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人走访过很多企业,对中小型企业老板做了一番调查,让他们谈谈对企业文化的看法.最后总结出,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中有90%只知其有,不知其用.这将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借此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提醒企业家们把企业文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
绿叶对根的情意 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影响HR在企业中的地位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决策层认识到需要战略管理,开始重视中期业绩以及未来目标、愿景.但是,企业往往容易忽视组织结构设计和文化创建,不能将HR战略与公司发展战略、组织机构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最终会导致公司在关键时期败在"人"上.笔者接触到许多老板不乏鸿鹄之志,却常常事与愿违.为什么呢?这些企业正是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战略是靠人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老板文化”能变身为企业文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板无法直接将自认为好的文化强植入员工心里但老板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是由一群人集合形成的一种组织,而人又是灵与肉的结合体。因此,人是构成企业最重要的部分,文化又是决  相似文献   

4.
鞍钢集团铁路运输公司作为鞍钢集团公司直属的大型物流企业,以鞍钢"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和<鞍钢文化手册>为指导,在集团公司高度集中统一的框架下,正确处理母子公司文化建设的关系,实现子公司文化的点状分布走向汇聚与集成.通过对铁路运输特点的分析研究和多年工作实践,以"火车头"精神为核心的鞍钢集团公司子公司文化——铁运公司的"火车头"文化应运而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形象地反映了铁路运输的特点和铁运公司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具有铁运公司特色的"火车头"企业文化建设,也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实体迅速崛起,企业的行为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国家的决策,而且继"社会人"和"国家公民"以外,"企业人"已成为相当多数的劳动者具备的身份.这时,政府职能的逐渐精简和提倡"服务型小政府"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即由事无巨细的控制转为恰到好处的宏观调控,让市场、企业和企业人作社会生活的主角.这时,治国文化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辅助就成为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三者的差异在于,传统的治国文化关注于社会利益博弈和官僚利益博弈,国家、地区文化又往往体现民族和人群的特点,而企业的文化多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及其带来的流通价值为导向.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者领导文化,但是安然的轰然倒塌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财务危机,都说明了如果领导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失败似乎不可避免,只是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人 企业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也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企业文化一定是领导者的文化,也就是“老板”文化。“老板”文化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方向、主流、品味与风格。首先,企业领导者要做企业文化的设计者。要当好旗手,在从前一任传承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如人.人要有思想,要有作为,要有良好的外表形象所昭示.做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思维意识过程通常要经历如下的递进循环:认识→观念→思想→思路→方法→行为→再认识→……企业从无到有,从生存到发展,其间要经历很多的曲折、坎坷、沉浮,这取决于企业尤其是作为企业高层决策者所获得的知识与信息,企业对事物的看法、观念和其指导思想,企业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思维方式,以及企业处理事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可以以"人性化"来塑造企业个性文化,"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企业的世界观、企业的人生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理想"、信念和品质等方面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聚化于气,不断用先进文化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杨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公司在中国铁建主体文化引领下,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聚化于气"入手,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两个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进一步培育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为公司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动力.公司及公司党委先后获得总公司先进工程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蚌埠市文明单位合肥大建设先进单位和合肥大建设十大风云企业先进称号.  相似文献   

10.
华为无疑是"狼性"文化的"始作俑者",这种凶猛而极具侵略性的企业文化风格虽历经许多非议和反思,但依然能够为诸多中国企业带来无尽益处.任正非首倡"狼性"文化之初,在于对危机的警觉.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于光远先生用精炼的语言,把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深化到了核心的位置。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温州老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给我们看:温州企业不仅仅只有"老板文化",为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他们对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部门经理辞职,因为太辛苦又没有人表扬,这是企业文化的错吗?企业没有利润,能有文化吗?企业文化能分三六九等吗?企业文化越来越形式化,变成老板文化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企业文化和老板文化的内涵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关系,阐述了老板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沙漠。我们认为“文化”应该是:被预先确定的、更深层次的、并由组织成员分享的基本假定和信念。它是不以精确方式运行,且被限定在一个“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基本框架内,并且流行的一种组织观点及氛围。笔者认为,企业老板个人文化直接影响企业文化,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当企业文化不再适台企业发展趋势的时候,需要通过改变老板的个人文化来改变企业文化。 老板的“主观世界”是企业文化 一个健全的自然人有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概括称之为“主观世界”)。而一个企业的“主观世…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年终岁尾,无论单位、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对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可大家在工作回顾、绩效考评、核对账目、清理库存时,是否想到也应该盘点一下我们的"文化业绩"呢?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文化"是一个软项目,文化建设也是一个"软指标",更有许多企业家和老板们,觉得文化是社会的事,是公众事业的范畴,与自己的企业建设与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可能也会从  相似文献   

16.
刘敏 《上海企业》2001,(5):33-34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怎样管理人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是整个企业管理发展史研究的主要脉络.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提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变革.许多管理学者认为,这一变革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人的新理解,把人看成是"复杂人","管理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社会人".本文认为,其重大的突破在于:管理角度的转向,它不再把人仅仅看成是提高生产率的手段,而是提出了"让人得以发展是管理的目的,实现企业目标仅是一个结果"的思想.正确理解这一内涵,对于我国成功的运用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壮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市场营销中的经典4P理论,到风靡日本进而在全球盛行推广的5S现场管理,再到当今最流行的摩托罗拉首推的6 ó管理,至世界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7S框架,管理中的"数字"所揭示的事物并非浅显、简单,他们所蕴含的管理制度、方法和体系都有形无形地与企业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企业的现场文化到质量文化,同时发展营销文化,最终在企业内形成围绕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协同文化.因此,企业应综合地从这些"数字"管理着手,了解、体会并运用其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从而使得企业文化形成于细微处并呈现点、线、面式渗透发展的格局,从而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伪文化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伪文化的类型可以笼统地以“老板文化”与“政客文化”的概念加以阐述。老板文化最充分地体现在民营企业身上。在民营企业,老板文化具有相当的强制性,老板个人的价值观与是非评价标准就是企业的标准,碰不得更改不了。民营企业能做多大做多久往往取决于老  相似文献   

20.
韩际平 《数据》2001,(12):36-37
文化,这个词现在非常走红,远非过去那种识不识字,有多少"墨水"的地位了.企业文化、服饰文化、商业文化、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一系列的缀以文化的说法如雨后春笋. 也许是孤陋寡闻,我至今尚未看到"统计文化"的或宏论或微言,所以赶紧赶个时髦,乱弹几句,闹个"首发",再来个"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