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5,(10):148-151
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互相作用的经济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协调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从而造成产业发展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趋势在增强。最后,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葛巧玉 《价值工程》2011,30(33):304-305
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对传统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提出要解决工业文明阶段的生态危机,必须要走一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以人为本、合乎人性,活而不乱、和而不同,充满安全愉悦的社会。和谐是目标,构建是手段,和谐的目标是和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的,构建的手段需要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地去探求,大家都有必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参与到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上来,为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做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初探——山西省太原市的启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与一般经济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的比较,对绿色转型内涵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在该内涵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进行考察.研究表明: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着城市绿色发展能力的提升.太原市正在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太原市绿色发展能力已得到逐步提升,但在社会和谐与稳定、产业与就业结构、企业污粢治理能力、能源消耗等方面有待在绿色转型中继续改进和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系列国家战略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中国发展生态农业,需要融合先进的农业技术系统,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系统,完善生态农业政策系统,构建生态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全产业生态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正面I临着空前的危机,城市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研究城市产业用地结构,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系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产业用地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城市产业用地结构及规模的思路,拟为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促进生态文明型产业结构的建设,就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型产业结构建设的涵义,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理论与实践,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实践探索,国内外学者们从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出发,对工业文明形态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概念,指出要建设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建设首先必须解决资源紧缺和环境承载的“瓶颈”制约问题。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但要建设好城市,更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创建节约型城镇。将节能、节水、节财、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城市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积极支持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倡导文明的消费方式,使城市化更好地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更加注重城市聚集效益和辐射效应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相应提高城市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使城市化更好地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农村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杨致芳 《企业文化》2006,(12):22-22
我国能源紧缺、人口众多、生产效率偏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需要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如此,企业更需如此,需要全体职工节水、节电、节材、节能,合理  相似文献   

10.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其代价是资源过度消耗,最终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此,人们不断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探索,许多学科都从本学科的视角对自然资源进行研究。例如,将会计学的方法引入自然资源的研究,出现了自然资源会计。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将财务理论引入自然资源研究,从财务视角来研究自然资源问题,构建自然资源财务学。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使得近年来出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内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村现代化发展。论文以桂北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了促进自然资源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我们应从节水、节能、节地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着手,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文章主要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徐世敏 《价值工程》2011,30(27):273-273
我国的天然草地会对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但是草地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其经济、生态与社会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凸显。因此,如何恢复和保护草原的生态功能,解决草原过度放牧,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伍湘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12):100-102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需要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其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石油产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石油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实现石油的长期安全。本文在对石油安全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油生态安全的思想。低碳经济引导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保障石油生态安全的现实选择,需要制定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完善石油行业法制建设,进行科技创新,转变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6.
缩小贫富差距,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兼顾效率和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认为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普通职工更多地享有企业发展的成果,促进分配公平,因此是一个能够把公平和效率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这部分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户籍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诸如土地买卖、房屋拆迁的群体性事件增多;对于网络这个虚拟社会的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上述这些问题都对公安机关新形势下在社会管理方面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社会管理方面的特征等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建议,以期能提高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效率,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与效率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的联系,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效率,社会经济才会发展得更快;有公平,社会才稳定、和谐。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助长"懒汉作风",导致共同贫穷;没有公平的效率,则会产生贫富悬殊,造成两极分化。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现在政府无论在政策制定还是实施执行方面都越来越重视"公平的作用"。本研究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在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中,公平对促进效率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赞成实际收入更为公平的分配,即使这种分配可能是低效率的。  相似文献   

19.
陈兆鲜 《价值工程》2010,29(21):53-53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再利用,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探讨和分析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以确保在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新时代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城市绿化融合生态学与园林艺术性。论文以城市绿化生态学与园林艺术的关联性作为切入点,提出构建融合生态学和园林艺术的城市绿化环境,以此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绿化,实现生态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