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争议陈金义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句老话放在陈金义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了。2006年1月21日,“2005年浙江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揭晓,曾在1992年就声名鹊起的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位列其中,支撑其力挫其他浙商的一个重磅理由是浙版“水变油”故事在2005年终成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姚会元 《经济师》2000,(1):147-148
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之初至20年代,江浙金融财团逐渐崛起,以“南三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为骨干的江、浙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尽显风流。到1936年以前,“南三行”都进入了中国银行界中的前十名。由于管理得法,用人得当及善于抓住和利用经济与金融机会,成立于1915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由初创时的10万元资本发展到1921年时的250万元,到1931年又增至500万元。1930年至1934年这一时段,该行吸收的存款总额“一直属于全国银行一、二位宝座。”浙江实业银行的前身为…  相似文献   

3.
网盛科技自2006年12月份在深交所上市,以“A股神话”的方式打开了中国互联网产业“行业网站”的大门。眼下,其兄弟公司浙江都市网联合浙江浙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及浙江省各大医院又将创造另一个神话——“960520家庭医生”,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看病”,让专家级健康咨询服务走近普通百姓,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走出了产业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江、浙、沪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浙、沪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具有不同的特征。借鉴上海、浙江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对促进江苏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邹建锋 《商周刊》2014,(10):22-24
在唱衰声中,浙江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吗?这一“中国模范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江浙赛马,浙江究竟输在哪里?浙江经济能否实现“破茧化蝶”?  相似文献   

6.
《经贸实践》2007,(5):18-20
本刊2007年4月号“聚焦”栏目推出《浙江纺织:仅是美在“廉价”?》一组稿件后,立即引起全省经贸系统及纺织企业的共鸣。本刊编辑特选出“一地一企“两篇有代表性的稿件,以便将这场关于“浙江纺织向何处去”的讨论引向深入,也让媒体为浙江诸多产业结构的“腾笼换鸟”贡献绵薄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应雄 《经贸实践》2005,(6):35-37
2004年,浙江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拉闸限电,煤电油运矛盾持续突出,是浙江能源形势极度紧张的一年。尽管如此,2004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1300亿元,同比增长14.5%,浙江已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省份。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继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一年。展望2005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势头仍将延续,GDP增长预计不会低于11%;浙江能源形势仍将持续紧张,仍将继续拉闸限电,仍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但有望比2004年稍稍好转。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8,(7):I0001-I0001
汶川大地震,震惊海内外,牵动亿万人。地震发生后,浙江企业踊跃捐款捐物,提供急需物资,参与灾区救援,体现了川浙人民的深情厚意,展现了浙江企业的社会责任。抗震救灾仍在延续,灾区重建已经启动。按照中央“一省帮一重灾县”的部署,浙江对口支援青川县,这是企业抓住灾区重建契机、实现互动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金文 《经贸实践》2012,(10):32-33
“东方之珠”香港再度向浙江经济抛来了橄榄枝。8月30日,“2012浙港企业合作周系列活动”在杭州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火热启动。为期两天的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个参观团以及逾万名企业代表参加,为夏末的杭城再添一把“热情之火”。  相似文献   

10.
剖析“浙江现象”的创业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现象”的实质是空前的创业热潮,而创业热潮源于良好的创业环境。按照创业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 对构成“浙江现象”的创业环境以及这种独特的创业环境的培育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制度创新和制度落差是浙 江创业环境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华 《经贸实践》2008,(3):58-59
浙江国有产权转让金额纪录被刷新。 1月25日,浙江红楼集团拍得浙江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浙丝集团”)挂牌的100%国有股份,价格为14.01亿元,起拍价为2.6亿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即将走完“十一五”规划指引的五年历程,又将迎来“十二五”的发展之路。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度较高的经济大省,如何从全球视野谋划“十二五”的发展,如何高起点规划和编制,能否解决好发展取向上“保增长”和“促转型”的选择,将深刻影响到浙江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在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郭占恒研究员的眼中,  相似文献   

13.
柏人 《经贸实践》2007,(8):13-15
久闻浙江最大的硅材料基地在浙西山区——开化。这里的硅材料兼有单晶硅、有机硅两大分支,被称之为“两硅”。如今,“两硅”已是开化工业的支柱产业,利税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七成以上。这也验证了开化在钱江源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的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全国信贷投放创出10万亿元的历史天量,2010年中央表示仍将“坚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新走势对浙江经济有何影响?日前,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邀请了部分专家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07,(6):45-45
“胡润百富榜”登陆温州在温设立浙闽分部,温州有关部门透露:鼓励民企投资建标准厂房,浙江汽车出口驶上快速道 产品质量仍需提高,接轨上海产业融合 4500家长三角企业落户嘉兴,浙民企诉跨国公司专利侵权 正泰初胜施耐德,温州制造凸现品牌优势 65亿海外订单落温州……  相似文献   

16.
5月下旬,一场规模并不很大的浙江“老字号”企业展会在台北市举行,引发浙台两地业界和台北民众对我省传统产业与产品的热议和青睐。无可争议的是,“老字号”原本就有的老传统,加之新经验,成就了百年产业得以传承与新创发展的现实,这无疑对当前我们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极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岳焕 《经贸实践》2013,(8):36-37
在全球经济尚未大幅回暖的情况下,浙江如何激发经济新活力?省委书记夏宝龙指出,品牌是企业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品牌大省。省长李强也表示,浙江将在今年着力建设“三名工程”,即建名企、出名品、育名家。  相似文献   

18.
苏靖 《经贸实践》2006,(12):11-13
对于一向以轻工产品为优势的制造大省浙江,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究竟是“政策说词”还是浙江“现代制造”之需。面对嗅觉灵敏的大量民营企业,这项战略选择会不会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11月,首次举办的浙江工业博览会开幕,主角正是装备制造业。这些归于装备制造业企业不顾产品的体积、重量给运输带来的种种麻烦,不辞辛劳地将它们从全省各地的车间搬至杭州的展台。浙江装备制造业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了浙江企业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经贸实践》2013,(12):1-1
公历2013年的最后一月,一场空前的重度雾霾,紧锁长江下游的苏沪浙等大片区域,久久不愿离去,给农历已是大雪的时节平添堵心时光。如何破解“霾伏”,拯救清新的呼吸?我们认为,唯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0.
子承父业,历来是浙江民企财富继承的首选,但眼下,随着浙江民企“富一代”和“富二代”交接进入高峰期,一些不愿接棒的“少帅”开始“打包”卖掉父业。“老子”苦心打下的江山,“小子”为何要一卖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