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共生的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的共生条件,并对共生发展模式及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步伐在逐渐加快,体育旅游也在不断进行着资源积累。诚然,近年来体育旅游的发展已经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体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受益不均、开发主体不明晰、产品深度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体育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基于以上考虑,借助于共生理论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开发及其利益协调机制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共生有两个定义:共生——两种不相以的有机体生存在一种互利的关系中,互利关系——整体行动的效果大于独自行动所产生效果的合作行动。现在我们要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这两个定义。有两种非常重要的态度可以增加经理人的影响力,以及协助他有效地执行业务。这两种态度就是忠诚和  相似文献   

4.
现有研究银企关系的文献,或是从企业融资理论的视角间接审视银企关系,或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理论、博弈论等视角直接分析银企关系模式与行为选择。本文认为,互利关系是融资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基于互利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融资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银企共生模式的测评模型,并从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两个维度对我国制造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银企共生状态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测评模型对银企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包含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等多种形式,近年来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日益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展开了竞争。但两者在要素构成、利益诉求、宏观环境上是存在共生的关系的,而在客户群体上也是互为补充的。基于此,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与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休闲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十九世纪中叶初露端倪.它是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适时而生的.尽管它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但已经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有必要研究休闲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以及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时代乡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契合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以往的乡村旅游实践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会因为政策管理、产业规划、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等制约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此,文章借助共生理论构建协同一体化的“乡村全域旅游共生体”系统,从共生组织构建、全域规划共谋、业态共融发展以及利益长效共享等方面入手,打造乡村全域旅游的“全新样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共生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竞合发展战略和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等发展建议,从而促进该片区实现"资源大区"到"经济强区"的转变是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旅游已成为当今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而民族旅游社区各主体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性而引发的矛盾与纠纷却成为制约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相互之间共生关系及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探析。基于此,本文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实地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相关共生指标的综合测算来探析旅游多主体间的共生关系及模式。结果表明:当地社区政府、居民、企业、游客相互之间存在正向共生关系并且相互影响作用不同;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关联性较为密切,政府和游客之间的关联性最高,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联性最低;当地旅游社区各主体间形成了正向互惠共生模式,具体来看是由当地居民主导、旅游企业推动、地方政府协助、游客参与的“REGT”互惠共生模式。本研究拓展了共生理论的应用领域,对于其他旅游社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剖析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以及以异域成功案例为范本的设计模式等,借鉴城市规划学科前沿理论,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并以南宁市伶俐镇渌口坡乡村旅游规划总体布局及景点设计为例,阐述了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逐渐成为现代金融运行的新平台,迅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竞争态势。而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又是相互补充的,商业银行通过将业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在资本市场的平台上,进而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资本市场深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共生能量可以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模式分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股权、契约、信任等共生媒介是共生模式的重要影响因子。从共生媒介入手,采取子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中间性体制组织发育、诚信文化氛围营造等措施,促进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旅游的交流和创新发展,文章运用共生理论,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的发展条件与基础,从加强和增加动力机制,减少和缓存共生阻尼机制,完善和共塑环境诱导机制三个方面来整合和开发文化遗产游径。希望推动大湾区内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大湾区互利互助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生物共生学说的发展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梳理了生物共生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介绍了最新学术研究状况,概括总结了生物共生的本质;概括并划分了生物共生学说在其它领域三个层面的应用与发展:第一层面将共生现象进行哲学抽象与升华并应用到社会文化领域,第二层面是将生物共生的概念体系与技术方法直接借鉴应用到科技与经济领域,第三层面是在借鉴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本文认为借鉴与发展并重是共生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共生这一词语的使用上看,共生并不意味着善与正义,其自明性是可疑的。共生的正当化、强制化、形式化、并存化这四张假面成为了共生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共生教育在其手段化的同时,也孕育着事实上反共生的可能性。为共生而共生也意味着共生的异化,它有可能忽视现实中的对立、葛藤与冲突。而这也造成了共生教育的困境,即一般化、标语化、表面化、空虚化。以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共生为鹄的的共生教育却因共生理念的暧昧性而举步维艰。唯有在细致检视共生理念的基础上,细化共生的下位目标,寻找共生的促成点,真正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与其说共生是可以达成的目的,不如说它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共生就是对当下不平等的超克。相应的,教育就是共生的生长点,是人共生力的由来,而不是共生的手段,它在促成个体幸福、社会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各主体间的共生。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精神支柱是文化。旅游文化的核心文化是精神,由物质、制度及行为的相关文化组成。人们在选择旅游出行地点时当地文化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它不仅涵盖了资源的内涵,更是旅游产业的魂。旅游文化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管控旅游的重要参考标准,能够推动当地的精神文明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预设游客视角下的多主体共生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游客与居民、企业以及政府之间联系紧密,存在较强的共生性。游客对其他共生主体的感知度整体评价较高,游客对企业与政府的感知度为比较同意,对居民及内部之间的感知度为同意。游客与企业之间存在4个共生因素,关键因素为服务品质良好;游客与政府之间存在3个共生因素,关键因素为规范管理;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存在4个共生因素,关键因素为民风淳朴;游客内部之间存在4个共生因素,关键因素为互帮互助。并对此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煤电产业一体化共生是煤电企业共生关系发展中的一种制度化规范,并由此形成了规范型一体化共生、特征型一体化共生以及过程型一体化共生三种共生演进机制。在三种演进机制的背后还隐含着利益分配机制、共生对象选择机制以及共生能量使用机制等机制。它们不仅决定着煤电一体化共生关系的稳定与公平、协同与互补以及量的增加与质的提升,而且也关系着一体化共生体系的发展与绩效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共生的基本原理。从共生理论的视角解释了目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面临的融资后主业空心化、融资成本高、难以监管等问题。并从规范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共生关系的优化路径:规范中小企业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全国各地海关建设服务型海关的改革方向指引下,物流监控部门如何适应物流产业的突飞猛进,“有效监管、高效运作”,把握“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促进自身与物流企业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海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生物学领域中的共生概念和Logistic模型(阻滞增长模型)对海关物流监控部门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说明达到稳定的共生关系对相关企业物流能力及海关物流监控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以探讨海关物流监控水平的提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