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近年来积累的超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由此而导致的外汇储备占款额在整个广义货币流通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在债券规模有限的市场环境下,东亚中央银行倾向于发行票据来稳定币值、减少流动性过剩和抑制通货膨胀。但发行票据相对于操作债券来说,不仅存在多种障碍,且基本无效。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对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全球流动性过剩、对冲基金发展与中国金融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金融资产激增,推动对冲基金业规模迅速膨胀,也使得对冲基金业在结构和投资动向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冲基金在全球寻找套利和投机机会,对全球的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审慎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态势,接着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探讨了我国当前高额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认为,当前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难以凑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冲击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货币政策目标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改革汇率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看流动性过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4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并认为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金融资产激增,推动对冲基金业规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对冲基金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投资者结构出现了机构化趋势,并受到监管当局日趋严厉的监管。这也使得对冲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水平有了新的变化,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全球经济失衡和流动性过剩也推动对冲基金在全球寻找套利和投机机会,对全球的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需要审慎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对其成因的研究比比皆是。本文认为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最大诱因在于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发行基础货币以吸收过多的外汇储备。通过检验外汇储备与银行存贷差的正相关性及因果关系,有力地论证了这一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金融资产激增,推动对冲基金业规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对冲基金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投资者结构出现了机构化趋势,并受到监管当局日趋严厉的监管。这也使得对冲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水平有了新的变化,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全球经济失衡和流动性过剩也推动对冲基金在全球寻找套利和投机机会,对全球的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需要审慎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杠杆率与金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流动性和杠杆率之间交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文章认为,随着金融结构的演变,流动性的内涵不断扩大,金融机构以证券化的方式实现流动性的扩张.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容易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并且由于杠杆率与流动性变化之间交互作用,导致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出现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强杠杆率和流动性管理,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汇率制度角度透视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目的在于为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的解读和1998~2006年各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汇率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即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存差的扩大,造成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基于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为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在低利率、物价稳定的背景下,资产泡沫形成的原因,以及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失误的教训,并对我国当前低利率、物价稳定、资产价格上涨并存的现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应避免汇率升值对利率产生过大的影响,维持国内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以物价稳定为主要目标,但应密切关注持续的资产价格上涨;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货币政策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于是,控制和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存贷款、M2/GDP、超额货币变化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等指标,发现流动性过剩不仅存在且近两年较严重,其中流动性过剩较为突出的是国有银行的过剩,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后,本文阐述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持续增长,已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商业银行体系内的存贷差日益扩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经济体系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把握流动性的内涵、了解世界各国在应对流动性过剩方面的做法,对于缓解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汇率制度、流动性不足与货币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危机再次成为理论上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内生于钉住汇率制度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原因,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大量的短期外汇负债又会在国际资本的冲击下最终导致钉住汇率制度的崩溃。虽然危机前,各国在维护钉住汇制度和保护国内金融体系这两个目标之间更趋向于后者,但是对于一个短期外债比例较大的东南亚国家来说,一旦货币危机发生会反过来对国内脆弱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冲击,并引发国内的银行危机。因此,当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主要是由短期外债的流入来融资的,为了避免双重危机(Twincrises)——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爆发,就需要一场主动的、及时的汇率贬值来纠正。  相似文献   

15.
张效冬 《新金融》2007,(3):28-32
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带来了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化以及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难题。本文认为,人民币流动性过剩起因于对外资产中占比过高的储备资产。本文通过对1988-2005年间中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储备资产在对外资产中所占比例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进行回归分析,对以上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抑制流动性过剩,维护货币稳定、金融稳定成为央行调控的主基调,本文旨在对目前货币政策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在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减轻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强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李成  姜柳 《金融论坛》2006,11(9):54-58
从汇率制度角度透视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目的在于为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的解读和1998~2006年各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汇率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即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存差的扩大,造成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基于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房地产金融调控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房地产宏观金融调控绩效不佳的原因在于经济系统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导致房价上涨、商业银行房贷风险加大、央行金融调控工具失效.流动性过剩主要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财富分配制度滞后所引起,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对相关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20.
对外汇储备激增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两个突出问题。在基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总结了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