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根"文化旅游独具优势.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但是河南省寻根旅游也暴露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河南省寻根旅游的发展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河南省寻根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李秋宇 《当代旅游》2022,(13):31-33
本文主要对我国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特征、类别、运转模式等研究点展开论述,以期在开发乡村旅游文化资源过程中,各地能够按照其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硬软环境”同步建设、自然与人文全面保护,进而达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卢冰 《西部旅游》2022,(11):51-53
河南省洛阳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与其他古都城市相比,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充分。为了推动洛阳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笔者在深入了解洛阳市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有效开发洛阳市旅游文化资源的策略,如依托城市功能定位,整合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明确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从IP开发、技术创新、模式推广、业态融合等多方面发力提升旅游业品质,以期为洛阳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强 《当代旅游》2013,(10):91-92
淄川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存在着地域分布广且利用效率差异较大的特点。很多历史文化资源各自为站,独立性强,都是散落的景点,无法做到做大做强.因此淄川区需要通过加强资源的整合力度,让境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线路配置上做到最佳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景点化,迈向景区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滩涂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充分挖掘其最大潜力,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地方政府合理开发利用好资源就是摆在沿海地方政府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务院有关沿海开发精神的深入贯彻,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拥有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始终坚持贯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地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文章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叙述主线,探讨该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方案,并分析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结合的可行性,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颖 《旅游学刊》2001,16(3):68-71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但同时也可能给少数民族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和开发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8.
谢欣 《西部旅游》2022,(10):26-28
贵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合理、适当的开发,就能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在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将文化保护放在首位,文化资源的旅游包装应得当,应注重文化旅游体验形式的创新,同时依托交通设施的完善,多点联合,优化旅游线路,力争使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互补,从而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作为国家级文化旅游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它自身蕴藏的发展问题也逐步显现。本文就青海省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问题,在做出一定的分析与阐述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手段与发展策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庹玲  孙博涵 《西部旅游》2022,(22):39-41
乡愁资源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文章以如何评价乡村乡愁资源并将其运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主题,首先基于旅游资源评价国家标准建立中国特色乡愁资源评价体系;然后依据各指标权重,得出乡愁资源各方面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最后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考察,结合乡愁资源评价体系深度剖析并划分杜堂村内乡愁资源的开发等级,从生态格局、总体布局、游线设计等方面入手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对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活起来”,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更好地诠释和弘扬甘肃武威长城文化,文章对数字化在长城文化传承保护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将武威长城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武威长城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武威汉明长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交流融合作用,加快对武威长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撰写,为进一步认识长城价值、保护长城文化资源、讲好长城故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墙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一种极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然而古城墙的旅游开发目前还普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如何充分认识古城墙的价值,并根据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深度开发、科学开发和有文化内涵的开发,本文以临海古城墙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积淀丰饶,一直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观念逐渐转变,如何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成为南京文旅部门和相关单位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南京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转型方向入手,探讨了市场需求、消费结构、运营模式的变化,然后提出了深度开发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南京文化旅游的优化升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晖 《旅游学刊》2001,16(5):27-30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提法进行了反驳,并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就旅游在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潘怡 《西部旅游》2023,(20):94-96
<正>文化旅游背景下,开发旅游食品是推动旅游产业和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同时能够为食品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文章针对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旅游食品开发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提出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食品开发的作用,其次分析文化旅游背景下旅游食品的开发现状,最后结合实践探讨旅游食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河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家政策不断推出,河南省开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恰逢其时。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归纳演绎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开封市在资源禀赋和开发效益两方面有较大潜力,但市场需求方面有提升空间,开发条件方面在省内居于落后地位,据此确定开封市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黄河文化旅游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论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涛 《旅游学刊》2006,21(4):38-41
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王洁 《西部旅游》2024,(5):102-104
文章首先介绍环境舞蹈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桂林山水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分析环境舞蹈与桂林山水文化融合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环境舞蹈在“文兴广西”桂林山水旅游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环境舞蹈与文化旅游资源结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旅游业和文化艺术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