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玲 《首都经济》2011,(4):73-75
2010年,电子城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30亿元,同比增长20.6%,"十一五"的收官之年,电子城的千亿梦想再次被刷新电子城收入突破1000亿元。第一次提出这个梦想的时候,时间是2007年。  相似文献   

2.
黄花岗科技园是广州中心城区最早创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科技园。七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1993年至1999年累计科工贸收入110亿元。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将加入 WTO,将面临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谁掌握了高科技并及时把握住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谁就能赢得强劲的经济增长。因此,以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3.
2001年5月,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并授牌.成为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孵化中心四个分园"--即创业孵化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园、合肥工业大学科技园、安徽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分园五大主体部分,园内共有各类科技企业300余家.职工4700余名,2008年企业预计创总产值20亿元.有30多家规模以上高科技企业.分别成为高校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建设基地.  相似文献   

4.
市场动态     
《新财经》2007,(1)
企业新加坡星狮集团投资10亿元在深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近日,新加坡星狮集团执行总裁韩祯博士在深圳威新软件科技园五周年庆典暨二期开园仪式上宣布,投资逾10亿元的威新软件科技园一、二期工程将于2007年全面完工,而投资超过15亿元的三期工程则可望于2007年下半年动工。园区全面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科技园(珠海)区日前奠基。据悉,清华清华大学科技园(珠海)区日前奠基。据悉,清华科技园(珠海)区占地14.16万平方米,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为邻,是一个高科技成果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大型科技园。该园建设总投资为5亿元,分三期建成,第一期投资1.2亿元,于明年完工。科技园将建成高速信息网络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天然药物研究中心、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力争引进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办留学生创业基地。(摘编自《羊城晚报)》清华科技园珠海扎…  相似文献   

6.
2001年,长沙高新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工业增加值71.1亿元,同比增长19%;上缴税金1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8%;出口创汇1.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相似文献   

7.
《特区展望》1999,(5):14-16
建国初期,我国国有经济非常薄弱。1949年,全国国有工业产值不过36.8亿元。1952年,包括工业、建筑施工业、交通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在内的全国国有固定资产为240.6亿元。 建国以来,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五”时期,以从苏联引进156项大型技术项目为中心,共投资549.9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694个,包括92个电站、194座煤矿、80个机械工业、7个大化肥厂、12个航空工业、10家电子工业及20家钢铁企业等。国有资产从240亿元增长到522亿元,增长了1.17倍;国有工业产值144.9亿元增长到378.5亿元,增长了1.6倍,分别以年平均13.9%和18%的速度增长。到1957年底,全国已有国有工业企业5.8万个。“二五”时期,投资1186.6亿元,安排大中型项目上千个,国有固定资产从522亿元增长到1209亿元,增长1.3倍;国有工业总产值从378.5亿元增长到807.7亿元,增长了1.1倍,分别以15%和13.3%的速度增长。到1962年底,形成国有工业企业5.3万个,其中人2千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奠定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三五”、“四五”时期,共投资2594亿元,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3千多个,其中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市经信委和北京经开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战略资源合作产业金融创新北京·亦庄·汇龙森科技园服务创新发布会"近日在北京经开区举行。会上,赛伯乐投资有限公司、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发起设立首期1.33亿元的投资基金签约,民生银行与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签署10亿元园区中小企  相似文献   

9.
金邦清 《浙江经济》1996,(11):31-33
鹿城是温州市的中心城区。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城区的优势,积极实施温州市委提出的二次创业战略,推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1.24亿元,在高位增长的基础上,再比上年增长53%;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增长46.12%;商业销售额151.46亿元,增长61.89%;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改革》1997,(10):42-44
这几年,长宁区经济以迅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目:从1992年到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8.69亿元提高到24.3亿元,年均增长22.53%,区级财政收入增长更为迅速。从2.4亿元提高到7.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25%。由5年前排名全市10个中心城区的末位跃升至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达到4.46亿元,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和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