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社区养老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中国养老保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社区养老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各国共同的选择。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养老起步比较早,项目较完善,而在中国,社区养老仍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它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社区养老尤其是占主体地位的居家养老是最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养老模式,它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既有别于传统的农村社区,也有别于现有的城市社区,其治理机制亟需创新,公民治理理论提供了路径参考。"村改居"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需要确立公民治理的理念,培养具有"积极公民资格"的社区居民,不仅要为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中表达意见提供各种渠道,更要引导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相似文献   

3.
曾易 《中国集体经济》2014,(27):150-152
多元化社会参与养老是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的途径应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出发点、以社区为重要依托、以农村社区组织为载体。其意义在于社会参与有利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育、成长与合作;有利于增加养老资源;有利于改变农村养老保障单一的供给方式,减轻基层政府负担;有利于形成自下而上的养老服务供给决策机制;有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养老诉求。  相似文献   

4.
"村改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涵盖了农民转居民、村委会转居委会、农村转城市等方面的内容,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朝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有效举措。但是,由于各地农村实际状况的差异,"村改居"的推广模式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盲目地、不切实际的"村改居"导致各地频频出现征地补偿标准低、社会保障不到位、转居农民就业难、基本生活无保障等等诸多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在深刻认识"村改居"及其操作层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保障转居农民权益和"村改居"顺利推进的战略和措施,是"村改居"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村改居"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新探索。"村改居"社区居民在生存空间转换、生计模式改变、规则意识重建等因素带来的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的碰撞中会遭遇到一系列文化冲突问题,冲突的消极后果将会阻碍新社区健康、和谐有序发展。依据冲突的四个控制变量,建立"村改居"社区文化冲突治理模型,从提高社区认同、建立冲突治理组织网络、打造学习型社区、提炼社区精神四个方面提出治理的具体措施,最终使得文化冲突负面影响在社区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熏陶中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大、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和空巢化背景下,伴随着农村家庭结构核心化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农村中年农民的养老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并随之对养老方式产生影响。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发现,在保留对子女的依赖性的同时,农村中年居民的养老独立意识显著增强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意识;持有不同养老观念的农村中年居民对其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意愿不同,农村居民的养老独立性越高、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的意识越强,对社会化养老的认同感越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了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甘肃省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发现失地农民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养老保险制度推行难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及传统养老模式保障功能的弱化,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的调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政府缺位严重、农民养老支出少、保障水平差等问题,建议国家与当地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民需求有效的养老保障模式,切实保障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实。认为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农村居民收入低,家庭无力全部负担养老保障所需费用。因此,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为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奠定基础;要构建以国家财政投入为基础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基础、当地财政投入为补贴、个人缴纳为提高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而缓解西部农村养老的压力,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日益成为社会的常态,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给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双单夫妇生两孩”的方案,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松动,养老困境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两孩政策逐步放开将引起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这为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困境的应对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已不在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需要,由此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在对农村现存的各种养老保障模式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之上,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模式应向"1+1+5"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逐步向外扩展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同时提出做好转型工作的相关配套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安华 《新疆财经》2006,(5):44-46,80
养老保障与住房保障整合发展是指以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为中心进行政策调整,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使人们对养老和住房的需求得到同时满足;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来完善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使两者实现良性互动,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产生“1 1>2”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养老保障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云南省属于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养老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文章对云南省现存的养老方式进行分类和比较,深入分析现存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云南省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疆农村养老保障发展缓慢,覆盖面窄,现有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必须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才能保障农民年老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农村家庭养老的具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的农村家庭养老缺乏规范,养老质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意愿,普遍水平较低。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家庭养老对农村的养老保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敏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93-194
家庭养老在一直农村养老事务中占主导地位,如今城乡收入进一步扩大,农村老龄化加快,金融危机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减弱。农民获得政府的养老保障是他们的一项公民权利。政府需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对家庭养老进行资助、加强农村养老立法、宣传尊老养老的传统文化等方面,支持家庭养老,完善社会养老。使农民的老年生活有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解读了家庭养老保障的内涵,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家庭养老保障方式和特点,探讨了现代家庭养老保障的出路。要提升养老保障水平;树立新型养老观念;提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引入智能家居;增强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农业社会的“家庭养老”到工业社会的“社会养老”,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养老保障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养老保障面的宽窄以及养老保障程度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一国或地区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于哲  陈德艳  王伶 《科技和产业》2014,14(10):128-131
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区养老保障发展水平的分析,建立了养老保障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辽宁省养老保障水平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各地区进行了分类与讨论。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养老保障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养老保障发展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养老保障的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相关,共可以分为四类不同水平的发展区域,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车向前 《魅力中国》2013,(31):44-44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到失地农民的自身利益,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本文在论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深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