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兴安岭地区具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有助于林区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基于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现状、优势的分析,提出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多年来林产工业累计实现产值43.5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为补充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木材产量调减引发的经济降幅,发展林产工业成为重中之重。通过抢抓机遇,加速调整,推进体制与科技、市场营销策略、资源环保、人才机制、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等6个方面的创新,林产工业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成为林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兴安岭地区定位为生态功能区,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瓶颈的阐述,以建设生态功能区为目标,提出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为本,产业复合"的接续产业发展模式,并找出促进其接续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森林旅游营销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绿色财会》2006,(12):28-29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的最北边陲,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达8.46万km^2。1997年大兴安岭地区旅游资源普查结果表明,全区共有自然、人文景观6大类,24个基本类型,84个实体景点。其中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有五类,它们是:界江源、高寒冰雪、北极光(含极昼现象)。  相似文献   

5.
2015年4月1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大兴安岭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产业发展面临转型的选择。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兴安岭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区位商理论和产值贡献率的方法,研究确定适合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得出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能够作为该地区的林业主导产业,并研究提出了促进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四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林区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单一国营经济体制,依赖单一木材采运产业,依赖单一原木产品的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成为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桎梏。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改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竞争力强的林区产业部门,对加快林区工业化进程,增强林区经济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新型林区的基本特征根据国家林业投资公司的总体构想,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发展上新台阶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林区的标志有如下几条。(一)森林资源得到持续发展,森林覆被率达到77.7%,森林资源年生长量达到1100万m~3,消耗量达到900万 m~3,生长量大于消耗量,资源消长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李波 《绿色财会》2007,(10):11-12
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四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林区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单一国营经济体制,依赖单一木材采运产业,依赖单一原木产品的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成为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桎梏.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改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竞争力强的林区产业部门,对加快林区工业化进程,增强林区经济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点国有林区与当地农民联营发展林业,是林业改革上的一大突破。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国有林区,长期以来,只有铁路两侧的8个林业局开发经营。而漠河、塔河、呼玛3个县的15个乡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县、乡大都分布在黑龙江沿岸和嫩漠公路两侧,虽然林农交错,插花座落在国有林中,总面积4.71万平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兴安岭地区渔业开发的管理内蒙古鄂伦春旗水产资源管理站孙仕梅大兴安岭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型,温度低、湿度大。大兴安岭地区早先以林业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林业资源的逐渐减少,已形成农、牧、林、副、渔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发挥...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现状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和选择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接续产业发展在资源、区位和政策上存在优势,而人才、体制和产业结构阻碍其发展。其转型路径应该分阶段进行,并以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延续为主。因此,政企分离,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是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人才聚集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为例,研究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如何建设人才聚集策略。研究发现大兴安岭的经济发展方式等区域经济的经济禀赋造成扩散效应大于回流效应,阻碍了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人才聚集;政策性因素造成人口迁移成本过高、户籍制度的阻碍、社会网络与资本等社会支持不够等非经济性因素也是阻碍大兴安岭地区人才聚集的主要因素。针对阻碍人才聚集的主要因素提出提升大兴安岭功能区人才聚集的策略,包括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引进政策的政策倾斜、灵活的户籍政策和构建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项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实现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才聚集促进大兴安岭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众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人才聚集策略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已经由木材生产转入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际情况,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推进规模化发展,推广品牌效应,完善销售网络等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大兴安岭林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角度,结合SWOT分析矩阵,剖析了大兴安岭林区绿色食品营销内部环境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根据其内外环境的优劣势进行组合,提出了大兴安岭林区绿色食品企业在应对内外环境优劣势时应采用的具体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全面总结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针对制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地、品牌、企业、产品等瓶颈问题,立足于大兴安岭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全面分析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提出以建立全国最大的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为基础,以打造全国最知名的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为途径,以生产全国最前沿的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突破,以建设全国最具活力的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业集团为保障,继续加强四大体系建设的系统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建设大兴安岭生态示范区对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阐述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示范区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的关键问题;就建设高水平的生态示范区,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述林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以事为中心、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者无法统筹管理、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等问题。指出加强林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提高林业企业绩效、扩展人力资本、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提出林业企业应从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营造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认真实施人才工程等几个方面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天然樟子松林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统计出大兴安岭天然樟子松林含种子植物42科119属239种;对大兴安岭天然樟子松林的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属于温带性质的,且较年轻,但有许多种的分布中心偏北,突出表现了寒温带森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间关联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矿产开发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该地区潜在的主导产业。针对大兴安岭林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区域布局的具体思路,并就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