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农村经济》2008,(11):47-47
江苏省华西村建村于1961年。40多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走进金山区朱泾镇大茫村,映入眼帘的是,接天连地的绿色农田显得尤为宁静,大茫的一切都留得住乡愁。全村现有村域面积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1亩,下辖34个村民小组,拥有1117住户、人口3420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分支部9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63名。村班子人员6名。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市'五好'村党组织"等十多个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大茫村自2011年创成"全国文明村"以来,一年一个脚印,踏实留印,着眼本村实际,坚持"净为底  相似文献   

3.
正马庄村地处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畔,下辖5个村民小组,耕地3100亩,人口2743人,党员115名。近年来,马庄村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文化立村、生态富民",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修复、乡村旅游发展等各项工作,"老先进"迸发出了新活力,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国幸福村"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4.
江苏华西村,位于长江三角洲中腹。建村40多年来,华西人民在全国著名劳模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使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村,不断由小变大,由穷变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就拥有40多项"全国第一"。今天的华西村,创造了"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美丽,"五子"(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幸福,"五业"(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旅游业)兴旺的发展奇迹。目前,全村拥有12大公司,集体资产超160亿元。"华西村"商标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被赞誉为"中国农村第一股"。现在,村民家家住400~600多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0多万元的资产,有1~3辆轿车。2001年6月并入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组建了一个面积超35平方公里,人口超3.5万人的大华西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今天的华西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不能动摇家庭承包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以经济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历时27年。主要的做法就是把农民小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以统一经营取代农户分散经营。这种单一形式的合作社缺乏激励机制,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杨家窑村地处山西省大同市西南端七峰山脚下,全村总面积8.78平方公里,耕地3010亩,共有414户、1089人。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杨家窑村始终按照"服务煤矿起步发展集体经济,逐步甩掉‘拐杖’实施四业并举"的"两步走"发展战略,走出  相似文献   

7.
<正>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古时曾称墙门里,地处金山区张堰镇西南,是全镇9个村中唯一的纯农业村。村域面积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0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拥有680户住户,人口2230人。近年来,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卫生村""上海市平安示范小区""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等市级荣誉称号。自2016年本村明确了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工作目标后,建农村坚持以田野追梦、创新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为主线,立足村情,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开展争创活动,向着"清洁的环境村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构建现代银行,机制完善是保障,业务发展是核心,流程构建是支撑,要始终做到"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不动摇:二是坚持现代银行发展目标不动摇: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山联蝶变     
正曾经是飞沙走石、尘土飞扬的采矿场,如今成鸟语花香、风景怡人的"中国美丽乡村";曾经是无锡市出了名的"落后村",如今成"江苏省康居村""无锡幸福村"。2006年以来,山联村不断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闯出一条山联特色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中国特色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无锡市腾飞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强村之路     
<正>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2013年10月13日,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党委书记李全兴,从全国320多万名"村官"中脱颖而出,光荣当选"2013全国十大最美‘村官’"。山泉村在最美"村官"的带领下,短短四年多走出了这样一条——山泉村位于江阴市周庄镇东南部,与"天下第一村"华西新市村接壤,全村面积2.2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1250户、3200人,外来暂住人口超过5000人。过去的山泉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矛盾交织,与江阴市其他村庄发展差距较大。近几年,山泉村选准用好了一个带头人,并且紧紧抓住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用4年时间,资产总额达到5.69亿元,净资产达到  相似文献   

11.
<正>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乡村治理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系统提出了"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的乡村治理重要理念。十几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走习近平同志指引的乡村治理路子,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坚持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享有"中国中华绒螯蟹之乡""中国名茶(绿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全区农林系统坚持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压舱石",跻身"全国首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亩产吨粮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航灯",荣膺"全省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农产品出口十强县";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生命线",晋级"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相似文献   

13.
正太平村地处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最西端,全村占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493户、1423名村民,外来流动人口2900多人。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特色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二十多项国家和市、区荣誉称号。近年来,以"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知晓、村里的事情让村民作主、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监督、村里的事情让村民参与、村里的事情让村民满意"的民主管理制度为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上又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农发行作为中央直管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和全面地看党在农发行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治优势,实施  相似文献   

15.
子系 《中国改革》2004,(10):61-62
江尾海头,有这样一个小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她就是江阴市华西村。华西建村43年来,为什么红旗不倒,长盛不衰? 这与全国著名劳模、华西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的科学发展观、特色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李窑村     
正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李窑村位于奉贤区中部、青村镇东部,村域面积3.18平方公里,因明清李姓大族聚居,开设土窑多处,而得名"李窑"。李窑村民间文化资源丰厚,水网分布密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质,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也是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李窑村抓好党建"源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要以"三园一总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的规模、结构、内容逐渐清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也逐渐完善,这也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农村发展后劲奠定了制度性基础。贵州省湄潭县核桃坝村以茶产业为支柱,牢牢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宝贵契机,让乡村茶产业插上腾飞翅膀,呈现出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良好面貌,发挥出多重效应。近年来,核桃坝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先进文明村镇""全省小康村"称号,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相似文献   

18.
3月18日晚,吴仁宝走了!那位可亲可敬的华西村老书记永远地离开了"天下第一村"的村民们,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不仅是村民们永远爱戴和传颂的领路人,也是我们十分崇敬和景仰的"中国农村风云人物"。3月20日,我们走进华西,凭吊"人民之宝"吴仁宝!恸别老书记:花圈满廊,人潮不息当天下午5点,我们走进"天下第一村",车在华西龙希广场停下,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小邱引着我们前往老书记灵堂吊唁。在高耸入云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即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的东北侧,是老书记生前为让"华西人不淋雨"而建的"万米长廊"。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首都新闻界评选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仁宝为’97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吴仁宝无愧于这一称号。从50年代末开始,他任华西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无私奉献4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领华西人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迅速将一个"农业老典型"转变成市场经济的"新样板",使得华西这个1500人的苏  相似文献   

20.
在常熟市大义镇,有个名叫小山村的村子。小山村倚青青虞山,河港纵横,山水相映,风光旖旎。这里是省和国家级农村现代化试验区先进示范村,近年来按照"村庄集镇化、经营集约化、口粮商品化、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如今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去年三业产值实现1.8亿元,利税1005多万元。人均收入7800元,职工纯收入11000元。全村已建成省级卫生村、省绿化达标单位和电话村。居住在园林式别墅新区里的小山村人睡在梦里也在笑。村支书顾叙才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村辉煌的真谛,那就是"不看风向重实际,不赶浪头重务实,二十年来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动摇。"脚踏实地科技兴厂村办工业是致富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小山村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