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其历史虽然不长,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管理会计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得到零星分散的应用,还没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不广泛。迄今为止,管理会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知之较少甚至一无所知,因而使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二是不深入。从目… 相似文献
2.
<正> 在旅游市场上,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发生交换关系,旅游消费者以一定的货币购买旅游供给者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自然也就是一种商品。而商品所含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商品价值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旅游产品与一般工商产品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因此,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价值量的确定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3.
4.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我国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要指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离不开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观的形成与中国优良的传统劳动思想、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有紧密联系。也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劳动观进行改造,才能将劳动教育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分析劳动分工的起因、好处以及缺陷,并探讨了劳动分工理论对组织工作设计方法的影响.以期对组织工作设计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企业必须加强现代财务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此分析了基于过程和成本动因理论的成本控制,旨在给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过度劳动已经成为当代劳动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过度劳动是否会降低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呢?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劳动者过度劳动对劳动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劳动问题对劳动者的劳动绩效有削弱作用;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在影响关系中有调节效应;过度劳动通过身体健康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对劳动绩效产生影响。本文提出,构建积极的时间利用方式、缓解劳动者的过度劳动问题,可以提升劳动者的健康水平,是提高工作绩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国家建设、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为此需立足劳动经济理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发人力资源,推行人性化管理思想,创设优秀人才发展机构,使家庭、社区、政府、教育机构及个人均能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落实为国家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标的资产符合Ito过程和脉冲过程的混合过程是用数学模型分析标的资产的运动过程,亚当理论是股市分析技术的一种流派,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两者殊途同归,说明在市场中只有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1.
标的资产符合Ito过程和脉冲过程的混合过程是用数学模型分析标的资产的运动过程,亚当理论是股市分析技术的一种流派,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两者殊途同归,说明在市场中只有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结论,以及价值规律的表述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应把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拓展到人类的一切劳动;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科学发展度系数;应把价值规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改为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价值量,应该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删除。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服务劳动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但长期处于争论之中。本文就服务劳动理论的几个核心争议点及其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结合马克思的服务劳动思想对这些核心争议点进行回应,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劳动的性质类属。在当下中国转入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践中,识别服务劳动与第三产业大统计口径中不同劳动类属的区别,有助于探索高质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务劳动支撑和关联着大量的实体经济内容,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重视服务的发展。此外,信息技术将进一步释放服务劳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未来可结合互联网情境对服务劳动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商品价值是商品退出流通领域时点上的价值。社会再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商品价值是生产领域生产劳动价值和流通领域商业劳动价值的统一。在现代生产方式下,商品生产劳动和流通劳动为1:9,流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拓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业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资本结构无关论的“不相关性模型”以完美市场假设为前提,而这些年以来的三大主流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与之背离。第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静态权衡理论,这一理论考虑了资本市场的摩擦,试图在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找到一个最优资本结构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于半强势市场假设的动态权衡理论也开始出现,考虑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时变以及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等因素,Kane(1984)和Fischer(1989)等人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管理会计以来,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与变革。本文结合管理会计功能的扩展,试图对管理会计的新发展及其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新富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10):6-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走出历史的局限性。应以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发扬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增长极理论恐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运用和贯彻得最广泛、最彻底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现在难于考证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