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定夫妻财产制为婚后所得共同制,依该制度,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特有财产和双方另有约定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然而,婚姻存续期间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阶段:如领取结婚证后,双方尚未共同生活期间;因感情不和分居期间等。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这些特殊阶段的财产归属一概认定为夫妻共同所有有所质疑,鉴于此,本文着重围绕这些特殊阶段的财产归属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债务性融资是最具有创新性的领域之一。构建合理的税收法律制度是促进和规范债务性融资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债务性融资工具与活动的日益复杂,厘清"债"、"利息"两个特定范畴是从税法角度认定债务性融资的基础。笔者力求结合我国与美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和实践,对债务性融资中的特定范畴进行分析,探讨债务性融资的税法认定,促进相关税法规范的构建与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从分析婚姻法的几个热点问题入手,阐述应将“过错”作为无过错方诉请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审理无效婚姻及其引起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案件应适用两审终审制,对事实婚姻还应有条件地予以承认以及对夫妻共同债务应如何认定、第三方合法权益的保护等问题,对进一步补充、完善婚姻法律制度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变化趋势来看,如果不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将危在旦夕;从区域分布来看,除北京、上海、天津和海南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为"权、责、利"关系失衡,包括债务权力缺失、债务责任不清和债务利益扭曲。纠正这种失衡的核心是防止地方政府债务私人利益侵蚀,实现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忠诚"地为公共利益服务。为此,抓住债务"权、责、利"关系是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治体系的关键,具体包括:一是确定赋予地方政府债务权力的时机;二是基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设计地方政府债务责任约束体系,解决新增债务、无效债务和逾期债务膨胀问题;三是提出实现地方政府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收敛的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分割等问题。它的完善与否对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法制建设影响颇大,历来受到各国立法的重视。我国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除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规定表明,我国采用的是法定财产制,同时又允许婚姻当事人对财产加以约定,以约定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的补充。我国现行婚姻法实施以来的情况表明,以法…  相似文献   

6.
尚同即"上同",是我国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之一,它强调人们的统一意识、责权意识和规则意识。这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共同价值及行为的认知、客观的规则意识的形成及个人责权意识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股东资格的认定是解决各类股东纠纷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介绍股东资格的相关基础理论入手,重点探讨了股东资格概念的含义,并介绍了初始状态和变动状态两种资格取得的方式。资格的认定离不开证据的认定,重点论述了不同的证据在资格认定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初始状态下,应当区分内外部关系来构建资格认定的规则,同时针对隐名股东、瑕疵出资股东等特殊情形构建资格认定的特殊规则;在变动状态下,受让人股东资格的取得需要经过其他股东的同意认可,同时还需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  相似文献   

8.
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具有对内对外效力。立法对约定的对外效力的规定并不完整,在夫妻对债务约定上应注意对财产进行约定时应同时对债务进行约定及防止当事人借约定来逃避债务,公平性原则以及约定财产的静态性和动态性问题。应从建立夫妻财产约定申报登记制度和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来探讨和完善夫妻财产约定公证法律制度等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对于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人员的工伤认定存在分歧,暴露我国工伤认定规则的系统性不足。完善我国现行工伤认定规则的体系,应当明确流行性传染疾病认定的法条要素,采取抽象化立法建构增强具体规则的适用弹性,同时确定工作原因作为核心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夫妻债务清偿不仅关系到夫妻双方的财产利益,也关系到与夫妻进行民事交易的第三人的利益。我国婚姻法虽然有所涉及,但是在如何清偿的问题上,要么欠缺规定,要么规定模糊,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