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本文考察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金流动性、股市行情、利率债利率、产业债信用利差对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货币市场利率不会影响城投债整体的信用利差;(2)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与股票市场指数负相关,且城投债信用等级越低,负相关性越强;(3)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与利率债利率正相关,利率债与城投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且城投债信用等级越高,这种替代效应越强;(4)城投债整体信用利差与产业债信用利差正相关,产业债与城投债之间存在很强的替代效应,且城投债信用等级越低,这种替代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行企业债券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国外 ,高度成熟的债券市场为企业筹集了大量资金。但是 ,由于发债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债券的信用风险不能得到充分的揭示 ,投资者对企业债券投资的潜在需求要转化为现实需求仍存在一定的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 ,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就是引入信用评级 ,由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者按期偿还债券本息的能力及其风险程度作出综合评价。企业债券信用评级 (下文亦简称“债券信用评级”)对发债者、投资者、监管者都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 ,信用评级是建立债券市场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1-2013年52家公司债券的月度面板数据,从宏观层面和公司特性层面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宏观层面上,GDP增长率、投资者信心指数和无风险利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负,GDP增长波动率和国债即期利率斜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正。公司特性上,现金流波动率、股票收益波动率和财务杠杆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正,公司规模和资产收益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为负。整体上,相较于宏观因素,公司特性因素对债券信用利差解释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守信收益、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建设这个角度,对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债券与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宏 《现代财经》2002,22(9):37-40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的债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及债券资信评估业务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司层面的经验数据,将发行债券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信息与债券价格波动信息分别作为经济不确定性与信用利差的表征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经济不确定性对信用利差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提高,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融资能力受限,信用利差上升。研究发现:企业资产的波动性及非流动性,通过企业违约率的提高及资产质押率的降低,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与股票市场相同,基于债券市场的价格信号,对宏观经济也具备较强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说明,除了实物期权效应和观望效应,金融摩擦也是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度量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三类主要方法:信用评级法、数理模型法和保险思想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度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利用信用评级方法,积极开发数理模型方法,创造条件利用保险思想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利因素。因此,为了改善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应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注重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Ombretta  Terazzan 《Economic Notes》2006,35(3):355-375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spreads on Euro-denominated corporate bonds with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Duffee (1999) intensity-based mode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considers monthly observations for a sample of investment-grade euro-denominated corporate bonds analysed for rating classes. The model is estimated with a maximum likelihood – Kalman filter approach over different sample periods ranging from January 1999 to August 2006. The estimation results, in general, suppor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the euro-denominated bond market and exhibit some intere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latively recent market.  相似文献   

14.
茶叶经济是福建省的特色经济和民生经济。解决茶叶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是加快完成福建省茶叶升级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对福建省茶业企业的信贷融资制约因素问卷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找出主要制约因素,对提高福建省茶业企业信贷融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企业主综合素质和信贷用途与方式两个因素等七个因子是制约企业信贷融资制约因素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样本,构建了新的声誉指标,分析了声誉机制和评级机构竞争对债券信用评级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声誉的评级机构出具的债券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评级质量;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了评级虚高,降低了债券信用评级质量;声誉机制能够抑制评级机构竞争导致的评级虚高,提高债券信用评级质量。本文为衡量我国评级机构声誉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债券市场非常落后,已经成为妨碍我国金融体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制约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我国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中国住房消费信贷与居民幸福指数相悖的现实矛盾,根据住房消费信贷和幸福指数相关理论,运用问卷查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方法,对中国居民房贷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其主要结论为首付款、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和未来房贷政策预期四个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幸福指数;在四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A类幸福指数分别影响B类和C类幸福指数,C类幸福指数又影响B类幸福指数。由此,政府在房贷政策稳定条件下应制定灵活的贷款方式提高信贷产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应采取自身发展与房贷者幸福指数相统一的措施,消费者必须在提高信贷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理性房贷和理性购房。  相似文献   

18.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