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利润微薄、产品低端和自主品牌少等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但目前“中国创造”凸显三大软肋: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全球知名本土品牌和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和体制。中国的品牌建设之路势在必行。以企业为主体.品牌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品牌建设者对品牌个性的独到理解、品牌策略的灵活运用和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经营实践中的以及学术讨论中的中国品牌国际化道路,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挤出”竞争对手,实现“品牌替代”,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有着致命缺陷的战略。中国企业应该研究并充分运用互补战略。“品牌互补”战略能够增强产品个性,降低“品牌替代”战略下的竞争强度,改变中国产品被外国品牌覆盖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全国商情》2011,(12):56-57
它被誉为民族保健和日化领军企业:它成功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它26年如一日.在全球设立8大研发机构,勤耕不辍,挖掘中医和道家养生文化,潜心研制出“隆力奇”、“保和堂”、“精致生活”等品牌:它始终秉承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新品开发,加速人才引进.加强内部管理.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它蓄势待发,全面打造世界品牌,在振兴民族日化和民族直销事业的进程中,它走出了一条崭新的路。东方美丽的传说.西方不朽的传奇.它就是引领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隆力奇!  相似文献   

4.
如今“中国制造”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正在为全球生产着越来越多的商品。然而西方一直把持着高新技术产业,中国不少本土企业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的“汗水工场”,大部分的高科技出口产品,要么直接来自外资在华的企业,要么只是得到了外方的技术授权。本处全球产业链末端的中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过去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人让“中国制造”风靡全球,而在未来的十三年里,中国将沿着自主创新这条路,挺进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王太昌 《大众商务》2007,(12):10-11
在30年前,波司登仅仅是一个拥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从一开始的替人“来料加工”,发展到“贴牌”制衣。最后拥有自主品牌,波司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民族品牌创新之路。据权威机构调查.波司登品牌价值达102亿元,成为中国服装行业最具价值品牌。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中国一航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轮胎成型及检测设备”通过“一航”品牌认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品牌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的战略性问题进行探讨。强势品牌是企业强大的无形资产,怎样创建品牌并在营销实践中将其发展壮大是值得讨论的。中国应有自己的强势品牌,而不是只为“中国制造”贴上标签。如何科学地构建企业的品牌战略,合理进行品牌延伸,本文将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了2007年度“中国500价值品牌”排行榜.本次地产行业共有万科、阳光100、合生、中海、富力、华侨城等品牌上榜.其中阳光100以稳健上升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连续第四次入选“中国500价值品牌”,并以580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地产行业第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安占然 《现代经济》2007,6(10):143-144,109
一、“贴牌”生产:低附加价值的“中国制造” 中国强劲的出口增长中,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外资企业占据了中国出口产品6成以上的份额,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IT产品,外资企业分别占到出口总额的7-8成。很多技术密集或高新技术领域,出口产品都由跨国公司以品牌、商标、专有技术、专利、销售渠道等方式占据。这样,“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我们在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的利益分配中,“在中国制造”和“由中国人制造”存在着很大差异,即“中国制造”的产品中所包含的“中国人制造”的附加价值非常低。  相似文献   

10.
从品牌经济学的视角,借助其“选择成本分析范式”对企业的品牌延伸行为进行经济分析,认为品牌延伸行为的成功取决于品牌延伸对品牌品类度,进而对消费者选择成本的产生影响。若品牌延伸没有降低品牌品类度,则品牌延伸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品牌延伸对企业的“软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企业不具备“软技术”的条件下,品牌延伸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11.
薛胜  盈盈 《新智慧》2005,(12):30-31
今年初,在“中国媒体最关注的品牌”中,排在前十名的,有一个小家电品牌,那就是“华帝燃气具”。该公司的领军人物是中国燃气具行业“四大金刚”中的头号金刚——黄启均。  相似文献   

12.
为培育和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我国制造、服务等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尽快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创业投资机制.由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创业投资大会暨2008最具投资价值新品牌案例推介活动”于12月13日在北京隆重举办,500多家企业和风投公司参会对接,咨询交流。  相似文献   

13.
西部企业须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将企业与消费者有机联系起来的“品牌传播”是西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点。鉴于此,文章聚焦于西部企业的品牌传播,针对西部企业实施品牌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西部企业的品牌传播战略和策略,提出了西部企业实施品牌传播应注意的“五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货物贸易国,然而同时它又是“品牌小国”。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及商品品牌的国际化远远滞后于其经济国际化的步伐。由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所处状况与外资企业的所有权属性质差异,决定了中国民营企业品牌国际化经营的特殊重要意义。中国民营企业品牌的国际化应当依循价格-服务-品质的经营之路加快破题与提升,并通过形成三个优势完成可持续竞争力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而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终端,文化产品品牌的培育则能促进文化产品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文化产品品牌培育的必要性以及文化产品品牌的内涵,得出了影响当前文化产品品牌培育的因素,即政府的政策制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以及文化产品的创新性。基于此得出文化产品品牌培育的对策有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对文化产品品牌进行扶植、培育文化产品消费群体以及推进文化产品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16.
“例外”作为国内知名的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其品牌行为文化是对品牌文化、企业形象的动态体现,是品牌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外”在品牌行为文化传播中展现出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其中主要有卖场形象、产品发布、名人效应三种形式。文章通过对“例外”品牌行为文化的三种传播形式及其变迁进行分析,反映出“例外”在品牌行为文化传播方式中的展现方式和阶段性策略,为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在品牌行为文化传播中如何展现品牌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国商情》2010,(12):42-43
1、徐之伟被授予“2009品牌中国化妆品行业年度人物”称号 在“品牌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徐之伟被授予“2009品牌中国化妆品行业年度人物”称号。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的广告即将进入以营销为主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广告在服务于“直效行销”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品牌行销”。塑造品牌是广告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如何成功地塑造品牌,却是一个十分难做的课题。本文从以上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点出”广告对品牌塑造的引导作用和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卢湲太 《全国商情》2012,(17):62-63
品牌一旦成功了,往往在同一瞬间种下了失败的种子。如果浇灌不当,就会加速它失败的进程。品牌延伸对于企业来讲,更像一个赌局,要么赢要么输。没有一个一线品牌强大到不可竞争,更没有一个一线品牌强到没有盲区。优势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劣势,长的背后必有短,对手短处不经打,要敢于面对挑战。说起今麦郎,我们不得不说其前身——华龙。华龙方便面凭借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已经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名词,它以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迅速取代了"日本制造"、"欧洲制造",然而这却并没有给"中国制造"带来实际的繁荣--中国产品始终在价值链最低端苦苦挣扎,甚至还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挫,各国针对"中国制造"的纠纷此起彼伏.中国要想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创造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和价值,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再次腾飞创业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