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柏桐 《上海保险》2016,(11):26-30
所谓“开门红”,是指商业保险公司采取各项措施,以在阳历新年伊始获得大额保费收入,为全年工作夺得好彩头的一种营销现象。在保险业内,盛传“开门红,全年红”的说法,可见险企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度。在“开门红”竞争中,各财产保险公司的业绩提升远没有寿险公司显著。保监会披露的2016年1月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79.53亿元,同比增长9.81%;  相似文献   

2.
孙国栋 《中国金融》2006,(20):15-17
“十五”期间上海保险业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上海保险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保险费总收入达333.62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6.77%,市场规模列全国第四位,比“九五”末期(2000年的127.22亿元)增加206.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2.45%。保险深度(保费与GDP之比)3.66%,比“九五”末期(2.8%)增加了0.86%;保险密度(人均保费)2452元,比“九五”末期(969元)增加了1483元。2005年底,上海各保险公司(含法人公司)总资产为3605.48亿元。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8,(2):63-64
民生人寿去年保费收入净增长200%;阳光财险去年保费规模突破40亿元;海尔纽约人寿湖北分公司落户江城;民生人寿与民生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金盛保险推出“天才宝贝”教育金计划……  相似文献   

4.
——析华泰“居安理财”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产品的诱惑魅力 从华泰保险上海分公司得到的最新消息:“居安理财”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在申城发行仅短短的12天,就完成了预定的销售计划,收入保险保障金8.6亿元,户均购买3.16万元,绘出了一道上海保险市场近年来家庭财产保险销售空前亮丽的风景线。 “居安理财”投资型家庭财产  相似文献   

5.
陈文辉 《中国金融》2004,(20):48-50
中国寿险业近几年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从1999年到2003年底,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6.6%。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截至8月份,人身险保费收入2210.85亿元,增长7.56%,其中,寿险保费1963.51亿元,意外险71.54亿元,健康保险175.8亿元。到8月末,寿险公司总资产共计9167亿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8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也随之壮大。据中国保监会网站"2016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266.17亿元,同比增长10.01%;产险业务赔款4726.18亿元,同比增长12.68%。  相似文献   

7.
潘军华 《上海保险》2009,(11):23-24
2007年8月15日,鸿泰公司将其已使用4年的一辆雷克萨斯越野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保险。投保单、保险单上载明“新车购置价”为85.5万元,“保险金额/赔偿限额”为85.5万元,保险期间自2007年8月16日至2008年8月15日。  相似文献   

8.
省分行营业部“春天行动”综合营销活动成果丰硕。截至3月31日,该部各项存款净增22.68亿元,其中对公存款净增15.18亿元,完成省分行一季度计划的121.5%;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9.34亿元,同比多增5.16亿元;第二方存管、贷记卡、代理保险、电子银行等也实现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蒋文 《上海保险》2007,(10):40-41
9月14日,中国人寿发布《中国人寿社会责任报告》会,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欣然题词:“积极承担行业社会责任,努力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据悉,这也是我国保险企业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我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目前年保费收入已突破2000亿元,总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电脑》2011,(9):90-90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在国家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币人民的共同努力,深圳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丁显著成绩。五年中,本市生产总值连续突破了3000亿和4000亿元大关,2005年达到4927亿元,年均增长16.3%;全市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增长水涨船高,200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长16%,2005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12亿元。然而,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我省农业保险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农业保险服务领域逐渐扩大,截止六月底,农险保费收入达1521.3万元,比去年同期104.9万元增加近十五倍,已超额完成了今年600万元的任务指标,突破了千万元大关的奋斗目标,提供赔款244.3万元,综合赔付率为16.06%。为稳步发展我省农业生产提供了较有效的风险保障。我省农业保险工作能有这样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落实“四个抓”上。一、抓思想观念的转变,把思想统一到“大胆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人寿保险公司的保费业务收入大幅攀升,业务支出和费用支出也随之增加。据统计,2009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到了8261亿元,赔付支出1550亿元,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234亿元,资产总额40635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末,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盘点全年支农惠农“大餐”.一串串数据吸人眼球:全年累放支农贷款68.50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78.70亿元,比年初增加22.60亿元;贷款累放、增量、总量超历史水平,在全省农发行系统名列前茅。利润突破2.5亿元大关,同比增加0.45亿元。增幅21.36%,人均创利136万元。全辖8个营业机构全部实现盈利,利润总额、人均创利均名列全省系统第一。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湖北省黄石市国税收入工作让人惊叹!不仅每年提前早早交上税收“答卷”,而且连续四年增收过亿元,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实现了税收翻番。2001年该局完成税收收入7.9亿元,2002年完成9.3亿元,2003年突破十亿元,达到10.8亿元,去年一举完成14.2亿元。比上午增收3.4亿元,今年截止7月底,已完成13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20个亿!目前无论是收入进度还是增长幅度都名列全省国税系统第一。好像“税收战车”跑进了“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6.
保险业正以其迅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在资本市场上占领着越来越重的分量。据我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06年8月底,保险机构用于投资的资产额已达10483亿元,连续第三个月超过万亿元。随着今年6月底我国保险“国十条”的发布实施,保险资金的投放市场得以不断拓展。日渐宽容的政策导向博得业界一片叫好,而前日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的政策又再获突破。在保险资金获准投资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以来,中国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坚持以多样化的产品和高品质的服务,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闯出了一条业务规模与经营效益“同增”,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快速发展路子,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司的充分肯定。五年来,广西分公司平均每年累计承担保险金额和支付各类赔款分别为4,147亿元和6.8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94%、15.06%;平均每年实现保费收入、承保利润分别为13.64亿元和1.4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4%、8.1%,经营业绩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系统经营管理先进公司行列,多次被人保财险总公司评为全国经营管理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0年10月底,云南省保险业累计承担风险保障3.96万亿元人民币,实现保费收入20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3%,保费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大关。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83.36亿元人民  相似文献   

19.
“一个行业国内停办了二十年、WTO谈判中又被当作谈判筹码”,现代史将记载着中国保险业的坎坷历程!然而,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春风,幸运地给保险业创造了奇迹!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初期,保费收入只有4.64亿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八年后:1987年保险密度1.3美元居世界61个国家的末位,保险深度0.65%居世界第45位。保险的春天来临后,我国2005年保费收入4927亿元,排名世界第11位。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保险的“险种”“险别”达到6000多个。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发展到6家集团公司、82家保险公司、5家资产管理公司,93家保险法人机构;  相似文献   

20.
许闲 《上海保险》2014,(12):5-9
一、引言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其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据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统计,2011年全国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339.25亿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2.8%上升到2011年的3.03%。其中,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560亿元,非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79.25亿元,二者之比约为2∶1。图1列出了我国31个省份2011年人均GDP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