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源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民族基因和精神支撑,是完成当今社会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现实载体。基于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双重性,要求以加快新旧媒体深度融合为前提,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新体系;以创设虚拟仿真情景体验为基础,塑造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模式;以“思政课+互联网”为关键,建设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阵地;以健全网络监管体制机制为保障,形成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与时俱进的,微信的使用为其提供新的途径,也提出挑战。为此,应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大网络信息的法制化进程,加快价值观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步伐,加大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实施力度,保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视实践育人,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败。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教育理念和改进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创新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其加以全面分析,找出引发负面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呈现多样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应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实现对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调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体系,其内涵丰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负面的影响给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要切合当今时代特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充分认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明确培育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应强化高校师生主体地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丰富中国梦宣传教育形式,搭建价值观培育载体.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校注重强化课程实践、突出创新实践、加强创业实践、深化社团实践、倡导志愿服务、坚持社会实践,发挥了实践育人的功能,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面临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弱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遵循一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采取在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切实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价值导向,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选择在家庭领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选择和发现培育路径并一以贯之是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领域培育所必须要做到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升华,蕴含着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和个人之"德",有着内在的逻辑,三者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国家之"德"是从"安邦定国"的角度展示国家发展的理念与目标,社会之"德"是国家之"德"与个人之"德"的重要纽带,个人之"德"是国家之"德"与社会之"德"坚实的现实基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立足于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通过立体化宣传教育促进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日常生活当中,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形式机械、单一,教育内容空洞,教育不接地气、难以落地,教育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五个纳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是落地工程的具体实现,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适应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适应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开拓六个方面的路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改良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好一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主旋律之一,多元文化之间交融重合逐渐成为我国文化环境新常态。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复杂背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一定困境。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通过"活化"理论宣教方式,夯实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善用新媒体平台,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弘扬传统美德精髓,提升个人实践认同的路径,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人才的储备库,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对正处于价值认同建构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会有更多人生的思考和思想上的迷茫。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引导大学生建构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可靠的中坚力量,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隐性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非强制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教育对象接受信息的体验性等特征。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应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建设,增强网络教育功效,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