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无权处分合同存在有效、效力未定以及无效三种学界争论,在《物权法》、《合同法司法解释》纷纷出台的背景下,反思三种观点,其所依据的理由未免有些过时。中国物权形式主义要求善意取得物权下的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合同法相关司法解释的立法意图佐证了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现今合同法的发展趋势为规定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合同。  相似文献   

2.
合同争议在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诉讼与仲裁是目前解决合同争议的两种有效手段,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这两种争议的解决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仲裁的规定,与原来的三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相比,规定得更为全面、具体,合同的变更、撤消、解除、履行等所发生的争议,以及对约定违约金的增减均可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成为解决合同争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仲裁解决合同…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合同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市场主体进行活动的重要准则之一。通过学习合同法,要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需要具备的一般条款、合同的效力、合同在履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等内容。学习合同法,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到实施半年里的表现来看,2007年10月1号以前《劳动合同法》颁发以后,中国劳动合同法属于自觉自发的学习和研究阶段;从2007年10月1日开始中国企业掀起应对《劳动合同法》的高潮,一潮高过一潮,华为起了重要的标志性作用,对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宣传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此揭开了中国企业应对《劳动合同法》的序幕:集体劝辞、逆向派遣、提前改变合同,遣散事实用工,大限之前的集体终止……  相似文献   

5.
合同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重要准则之一。通过学习合同法,要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成立的具体要件、合同需要具备的一般条款、合同的效力、合同在履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等内容。学习合同法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申月霞 《经济论坛》2004,(9):116-117
合同是“契约”,本质上是一种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关系或者一种合意的关系。合同内容的合意的外观方法或者手段,就是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形式有两层涵义:其一,是指合同内容及合意的外观形式。其二,合同的形式也指合同的识别与确认形式。我国《合同法》上的合同形式,主要是指合同内容的外观形式。《合同法》第10条的主要内容有:①《合同法》允  相似文献   

7.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来源于债的相对性,一直以来为英美、大陆两大法系所认可,被认为是合同制度和规则的奠基石。就中国目前的立法、司法实践状况而言,中国《合同法》在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问题上的相关规定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在第三人侵害债权、代位权及撤销权等相关制度上还需进行进一步完善。对合同法中应当对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突破的地方进行阐述,以期能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作为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法律,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有效或无效及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保全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在我国,存在着《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牛岩 《经济研究导刊》2010,(29):160-162
我国在《合同法》出台之前颁布的合同法律,无论是《经济合同法》,还是《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都没有对合同的订立过程进行详细的规范,使得遇到诸如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等案件,只能由法院仲裁机构或律师根据法理、司法解释、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加以分析。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以及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都对合同的订立过程有详细的规定。因此,这次随着《合同法》对合同订立过程的规范,我国合同制度必将得到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10.
申长永 《经济师》2006,(5):122-123
合同是交易的桥梁,电子合同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在网络环境下,合同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到交易的安全,关系到对交易各方商业利益的合理预期的保障。我国《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采用“功能等同法”赋予数据电文以书面合同的法律效力,为电子商务正常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旅游合同的性质看旅游合同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合同纠纷也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合同法》分则中没有将旅游合同作为有名合同进行法律规制,从而使得旅游合同纠纷的处理有较大的难度且处理结果在各地差异明显。本文对旅游合同的概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旅游合同的性质展开了探讨,进而强调了旅游合同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不区分物权登记效力与合同效力,合同的效力就有可能由一方当事人决定,这显然有悖于民法理论。因此,坚持区分合同效力与登记效力,是遵循民法基本理论、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物权登记的效力由《物权法》规范,合同的效力由《合同法》决定;登记效力指向物权,合同效力指向债权;合同效力取决于合意,物权效力取决于登记。科学认识和运用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效力,正确行使物权,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物权法》确定的“定分止争、物尽其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使中国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尤其是雇佣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变直接导致了员工心理契约的破坏。通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资关系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努力和员工缔结良好的心理契约,并实施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这对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组织的绩效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尚庆琛  覃正 《经济经纬》2008,(2):166-169
面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作者试图突破现有法理学研究的局限性,以违约金的补偿性质为前提,通过违约金计算模型的建立,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对劳动者的违约金承担和劳动合同期限等问题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和探讨,以从经济理论上证明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取消劳动者违约金和限制劳动合同期等规定的一般合理性,并进一步对培训费用分摊等法律问题和改善劳动者弱势地位的办法等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叶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03-105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农村产权流转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存在着发展的需求与可行性。但目前中国《物权法》、《担保法》、《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有着相当程度的限制,实践中还有农民失地风险、土地用途改变风险、抵押权变现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能得到大范围推广。但这些潜在风险都可以通过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得到防范,建议通过修改法律规定、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引进专业中介机构服务、出台金融扶持政策等多种渠道达到促进合法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继翔 《经济问题》2008,(10):43-46
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维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以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制度体现了自由择业的精神,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劳动法》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2条,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情形和法律责任作了些补充,其余都散见于劳动部规范性文件或者地方性立法中,立法层次较低,条文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实践中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认为实施《劳动合同法》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调整我国目前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会严重损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动成本,也不会严重加剧失业。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社会的最终影响还要靠时间来检验。  相似文献   

18.
契约结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业务流程外包(BPO)成败及绩效的高低。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揭示了BPO的契约特征及契约选择机理,认为在外包绩效不可验证的情况下,关系契约可以弥补正式契约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基于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BPO治理机制的概念模型,为我国企业发展BPO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合同法中的四个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要约的生效时间、要约失效、表见代理、债权人代位权条款。在实际执行中 ,显现这些条款规定过于简略 ,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分析了要约的生效时间、要约失效、表见代理、债权人代位权条款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特大型工程项目和谐管理是业主激励设计、监理、承包商等多代理人,围绕“3+N”多任务和谐主题,建设和谐工程的过程。激励合同设计包括:构建激励合同网络,传导和谐主题;完善激励合同结构,实现和谐管理;对代理人个体差别化激励;对代理入团队的激励;利用控制权的“状态依存权”机制,消减高度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