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前些年河南洛阳市货运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力明显大于运量,车辆空驶率达45%以上。二是货运配载业户的管理水平较低,不能适应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三是货运配载市场不规范,存在无序竞争、坑骗司机、倒卖货源等现象。四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等诸多因素,多数货运配载业户没纳入交通部门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道路货物运输市场难以对货源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运用,导致市场内各方信息不对称,运力信息和货源信息分离,大量的运输经营业户尤其是个体运输户只能依靠自身业务途径获得货源,而多数货源仍掌控在货运代理手中.然而,我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并未明确对道路货运代理的行业管理规定,致使货运代理企业基本处于监管"盲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货运代理企业对外包运输户和货主的利益实行双重挤压,从而获取不正当利润.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卷货外逃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道路货运市场的有序发展.为进一步明确运输责任主体,实现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的双保险,交通运输部门试图在道路运输市场中引入一种新的业态形式——"无车承运人".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新推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八项配套措施(以下简称"国八条"),提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无车承运人"等物流企业的资格认证、行业监管和政策支持力度,以促进物流市场秩序日益规范.  相似文献   

3.
一、制定正确的公路货运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是实现营销战略的手段和方法,面对货运市场的激烈竞争,公路货运企业应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以一切从货主满意出发,一切从占领运输市场出发,向营销要市场,向市场要效益,向服务要资源为基本出发点制定公路货运企业营销策略。 (1)建立和强化营销机制,公路货运企业要真正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上来,必须建立专司营销职  相似文献   

4.
安徽蚌埠货运配载市场是为解决车辆空驶问题应运而生的。活跃的货运配载市场,对于优化货运资源配置、节约运力、促进运输业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货运配载市场的正常发育和发展,亟待解决。 1.尚未建立起专门的市场运作规范  相似文献   

5.
日前,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在上海三大物流园区之一的西北物流园区揭牌,标志着本市道路货运市场建设迈上信息化、网络化新阶段。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韩正欣,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等领导参加了剪彩仪式。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是市交通部门根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要求和交通部确定的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规划构筑的一个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的信息平台载体,是继上海航运交易所建立后,交通行业建立的又一个大型功能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6.
信息决定了运输业户的生命计划经济时期,货源信息几乎由于行政部门垄断,并无偿提供给国营运输企业,历史上两次“三统”(统一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调度),使货运企业货源充沛,财源滚滚。改革开放后,废除“三统”管制,放开货运市场,旧的货运网络体系被打破,各种经济成分的经营者争相涌入,抢夺货源信息,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藁城市现有28个专业化车队、7000多辆运输车,有一些货运信息单位从事货车配载工作,其中“宏昌汽车运输服务中心”在总经理鲍玉红的带领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已成为藁城市货物运输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四平市货物配载市场无证照经营、经营不规范现象时常发生。货物配载信息发布形式单一,几乎全部依靠“货主-配载业户-运输经营者”的“一对一”的直接传递方式。有的配载业户在路边上的小黑板(纸板)写上货物配载信息,就算是信息发布了。还有个别配载业户垄断信息资源,在交易过程中漫天要价,给车货主造成经济损失。信息传递不畅,使社会运力资源白白浪费。  相似文献   

9.
信息决定了运输业户的生命计划经济时期,货源信息几乎由行政部门垄断,并无偿提供给国营运输企业,历史上两次“三统”(统一货源、统一运价、统一调度),使货运企业货源充沛,财源滚滚。改革开放后,废除“三统”管制,放开货运市场,旧的货运网络体系被打破,各种经济成分的经营者争相涌入,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目前铁路货运营销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以客户关系管理思想为出发点,根据铁路货运的特点,应用WEB-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处理能力,整合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实现对货主按运量、运费行业、忠诚 度、收入率、增长率等不同指标的货运市场细分;重点货主的发现与提升;货主流失自动预警,以及对复杂营销形势进行直观分析;对货运营销工作进行准确市场定位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