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华菲 《民营科技》2010,(7):255-255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论述了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性,强调了三者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马黎  沈德坤 《价值工程》2013,32(1):71-72
中西方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文化主题"。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即继承与革新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的主题。国际上"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等概念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主要研究城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与其它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问题,并旨在为人类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多样化、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然,建筑文化也有其明确的外延,凡不需要人类去感受其建筑形式与其环境之关系的建筑整体都不在建筑文化的研究之列。比如,下水道、通讯管道、地下供热管道、山洞仓库等。因此,建筑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建筑物与环墙作为一个统  相似文献   

4.
孟青 《价值工程》2012,31(20):40-42
病态建筑(Sick building)是高速发展的毒痈,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是人们享受城市生活的深痛。建筑的本源是给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环境,是为提高人民小康生活的质量,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病态建筑综合症给建筑必须绿色建绿色材料的选用问题上,拉响了警报。  相似文献   

5.
徐艳 《乡镇企业科技》2013,(18):108-109
一个城市能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第一,人文特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铸就了具有独特气质的中国建筑。第二,建筑风格。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建筑形象在其中尤为重要,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建筑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区域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能给城市增添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城市建设在建筑上民族文化等个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骆启升 《民营科技》2010,(5):249-249
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文明社会里不可缺少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的标志性建筑,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建筑应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建筑设计的永恒主题,也是现代图书馆建筑人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馆建设中,秉承以知识殿堂为主线,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新理念,追求现代学习方式的建筑空间,探索温馨舒适、自然和谐、宁静优雅的图书馆环境,是我国图书馆建筑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7.
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这一切向西看的大潮中,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城市建筑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建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而独具地域性特色的闽南建筑,作为我国民族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包括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习俗的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兴盛于20世纪的达达主义的主张,使得中国城市建筑面临着达达与中庸的两难选择。在当前中国城市建筑的创作中,要格外重视文化与生态两个方面的考量,从而在以西方化为主导的现代化浪潮中不至于失去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9.
建筑遗产保护是我国建筑学和历史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专业方向,由于该学科专业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教学方面存在与时代要求脱节的现象。本文从建筑遗产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新时代下国家文化复兴的总体目标,以北京建筑大学的建筑遗产教育的经验为案例,提出遗产教育中应注重培育"文化自信",把国际遗产科学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筑企业内控体制、建筑企业文化、内外环境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建筑企业职工的思想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带来的建筑企业职工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普及,建筑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一届国家领导核心多次在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新要求,明确表示出对建筑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张喜 《企业文化》2003,(11):66-68
文化之师能创造建筑的文明,文明的建筑将创造高品位的生活。建筑业奉献给人类的应该是时代的精品。我们看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与此同时,一道道独特的现代建筑文化风景线,一座座凝聚着东方  相似文献   

12.
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这一切向西看的大潮中,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城市建筑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建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而独具地域性特色的闽南建筑,作为我国民族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往往赋予了这些建筑强大的生命力。"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是果戈里的一句名言。由于建筑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形象,并能跨越若  相似文献   

14.
时代建筑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集现代建筑、现代通信网络、现代控制网络和现代计算机于一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小议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个中国迎来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会提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设计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影响着当下很多生活领域,例如:服饰、环境、包装、产品、建筑、影视乃至于广告等,几乎哪里都能看到。回顾一下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发现,无论哪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下的设计,都是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社会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的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我们自己的现代设计正在被西方文化悄无声息地侵蚀,几乎很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当现代设计脱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就仿佛"船失去了帆",面对世界潮流的狂风巨浪,怎么能长帆远航?  相似文献   

17.
张滨 《民营科技》2007,(7):139-139
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个中国迎来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会提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性,营造建筑空间环境的社区文化已经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所谓建筑空间环境的社区文化,它不单指建筑环境景观,还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因素,涵盖了社区的物质形态与文化形态以及它们在建筑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它广泛涉及设计、建筑、生态、园林、土木工程、生理、心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渗透。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进步和精神追求的开拓,创造良好的建筑空间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环境的文化及美学水准,满足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陈建新 《中外企业家》2013,(7S):141-142
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城市形象的文化标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座学府、一个区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因而,图书馆建筑应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建筑,本文从图书馆建筑是文化的特殊标识、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建筑要明确地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提倡图书馆建筑要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说明图书馆建筑应是一个融文化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充满魅力,令人向往的圣地。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福州住宅已从"火柴盒"式居住环境变脸,各式风格的建筑开始争芳斗奇。改革开放以来,福州人实现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诸如健康环保住宅、康居工程、白领生活、水岸生活……商品房时代的开始,给"要房时代"画上了句号,同时为"买房时代"注上了加减号。而今"现代新居住文化"在居住前沿掀起一场趋势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