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首先用HP滤波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在"平均化"及"物价水平与产出缺口关系"两种思想指导下,估计我国物价波动的适度区间,根据两种方法结果和实际经济形势分析得到我国物价波动的适度区间为[0.90%,5.13%]。在此基础上评价我国各时期物价水平及相应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进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认为我国目前仍存在通胀压力,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依赖增加,加之能源金融化趋势愈加显著,近年来的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对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通胀水平影响的途径分析,试图梳理出两者间的相关性,从而解释我国通胀的部分成因,为此后的原油进口、定价和石油金融化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生产者价格指数、汇率之间的关系,所得结论为:我国的高通胀主要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多和国外价格因素的传导引起的,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对通胀影响有限,通胀越来越表现出"输入型"特点;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通胀的先导性指标,在我国反映得并不那么明显;货币政策对于控制通胀有较好作用,但这种作用有大致6个月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2010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9.6%,增速略有回落;CPI上涨4%,通胀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从紧来控制通胀,通过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5.
自2007开始,通货膨胀又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通货膨胀长期的危害性,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得到了证实。2007年以来通胀率的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运用总需求、总供给两大工具对此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本轮通货膨胀实际起源于2003年,而不是在通货膨胀得到广泛关注的2007年;总需求拉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且需求过旺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胀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成本推动型通胀在中国并未出现,但是压力越来越大,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很可能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中国通货膨胀既受到总需求影响,又受到总供给冲击,供求混合型通胀可能将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宏观调控难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国内物价水平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情况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2005年8月国内汇率制度改革到2013年6月的历史月度数据为样本,基于EG二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从长期来看,国内物价水平分别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石油价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关系;而且从短期来看,具有从短期到长期均衡调整的自我修正功能。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关于国际贸易是否影响国内物价水平还存在争议.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中,研究入世以来中国国际贸易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国际贸易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及其影响路径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进出口额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进出口贸易通过影响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国内总供需而间接影响价格的这两条影响路径显著存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相对微弱.  相似文献   

8.
王昊 《地方财政研究》2011,(10):14-16,27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国家为应对物价过快上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我国在1993年-1995年期间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本文比较分析了这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为我国经济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国家为应对物价过快上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我国在1993年~1995年期间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比较分析这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为我国经济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逐月攀升,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超过此前市场预期,创下32个月来新高。通胀预期明显上升,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加大,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首要关注问题。本文从一季度宏观数据入手,深入剖析影响我国通胀的构成要素,并根据理论研究学习,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乍暖还寒、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威胁的形势下,出席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同期增长的中外经济学家,围绕“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可持续繁荣”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多数专家认为,目前的通胀是可控的,并不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趋势但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短期政策目标必须以控制通胀作为重中之重,把控制贷款和货币供应量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而中长期则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从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变为依赖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菲利普斯曲线扁平化问题的讨论,利用拓展后的卡尔曼滤波解决了状态空间模型的非线性问题,并以此对中国开放条件下的变系数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密,近年来中国经济减速主要是结构性的;中国的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速自2011年以来同步放缓,但实际增速始终低于潜在增速;危机过后通胀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总需求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近年来政府对于通胀预期的引导更是成功避免了中国通缩的发生;国际价格波动对于中国内部通胀的影响有限。因此,处理好"稳通胀"与"保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于通胀预期的引导是货币当局进行相应宏观调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中的锚定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心理学中的锚定理论为基础,对有限理性下的通胀预期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关于通胀预期锚定效应的三个假设。利用我国1994年1月至2007年11月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我国通胀预期中存在着锚定效应,具体表现为:在通胀预期形成中主要锚定滞后一期的通胀率;高通胀阶段和低通胀阶段都存在通胀预期的锚定作用,但高通胀阶段的锚定作用更大;在通胀预期中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的锚定是有显著差别的,其中食品价格和衣着价格的锚定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了增速放缓与物价水平持续走的状况,引发了对我国经济滞胀的担忧。从国际经验看,日本是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滞胀中受伤害较深,但又恢复得最快的国家,本文对日本滞胀及其治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弹性工资制度和适度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日本取得成功的关键。针对此,本文提出,为远离滞胀,我们需要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掌握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力度,并紧紧抓住结构调整的主线;保持工资合理涨幅,控制好公共开支,以免造成通胀的螺旋式上升;加强与全球主体经济体的协调与对话,为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末以来,流动性过剩加剧、国际通胀输入、食品及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综合性的通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通胀形势,决策层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两难抉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分析国际市场价格向国内传导的理论路径和影响价格传导的具体因素,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宏观层面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建立国内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机制、努力实现国际间反通胀的协调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取消国有银行信贷规模限制以来,我国开始进入间接货币调控时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依然是信贷渠道,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渠道对物价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很小,货币渠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末以来,流动性过剩加剧、国际通胀输入、食品及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综合性的通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通胀形势,决策层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两难抉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末以来,流动性过剩加剧、国际通胀输入、食品及要素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目前综合性的通胀.面对严峻而复杂的通胀形势,决策层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两难抉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研究及现实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以来,我国CPI屡创新高,通胀压力增加。财政赤字货币化依然是当前通胀的主要原因,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根治我国通货膨胀最佳政策选择,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防止由“货币迷失”转向“货币泛滥”,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割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我国的外汇占款问题,从而减轻当前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