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3,(8):28-28
那时,17岁的他怀揣一腔热忱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18年的无私奉献使他被誉为“辛勤育人的园丁”、“乐于创业的先锋”、“无私奉献的典范”。如今,他带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与热爱投身农广教育这个全新的领域,他就是张勇,教坛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相似文献   

2.
<正>28岁的席海峰是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强县分校培训科负责人,也是一名助理畜牧师。在7年的农技服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席海峰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服务农民"的宗旨,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诺言。他先后11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农业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学能手"、"明星农技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  相似文献   

3.
<正>王奕楠是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丹东市分校的一名优秀教师。1985年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以来,他一直在农口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所担任的课程从汽车拖拉机电气、电子技术基础到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及常用软件应用等有十几门。作为一名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近三十年的老教师,献身农民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计算机课程既具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14,(7):36-36
王奕楠是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丹东市分校的一名优秀教师。1985年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以来,他一直在农口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所担任的课程从汽车拖拉机电气、电子技术基础到计鼽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及常用软件应用等有十几门。作为一名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近三十年的老教师,献身农民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13,(10):27-27
王滨霁1977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2004年调入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任教,2010年进入黑龙江垦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研室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王滨霁洒下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她那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无限爱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王滨霁是一名专业会计教师,教学中她感触最深的是财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很多时候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出台,而配套的教材却是滞后的。为了将最新的会计知识及时、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王滨霁利用假期到书店、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14,(5):38-39
<正>史红,一名农村科技教育工作者,从事农广教育19年来,从一名农广校的"门外汉"成长为全国教学能手、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并当选山东省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为山东省农广校系统的骄傲。脚踏沃土闻禾香三尺讲台圆师梦1994年,史红从一所乡镇中学调入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州市滨城区分校工作。初到农广校,她发现大学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并不对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14,(5):40-40
<正>张瑞花是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分校的一名教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2009年被评为农艺师。从教近18年来,张瑞花怀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用赤诚赤热之心浇灌着幼苗,在三尺讲台上描绘着人生,似春蚕无私奉献,似蜡烛照亮别人。自1996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张瑞花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作为面向基层的农业院校,农广校的学员不同于普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14,(2):34-34
28岁的席海峰是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强县分校培训科负责人,也是一名助理畜牧师。在7年的农技服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席海峰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服务农民”的宗旨,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诺言。  相似文献   

9.
张京顺始终带着这样的信念奋斗在农广战线上,他说:"作为一名农广校教师,要珍重人格,珍爱声誉,加强个人修养;作为一名农广人,对待名利要处之淡然,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之人。"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农学系的张京顺于1994年调到莒南县农广校担任副校长,从事教学管理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他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培训技能,脚踏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无论多忙多累总是勇挑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前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教育都是相通的,作为长年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广西合浦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周作高而言,他和他的团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摸索和创新出了自己独特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使该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无数农民通过参加职业农民培训脱贫甩帽,走上了致富之路。2016年,周作高荣获中国最美农广人"先进人物"荣誉称号。为何周作高能在全国7万多名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队伍中脱颖而出?同样是做农民职业  相似文献   

11.
田玲慧是贵州省罗甸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一名教师。200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农艺教育专业的他,同年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志愿者到罗甸县栗木乡学校支教。2005年8月,支教结束后他自愿留在罗甸县,被分配到罗甸县农广校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13,(6):25-25
张秋松热爱农民教育事业,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2007年到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任教以来,特别是从2010年担任经济管理教学科研部部长以后,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与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性教学为平台"的办学理念,办出了中职教育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科技培训》2013,(3):26-26
多年来,陆晓伟热爱农民教育事业,坚持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情系"三农",脚踏实地做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火炬手,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作出了贡献。自2006年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如东县农广校先后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389班次,培训农民75万人次;举办农民创业及职业农民培训班87班次,  相似文献   

14.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黄俊平是北京市农广校延庆分校的一名优秀教师。几年来,她从音乐专职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的农民教育工作者,黄俊平说:"服务于农民,我无比幸福;传承文化,是我的职责;探索工作,我更会孜孜不倦。"黄俊平既是一名乐理课教师,又是延庆农广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组组长。作为专业教师,黄俊平制定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逐步将实践教学的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七年前,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校长。在职工眼中他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领导者,在领导眼里他又是踏踏实实、文武双全的左膀右臂。在农广校七年的光景,他身先士卒,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带领农广校系统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奉献之歌。他就是刚刚离任的天津市农广校校长——刘训江。从天津市农业局办公室调任农广校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集体获得荣耀,并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所贡献,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体现。"工作于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莱州分校的邵文涛,就是靠着这个念头,在农广事业的道路上,短短几年就小有成就。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一等奖、全国农广校课件制作一等奖,烟台市农民教育先进个人,莱州市青年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工作以后,邵文涛时刻保持着为农民教育事业努力拼搏奋斗的激情,主动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并  相似文献   

17.
<正>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在农村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38年来,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自治区农广校")在机构体系建设、学制及专业设置、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取了得较快发展。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形成了区、市、县三级办学和培训网络,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科技教  相似文献   

18.
正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炫目耀眼的成就,名字却多次留在了自治区农业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塔城地区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额敏县十大优秀青年"的光荣榜上。2016年9月,他当选全国"最美农广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扑下身子干事业,在10多年的时间里,硬是将只有一个教学班、12名学员的农广校,发展成3个教学班、284名学员,年培训农民3000余名的科技培育  相似文献   

19.
王滨霁1977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2004年调入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任教,2010年进入黑龙江垦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研室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王滨霁洒下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她那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无限爱心。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王滨霁是一名专业会计教师,教学中她感触最深的是财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很多时候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出台,而配套的教材却是滞后的。为了将最新的会计知识及时、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王滨霁利用假期到书店、图书馆大量购买、借阅最新的会计专业书籍,并在网校上自费报班学习新知识、新准则,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教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正陈士海自1998年调任江苏省盱眙县农广校校长以来,始终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办学宗旨,致力于把农广校打造成为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体、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摇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窗口"而不懈努力。他18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务实进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维护树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