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注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从而要求财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民生上来。民生财政是建设财政的相对产物,以公共财政为理论和制度基础,是公共财政理论的中国化,体现了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为建设民生财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以保障民生为导向和目的,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民生财政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王雪珍 《全国商情》2009,(14):133-134,136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财政是典型的"建设财政",从政策目标到支出安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采做文章.之后,逐步走向.公共财政",财政政策目标及其支出安排都是指向市场不能解决的各类公共性问题.随着民生问题的凸现,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公共财政"也逐步向民生倾斜,从"公共财政"到"民生财政",这是财政不断改革、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结果,也是"公共财政"改革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民生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民生财政近年来备受政府和学界关注。本文试图就国内学者对民生财政的最新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主要从何为民生、何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实证分析以及如何构建民生财政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在简评与展望中,笔者提出了民生财政的一个概念和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构建民生财政理论体系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民生财政是近几年学界和实务界频繁提及的一个热门词汇,然而对于究竟何谓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判断标准乃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却有颇多分歧。对此极有必要作出正面回应。民生财政不能简单地依托增加民生领域的支出、加大民生支出的比例而达到,必须构建一套包括财政预算制度、收入保障制度、支出方式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在内的从收支计划的确定、执行到效果监督的完整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民生财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扩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通过对民生财政概念的诠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在民生财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生财政"是我国学者基于当前民生问题及财政支持民生的现实而提出的概念。本文对近年来理论界对于民生财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民生财政的界定与内涵、民生财政的判断标准、民生保障和民生支出的范围和层次、民生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构建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中,最突出的仍然是民生问题,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民生财政的终极目标就是关注和改善民生,通过对民生财政的内涵和政策趋势进行研究,可以从制度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生是党和政府当前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的政策建议,以求未来财政在民生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发达程度不同地区的1745份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检验财政民生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实践效应,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类别的财政民生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医疗卫生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体育和住房保障领域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为此,政府在实施民生导向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财政民生性支出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在保持税负稳定的前提下,着力通过降低公共品价格和提升公共品质量以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实地考察,本文试图揭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的变化及其对当前农村民生和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招商引资模式正带动乡镇经济转型发展,有经济强镇的市(县)基本可实现财力自保,使乡镇财政在困境中正常运行,农村民生状况也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目前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依然困难,乡镇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和预算安排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服务水平还不高。为此,本文建议选择一些有经济强镇的市(县)进行试点,以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横向平衡机制,创新乡镇预算安排,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小康社会建设——基于民生财政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从民生财政视角来看待小康社会的建设更具有积极的意义.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困难,从民生财政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促进黑龙江省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瑞华 《全国商情》2009,(19):48-49
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倾力打造民生财政。那么,如何使大量民生资金真正惠及于民呢?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本文论述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民生财政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以此说明在打造民生财政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国库改革。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后,为适应其要求而产生的民生财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民生财政的内涵、考量标准、历史使命和构建着力点等四个方面,概括我国学术界关于民生财政研究的主要观点,回顾其在相关问题上研究方向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民生财政研究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城乡差距问题。本文运用2010年—2019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民生支出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距,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财政民生支出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人力资本差距这两个渠道,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距。政策启示:政府部门应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民生财政作为一种在支出对象上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支出模式,容易被简单等同为民生投入,由此导致实践中的各种弊端。文章对民生财政权利进路的形成背景进行了归纳,从权利视角审视西方国家具有民生财政的相关制度,分析了民生财政权利进路面临的质疑,提出了实施民生财政应当以构筑权利保障体系为中心,以确立权利依据、细化权利实现方式、提供权利救济为线索,对权利进路加以重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波动作为市场经济的常态,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通过指数化调整保障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主要经济背景。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财政承受能力具体情况的不同,基本的调整思路可以以物价水平和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基础进行不同的组合与选择,最终形成民生财政下社会保障支出的常规性指数化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9年湖北省93个市、县、区以及其中397个镇、乡、街道办事处的基层数据,从乡镇财政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利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发展与农村民生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1)乡镇财政发展总体上与其对发展各项农村民生事务的促进作用正相关;(2)乡镇财政发展能力的各测度指标对农村民生建设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城镇化发展水平、乡镇财政收入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3)乡镇财政的内源性发展方式总体上比外源性发展方式对农村民生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和强劲。这些发现对如何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民生建设的内源性动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只有向民生财政倾斜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才能体现国有资本收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然而,福建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质上仍用于"国企内再循环",并无民生倾向支出。对此,本文认为福建省国资预算支出应当在省属出资企业与省民生建设共赢的原则下向民生倾斜,从法律层面对国资预算的民生支出加以保障,从实际执行层面对具体民生支出加以确定;并且,加快健全和完善福建省国资经营预算制度,以实现制度耦合等方式,保障全省人民都能享受国资收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民生财政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扩大内需尤其是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本文基于陕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现状,着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政府实施的民生财政措施,探讨民生财政对激活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通过梳理2006年-2018年辽宁相关数据发现:面临着严峻经济下行压力的辽宁,在近些年“与众不同”地扩大了财政民生支出规模,进而提出“增加民生支出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疑问。在此疑问下,构建辽宁财政民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并量化分析得出扩大财政民生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种增长难以持续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