,从其中的所得税差异入手,对永久性所得税差异和时间性所得税差异中的八个典型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不同地区高等学校教育财政投入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仅从长期来看,全国各地区此二者相互促进的关联效应强度才比较显著。投入政策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和时滞效应。另外,文章测度出不同地区高等学校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弹性系数。对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缩小地区间对于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差异及未来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地区整体经济增长与高等学校教育财政投入有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会计核算中,经常会涉及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和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虽然税法和会计制度对此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但在会计实务中,增值税纳税人对其运用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经常混淆二者的界限,造成会计核算的错误,导致纳税人少缴或多缴增值税的情况.本文就其差异进行辨析,以供实务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无形资产的核算,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不同,这就导致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诸多差异,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环节,本文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强  王丽琪 《现代商业》2014,(8):237-238
由于税收法律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不同,导致二者存在着分歧与差异。税法和会计差异的产生有着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是二者差异的扩大化却不可避免的给征纳双方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会诱发避税动因等不良影响。会计与税法日益扩大关系到我国企业会计体系和税法的完善,以及同国际通行会计制度的衔接。因此,如何洞察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分歧,促进两者的协调,进而实现两者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概念不同,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决定了二者必然产生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基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概念,阐述了研究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二者的差异表现和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并举例说明处理和调整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差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目的和原则不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和必要的分离,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计算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为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纳税人在会计核算时应遵从会计核算规定;在计算缴纳税款时,纳税人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应以税法为准,纳税人应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5.
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既有区别,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区别财务与会计,不仅有利于搞好教学与科研工作;而且有利于合理安排财务与会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上,二者都不能偏废.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会算账,而且要善理财.  相似文献   

16.
会计制度和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不同的目的,这就使得企业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在收入的含义、确认原则、计量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避免企业财务人员在税收缴款过程中出现错误,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分清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的差异.本文根据我国的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税法,阐述了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的含义并探讨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中小企业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应积极的促进其健康的发展.当前,在中小企业的经营中,股份制合作企业及合伙企业是改制发展中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基于二者含义的分析,以及当前二者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应用分析,深入剖析二者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税收政策所指的股权收购即为会计准则中的控股合并.会计准则将控股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原则.股权收购的税收政策分为一般税务处理和特殊税务处理两种.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在股权收购的分类方法、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确定,以及收益确认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虽然体现了二者不同的政策理念,但也增加了企业纳税调整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法规时,各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相互协调、和谐共处.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不同的使命决定了二者在企业的税务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献查阅法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入手,通过对差异的描述及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影响,提出使二者相协调的对策,从而减少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企业正确纳税,减小征税人员监管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