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这个决定揭开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序幕,在深化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关键是转换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在转换机制中加快劳动用工与人事制度的改革,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用工关系的调整力度,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是我们企事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这个重大改革将砸碎职工终生就业的铁饭碗,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铁交椅,工人只能招不能除的弊病,破除职工收入与工作岗位劳动贡献大小脱节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倾向。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举措,将大大激发广大职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劳动技能的充分发挥,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及工作技能都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企业内部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继续扎实推进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机制转换不到位的问题。否则,即使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也必然是死水一潭,缺乏活力。因此,要把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应在以下几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要把市场机制同党管干部的原则相结合,把党管干部同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选人用人相结合,不拘一格选贤任能,逐步试行取消行政级别后的岗位管理办法,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各类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职数。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定期考核,并实行任期制,真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以来,我国社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用工管理由过去的全员管理逐步转变为非全员管理,而这相当一部分人却由劳动代理机构进行代管。这类人员的使用与管理,正是适应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用工管理新模式——劳务代理。劳务代理是企业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需要聘请一  相似文献   

4.
汪林根 《上海企业》2001,(10):53-55
随着企业(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劳动者)的社会流动性日益加大;由此引发企业与职工之间关于招退工手续、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养老保险方面的劳动争议,有案件增多、频率增高、难度增大的趋势.劳动争议案件如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损害企业或者职工的合法权益,还会产生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传统的劳动用工制度的弊端在于国家越过企业直接管理职工,国家成为实际的用工主体。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我国的用工制度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用工制度改革的关键——实现用工主体由国家向企业的转换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在近几年的改革中我们仅仅是提出了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的问题,而对于如何转换用工主体的问题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单级扩权的办法来  相似文献   

6.
丁敏 《人力资源》2022,(2):102-103
央企三项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央企内部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主要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这事关企业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央企全面深化内部改革的关键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经历过几次大的改革:解放初期至80年代,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到八十年代实行了“劳动合同制”用工制度,到九十年代进而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用工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者的身份随之改变,也由固定职工转为合同制工人,由国家职工变为企业职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和劳动者都成了各自独立的主体,企业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南昌商业储运总公司,在近年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又根据南昌市委、市政府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在市劳动局的统一安排下,将公司列为全市第一批64家企业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的试点单位之一,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亦为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是企业分动用工制度深层次的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强化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在企业和职工两个主体之间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权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革建立能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用工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关键。杭州万向集团公司的阶梯式用工制度给人以启示。现刊登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岛港务局自1989年实行局长负责制以来,在进一步理顺改革思路,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劳动制度改革方面,实行了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1992年4月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在普遍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在职工退休费参加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对职工实行了补充养老保险,在全港进行了医疗费用管理改革。通过逐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一个以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管理靠合同的新型劳动工资制度,正在全港稳步建立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港口工作,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成为青岛港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作为东部沿海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劳动用工需求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但也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新矛盾,尤其是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且更加复杂.为全面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状况,搞好人力资源配置,我们对企业劳动用工现状及需求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用工制度的阶梯式结构模式邱国栋科学合理的劳动用工制度,应该是既能保证职工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又有利于实现企业群体能力的最佳组合。在世界现存的诸种劳动用工制度中,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最具代表性,二者分属于“两级”,美国模式注重于职工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巳进入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攻坚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劳动工资制度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项跨世纪、宏伟浩大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现代企业劳动制度又首当其冲,那么,做为建立现代企业劳动制度的核心问题: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整问题,也就是劳动用工体制的改革问题乃当务之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主要问题有那些?如何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呢?回顾我国用工制度的改革史,从1956年刘少奇同志提出改革用工制度起,先后颁发的《工业企业法》、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直至《劳动法》的出台,历时38年,历程可谓艰辛.在每个文件出台时,人们都觉得大可以解决问题了.可结果并不象人们所想象和期待的那  相似文献   

14.
<正>劳动用工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其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近年来,劳动纠纷案件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和多元化特征。企业从劳动纠纷败诉中对自身现阶段劳动用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索有效应对劳动用工问题的方式,合情合理合法地行使用工权,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对劳动用工风险加以有效防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新的灵活用工形式不断出现,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制度应运而生. 劳务派遣用工是指派遣机构(派遣公司)与劳务派遣人员(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第三方),并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因受用工总量控制和编制员额的限制,这种用工形式目前已被我市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和推广.但随着劳务派遣用工的普遍化和用工结构比例的大幅上升,这种用工方式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被派遣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民主权利的履行,降低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影响到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就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意义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9,(8):53-53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就业实行统包统配、一次分配定终身,一切由国家包起来。“进了企业的门,就是国家的人”,由此形成的固定工刺度,是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由此人们形成一种观念,误认为固定工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职工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象征。但实践证明,这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合企业生产的规律,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活力,僵化了劳动者就业的能动性。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为主线的劳动制度改革逐步展开,特别是围绕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迈出了用工制度改革的极为关键的步伐。改革作为利益的调整,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实行劳动合同制,  相似文献   

18.
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电力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在劳动用工制度方面有较深的轨迹。一个企业它的员工素质如何培养和提高与该企业劳动用工制动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本文以书面调研、工作经验以及实地考察三者相结合,就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更加实行有效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以及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问题,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用工制度改革对员工利益的保障和社会稳定的维护等方面,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分析用工制度改革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一、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现状自1986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后,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文件相继出台。目前,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劳动用工主要是以合同工、派遣工和业务外包这3种形式进行管理。合同工就是员工与企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整合的过程,例如企业招聘、人员流动、职工分配等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规范劳动用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招纳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笔者从企业劳动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两方面入手,对如何规范劳动用工体质从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