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本文分析我国目前煤矿安全培训l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区,针对安全培训l考核指标、培训机构单一,培训时间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可以很好的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并举例说明“双元制”在煤矿安全培训模式的建立,对其他矿井安全培训有较强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师徒制是我国传统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所谓师徒制,就是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师傅,带领特定的作为徒弟的学习者,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方式,通过师傅的解说、示范和徒弟的实际操作,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徒弟在一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业务范围、功能定位和用人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总量超员、结构性缺员”的用工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大课堂、填鸭式”的员工教育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出一种全新而不流于形式,又能真正起到学而用之的培训管理模式,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国网山东乳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结合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展的“班组大讲堂”培训,围绕企业和员工需求,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推行“超市化培训”模式,走出了一条员工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浅议煤炭企业职工培训费用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工培训系统企业化办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权威人士提出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模式,应该说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新机制。但是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情况千差万别,一种模式很难适应每个企业的具体需要,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国网冀北石家庄供电公司始终将员工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旋律,以“巩固、提升、创新、突破”为工作基调,科学设计专题培训项目,创新培训方法,改进培训模式,以青工培训为主体,推行“套餐式”特色培训模式,做到培训内容多样化、培训形式多元化,切实提高了培训效果,提高了青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了团队观念、纪律观念,加快了青工由学生向电力员工角色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集团靠培训打造“智能型”民工,靠培训实现民工“提素”,靠培训强筋壮骨建队伍,通过培训更新观念,活化思想,提高技能,铸造精神,引导民工走向全面发展,适应三峡建设需要,这对加强民工队伍培训进行了有益探索。发表此文,供读者品之思之。  相似文献   

7.
安全第一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培训则是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局面,实现煤炭企业长治久安的关键。平煤集团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煤矿安全生产这个永恒主题,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2008年脱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9461人,特种作业人员50392人,一般作业人员22352人。  相似文献   

8.
“实行大培训,才能实现员工素质大促进,人才队伍大发展!”这是玉林供电局加强员工能力建设的经验之谈,也是深入学习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关于智力资本运作和扩张论述之后的更深体会。玉林供电局以“三突出”“三促进”的大培训,为企业的员工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壮大和发展,为智力资本运作和扩张,提供了一个跃进的平台。截止今年8月,玉林供电局已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培训达到1942人次,同比增长89.3%,培训规模为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9.
此法是指定期请外面的专业培训师讲课。这种方法比较系统,会给班组管理带来一股清新的风,而且避免了总是由本单位的领导讲课带来“近亲繁殖”的弊端,也避免了员工一听到领导讲话就烦的逆反心理。近几年的班组长培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是以后也不可替代的。但是必须承认,现在的培训市场还是初级阶段,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状况,所以作为培训的组织者,一定要慎选培训师和培训有式。有几个培训误区应该指出:一是现在培训界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概念炒作的现象,题目和包装不断地花样翻新,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每隔一段时间就搬出一个什么“力”来炒作,其实是新瓶装旧酒,万变不离其宗;二是有的不惜把话说绝,做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状,动不动就是什么决定一切,凡是说这种题目的都有把问题绝对化之嫌,容易把读者和听众引入误区;三是在培训方式上,有的培训师过分强调互动,甚至借用了传销中的一些方式,把整个气氛“忽悠”起来,这种方法看似热闹,其实热闹过后,大家回过头来觉得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因此,要让班组长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学习是一件非常“苦”的差事,别指望把自己当做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玩中学,在热闹中学。  相似文献   

10.
企业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这个企业中的职工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虽然许多企业都认识到企业培训的重要性,也都或多或少的进行过培训,但有的时候培训后的效果却不近人意。因此,与其一次次的培训没有效果,不如教会员工如何去学习“,授之以渔”才能一劳永逸。  相似文献   

11.
本着重视教师自主发展、隐性与显性相结合、可操作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进行督导与反馈等原则进行园本培训,采用师徒带教、观察与评价、探索培训、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与创设文化环境等方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与核心品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煤炭企业安全培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安全理念宣灌系统、“123455”培训教育模式系统和安全培训监测系统三个维度构建了煤炭企业安全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传统模式的培训方式,指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向学员传授知识,期望学员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传统培训模式的缺点是运用这种"填鸭式"的纯理论知识灌输方式,缺失培训讲师与学员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仅仅是培训讲师单方向的信息传递,没有有效激发起学员学习的兴趣点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员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不高,并且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与加强。这种传统的学员培训方式,简单重复教学内容,反复回答学员提出同样问题,存在教师精力耗费大、培训时间不够、操作的标准化差异较大。单调无创新的培训形式易使员工对培训衍生出厌烦的心理,使学员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动力。文章介绍通过有效的"五步培训法",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企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更加需要大批“心智型”劳动者,它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而且更要有高超的预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级技术和技艺技能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技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取决于岗位技能培训。   一、基本状况分析   通过对秦皇岛发电公司各岗位人员岗位工作能力和技能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公司现有职工队伍年龄较轻,文化层次较高,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多,生产和管理经验不够,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大庆油田建设集团安装公司按照“队伍结构合理、员工素质优良”的培养目标,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不断探索加速企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实现了培训模式与方式的有效突破,先后涌现出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忠波,中石油技能专家孔德生,以及2009年在中石油、全国焊接大赛获得双冠、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王召军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能优良、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为公司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一贯把员工培训作为支撑战略、服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随着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组织结构调整、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推进和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员工培训内容、培训标准及培训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提升培训质量效果,文章结合企业培训发展趋势,针对企业发展目标需要及培训管理常见问题,提出培训主管、主办、实施、监督部门“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配套以培训方案编制与审核为基础、以培训监督评价为抓手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化工管理》2008,(8):67-71
除新员工培训外,陶氏还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开发了多层次的培训项目。参与培训的老师都是经过陶氏内部认证的资深员工,主要通过实战案例向员工传授技巧,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陶氏的企业文化这些项目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互联网+”培训新模式,建立基于全员素质提升的员工自主学习平台,是企业员工智慧培训的重要标志。以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德钒钛”)为例,通过建立员工自主学习平台,实现电脑用户端和手机APP的多向网络培训、智能化的云端学习,以及在线培训、在线考试、在线评价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平台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学对接,服务覆盖公司全体职工,实现师资和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使培训工作与职工教育管理、干部团队建设挂钩,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超前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班组长培训是神华集团店塔电厂年度重点工作——“品牌班组建设与班组长胜任力提升”项目的重要推进举措之一,培训的举办也意味着该项目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的培训实施阶段。在培训中,我们特邀来自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3位老师,分别开展培训演练、案例教学、现场训导、管理体验、团队交互等多种培训模式的应用和培训内容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企业改革以及劳动工资制度的变革,电力企业中的“师徒技术合同”制度已经不再实行了。但是对于师徒合同这种教学相长的培训形式及其效果,至今仍然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基于当前电力企业安全形势的严峻局面,在建立高效的企业安全监察体系的同时,建立安全师徒合同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