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民向市民转化绝非简单通过一纸户口解决农转非问题就可实现,它涉及到身份认同、生存方式、居住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效推进农民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因素诸多复杂。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城市人口比重很低的发展中大国,怎样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怎样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一直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在对长沙市1000名进城从业人员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拥有量是进城从业人员能够转变为正式市民的内在核心条件。政府应该改变以往以收入和财产条件为标准的农民市民化制度,建立以人力资本拥有量为标准的农民市民化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问题是第二次转型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要实现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残缺的市场主体、公共产品的边缘人以及失范的利益表达,既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进一步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赋权基础不稳固、维权方式不健全等权益缺失问题,是造成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对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权益予以重构。同时,将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和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中的政府责任,作为权益实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对农民市民化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的矛盾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本文基于门槛理论,深入剖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市民化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描述了农民市民化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博弈的分析方法,证明农地流转能够降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经济门槛和社会门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中村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命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值得我们关注。土地的失去和村落的消失,失地农民需要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农民身份的市民化带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困境,需要我们探求认同的力量所在。传统农耕经济和农耕文化的变迁,使得失地农民的文化转身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及其"农民市民化"的逻辑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今年关于城市的研究在不同学科领域迅速展开.其中,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关于"农民市民化"这个话题讨论较多,其主要集中在农民身份转变及社会认同变化方面,而对"市民"这一概念的传统语境及其与现代化的实践渊源却缺少必要的探讨.研究这一问题时应该更多思考城市化过程中"户籍身份"转变问题本身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的问题,因为,城市化应该是一个社会文明机制发展及成长的表象及动力,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已失去农民身份又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尴尬状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使失地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完全转变,应该关注失地农民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给予合理货币补偿的同时,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切合失地农民工特殊需求的、以就业技能培训为重心的就业促进制度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民工身份转变是人口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当前,经由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不同程度所建构的农民工身份呈现出流动者——定居者——融入者三种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也集中反映在农民工的阶段性制度需求上.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跟进路径应充分考虑农民工融城身份的阶段性特征,以一种动态的视角来破解现有农民工制度的不均衡现状并推进农民工向市民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化水平看,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41.8%。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0美元。城市化发展如火如荼。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对农民市民…  相似文献   

10.
六统一:农民市民化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将对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根据目前农民市民化的进展状况,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制度障碍,信息障碍,让进城农民在就业,权利保障,福利待遇,子女上学以及其他方面与市民享的平衡待遇,必须尽快实行六统一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钟宜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6):7-15
国际国内经验表明,政府在农民市民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研究和遵从农民市民化规律,从本地区实际出发,探寻符合实际的农民市民化道路及其模式,尤其要注意对我国落后地区农民市民化道路特点的研究和把握。西部地区农民市民化包括农民的就地市民化、农民的异地市民化和城郊型衣民市民化三种类型,应建立相应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和履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安置社区是通过让农民集中搬迁、集中居住形成的新居民区,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乡村社区,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社区,而是带有过渡的性质,有着生活方式守旧、生产方式转化艰难、市民身份与农民待遇存在落差、人口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区文化也具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积极文化与消极文化等“二元”文化交融冲突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文化建设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而城市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不仅可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增强其城市归属感,而且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并推动三农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创业—定居流动农民凭着在城市拥有的稳定住所,从农村到城市发生的空间性移动,是否意味着自己已经完全变为"市民",彻底地融入到了城市。此文章以苏州市一典型的创业—定居型流动农民居住的社区为例,以"停车难"为切入点分析创业—定居型流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融入社区所遇到的复杂现实困境,并探究隐藏在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帮助创业—定居型流动农民融入社区的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城镇社区的均衡与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靖 《大众商务》2010,(12):293-293
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不仅指农民在居住空间上的变化,而且是社会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与之对应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文章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和对在实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民市民化的思路选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断积累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使命。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接着本文又依次提出了在农民市民化的内涵、衣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途径这几个方面各学者的观点;最后,提出了本文作者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17.
城郊农民失地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农民失地后在生活状况、社会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与之前不同的困境。这种境遇不仅影响失地农民的生计,还关涉到其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在解决城郊农民失地后出现的问题中发挥服务提供与心理支持、资源获取、纠纷调解、政策倡导等作用,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角色适应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不仅指农民在居住空间上的变化,而且是社会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与之对应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文章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和对在实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一类特殊的社区--转制社区特别令人瞩目,其定义、特征、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评价指标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不少的探索,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转制社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社区中农民市民化等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拓展.这也是未来中国加速城市化,特别是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城市化亟待关注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以城市社区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载体,分析了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现状及原因,探讨了在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