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一项惠及近九亿农民的最大民心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难题在于:如何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本文在参考国外学者测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探寻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测算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方法,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经济增长中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河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最优规模,并针对河南省各地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测算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最优规模相比,河南省实际保障水平偏低;经济发展水平与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规模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落后地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多、过度依赖救助等道德风险是可能的原因。进一步优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规模应采取加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道德风险预防机制、改变救助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2000年-2012年辽宁省属14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实证的研究。我们发现,城市的低保人数所占比重和城市人均低保资金都高于农村。从表面看,这似乎暗示财政政策具有城市偏向的特征。但我们通过回归分析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第一,社保支出的增加具有提高农村低保人数比重的作用,因而不具有城市偏向的特征。第二,现阶段城市低保人数比重的高低,与20世纪90年代国有单位职工人数的规模大小,具有正向的关系。而现阶段农村低保人数比重的高低,与20世纪90年代集体单位职工规模大小,具有反向关系。第三,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缩小城乡之间人均低保资金差异的作用,但其中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情况下,继续推进扶贫、巩固扶贫成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环节能充分发挥"最后一条防线"的作用,应以其为突破点实现城乡统筹.本文以重庆市与成都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建设情况为案例,分析比较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在西部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最低生活保障”均等化刍议——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基本公共服务之一,低保均等化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低保均等化,指的是低保制度应该均等地服务于所有公民,低保标准的设定以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需费用为准,以使各地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一致的最低生活水平。当然,均等不是平均,各地经济发展不同,物价水平不一样,消费结构不一致,低保标准也会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对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实际困难,缩小贫困面,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新疆自然环境差、县乡财政不足等客观原因的制约,与其他省市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财政的视角分析近些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状况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结合财政体制的改革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且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尽可能地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稳定的资金供给机制,不仅保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而且在以后的年度里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接.最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低保资金、工作机制、工作力量、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等多方面对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保证低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海藏区农(牧)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保障制度得到初步建立,在维护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权利、避免两极分化、规避社会风险、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牧)区低保标准确定尚不科学,加之标准偏低,导致部分农(牧)区贫困人员仍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或享受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以建立指标科学、能够适用于整个藏区农(牧)区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核心目标,深入分析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为青海藏区农(牧)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樊思辰 《大众商务》2010,(1):266-26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充分发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调节作用",构筑牢固的城市最后"安全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充分发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调节作用,构筑牢固的城市最后安全网。  相似文献   

1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起步时间较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本文力图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困问题与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期待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单个的贫困公民的生存权利的保障,而且,它还与贫困和社会排斥现象的消除紧密相连。本文通过低保制度在桂阳县实施情况的调查及认真分析,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低保制度依旧存在着:低保对象难以确定,低保标准制定不科学,低保对象确定中公正度不高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补贴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比较发达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考察表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要有立法的保障;二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在法律法规中对保障的内容作出具体而细致的规定;三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是筹资渠道要多样化,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2007年之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制度还是存在着种种缺失和局限。因此,有必要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以突破传统社会政策的局限,从政策价值体系、政策制定、政策内容和政策的行动系统等方面寻找完善优化广西农村低保政策的新的理念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横向上,先从全国城乡居民低保制度概况入手,接着以厦门市为例来看全国低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纵向上,从具体的主要内容分析厦门市低保制度的借鉴意义,进而再探索实现低保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始终贯穿着保障范围、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和制度管理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已达到1/4左右,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是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有权享受的公民权,是保护受助对象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务院于1999年10月1日就已经颁布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本文试就施行《条例》过程中政府的责任、资金来源、对象界定、保障标准确定以及救助金发放与管理体制提出几点看法,以期正确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19.
建立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是实施多种形式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环节。可在ELES法计算的居民基本消费需求额和年生均学习成本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倍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既包括量化指标也包括非量化指标。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具有指导性质的贫困大学生判别标准。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额度的分析也可以借鉴ELES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让城市困难家庭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维护了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该制度的实践过程,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