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之前,没有人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进行过认真研究.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从火星掉落地球的陨石中发现了化石细菌的痕迹证据.以前的实验证明火星上曾存在过水,所以细菌是可以在那里存活的.如果能找到以微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迹象,就可以证明进化是能够而且已经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发生了.当我们探测宇宙或太阳系中其他星体时,我们首先都会问:太阳系中其他行星上是否也存在生命?形成生命物质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能否保持活力、经济是否获得增长,主要在于能否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保持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它们的效应如何,就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其形成机制怎样?如何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无疑对于保持有效的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刚进入8月份,2016年全年的地球生态资源"预算"就已彻底耗尽了——2016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于8月8日到来,比2015年提前了5天。由美国环保组织"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FN)设立的地球超载日也叫生态负债日,到这一天,人类全年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量超出地球全年的资源产出及再生能力。无疑,2016年的地球超载日是历史上到来最早的地球超载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地球的生态超载,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这是  相似文献   

4.
在肇基于地球的认知体系中,说到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人类的诞生与成长历程. 从进化论的角度阐述,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亦可视之为人类的母亲.作为对地球母亲的回报,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物、部落、民族及其组成的社会、国家,以古往今来的文明创造与贡献,彰显着各自存在的价值. 说到中华文明,中国人是自豪的. 按照我们曾经熟悉的说法,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人类历史上诞生过的"四大文明",中国居其一,而且是文明之源流唯一未曾中断的泱泱大国.历史已经证明,而且还将继续证明: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创造中的高级文明.  相似文献   

5.
甘肃舟曲泥石流、四川泥石流接二连三的发生,牵动着全球华人的神经,大家都在为灾区祈祷、加油并奉献爱心. 祈祷的同时,我一直在反思,地球怎么了?为什么天气愈发极端?为什么自然灾害比比皆是?或许,我们可以用"天灾"来对此一一解释,但"天灾"与人类的活动有多少因果关系?我想,这是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尤其是对企业家来说,更应把此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看待.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监会近日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项针对资本市场核心制度的改革能否解决A股市场上市首日爆炒等弊病?新的体制下,发行价格能否真正做到市场化定价?中小投资者能否从中受益?重启IPO对A股影响如何?这些话题迅速引起业界各方的热议.  相似文献   

7.
焦翠影  王桂荣 《经济与管理》2005,19(5):17-18,40
人类内心最渴望的是快乐,那么经济增长究竟能否给人类带来快乐、能带来什么快乐呢?分析了济增长与快乐的关系,指出经济增长虽然不一定给人类个体带来快乐,但有助于人类的长期快乐,因而应一如既往地发展经济,寻求增长与快乐的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8.
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领域及权利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全面、成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能否稳健、顺利实现的关键.发展民间组织,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此来确定政府给予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和行动空间;二是在政府给予的行动空间内,民间组织合法权利如何,其保障途径如何?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济视角》2002,(8):40-41
人们常常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积覆盖水。而实际上,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球变暖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对抗气候变化的理想方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地球环境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开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法制方面,中国开始了低碳经济的立法尝试,但是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中国应履行相关的国际条约义务,借鉴美国、日本、英国等低碳经济法制先进国家的经验,完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人口每年增加九千多万,但耕地却不见增多,且在不少国家,耕地面积还呈减少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人类在21世纪以至更长时间能否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生存的需要?如何生产更多的粮食?这些涉及人类生存和全球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日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贾治邦 《经济》2008,(2):128-129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这个主题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深刻反映了湿地和人类的紧密关系.湿地是"地球之肾",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目前中国80%的省份是"生态赤字"。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官员称,到2050年,需要3个地球的面积来提供人类消耗的资源。2014年,地球超载日比上世纪70年代提前了100多天。超载日,中国早于全球平均日赤字,用在财政上意为亏本,若表现在生态上,意味着什么?人类是在以"吃老本"的透支方式来维持当前的生活方式,而这种透支的日期每一个十年将会提前一个月。说明人类蚕食地球环境资源的脚步正在加速。  相似文献   

14.
地球在孕育我们的同时,赠与了我们丰厚的资源和能源.但人类在改造地球,创造自身财富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好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1万年中地球的气温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的消费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和氯氟羟等温室气体地地球外表面大气层中不断积累.CO2在大气层中的体积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目前的360ppm.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今后如不加控制的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地球生态环境适应性调节范围的危险性,目前已有一些证据证明了这种危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在1995年的美国科幻电影<未来水世界>中,透过导演的大胆极端假设,公元2500年的地球由于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成一片汪洋,人类不得不漂流在海上,淡水和泥土贵比黄金.影片的第一组镜头即是海行者驾驶着一叶孤帆漂荡在无垠的蓝色海洋,依靠一种装置将人体排泄物净化来完成内外水分循环.面对触手可及、取之不尽的汪洋,竞解不了人类之渴,不禁让人深思:我们未来的水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会给地球加热.那么,你知道一个塑料袋使用的碳排放量吗?你知道一双一次性筷子会在地球上留下多少碳足迹吗?如何才可以测定? 现在,像来自深圳的低碳"拥趸"门小瑜这样的人,可以帮助你知道其中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推进精益化的绿色制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菁  王昶  魏大鹏 《经济论坛》2005,(13):120-121,140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人口膨胀三大难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它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并且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为促进人类社会与地球自然环境的永久协调与和谐共存,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人类21世纪可望建立的最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全面反思人类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从伦理学角度深刻剖析传统人类中心论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充分肯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将给人类自然生态带来黎明的希望,寻求与地球共生存--人类最终的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将有助于在不同层面上指导人类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营销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绿色营销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必须明确:绿色营销是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市场是现代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场所和形式,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经济的今天与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进一步说,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蒂是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一些个体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明显破坏,从而直接损害了生存于其中人们的利益。随着这些案例的增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