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雪 《魅力中国》2014,(3):351-351
共进国际法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国际法,但是随着当前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共进国际法对现实国际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人本化、重视人类共同利益还是国际法规则价值等级化,这些都说明了国际法的发展有着“共进”趋势与特点。本文基于共进国际法简答探讨了国际法的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国际法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国家法的调整范围和主体也在逐渐扩大,新的国际法律部门也在增多,形成国际法的"碎片化"发展,这对国际法的基本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以国际法的定义为出发和落脚点,探析与国际法发展相适应的国际法本体问题,以期对国际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争论中,大多数是围绕着国际法与国内法是否具有相似的特征而展开的国际法的法律性讨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家间的交流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的突显出来,国际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将通过国际法与国内法在不同方面上的对比,论证国际法的法律性:即国际法是法律,但是与国内法意义上的法律有很大不同,国际法是一种强制力相对较弱、针对的主体不同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和其他国内法一样,同为法律,均具有强制性,都是必须遵守执行的。虽然二者的强制实施方法有所不同,但法律本身的强制力并无强弱之分。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国际法强制的有关内在因素趋于完善,强制执行国际法的制裁体系正在形成,使得国际法得到了更有效的遵守与执行。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主体理论是国际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将个人、跨国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纳入其中,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国际法主体理论,又可以全面的保护国际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使国际法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保证国际社会各项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的顺利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古代春秋时期.中国大陆上便存在着某种型态的国际法规则或习惯,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此种适应当时国际交往需要的国际法就停止发展了,直到西方国际法传入中国又重新得到发展.此类似国际法规则和习惯是否称之为国际法?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国际法?本文将通过对学术界各观点之提炼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法的变迁以及人权事业的不断演进,尊重人权正在渐渐上升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文章从尊重人权原则的内涵以及判断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出发,论述了尊重人权原则与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该是守法和理性的行为。本文主要从国际法的角度对青年爱国主义行为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通过国际法的教学能够让青年爱国行为更加符合国际法的原则,而不盲目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9.
高素质跨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本国法、外国法、国际法、专业外语,还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现行教育体制妨碍了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目标的实现。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路径主要包括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专业外语的应用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动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全球互联互通,问题与争端凸显,国际争端法律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用国际法解决纠纷与争端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转变为法律主张,是中国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和贡献,也是我国在建立中国特色国际法学方面的努力。未来的发展,中国不仅要参与国际法秩序的建立、运行,还要在国际法秩序的发展中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主导。  相似文献   

11.
克隆技术呼唤国际法姜岩自英国科学家宣布培育成功世界第一只克隆动物小羊“多利”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看待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的激烈争论。争论的中心是人们迫切要求国际社会制定有关国际法,规范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它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联系密切,国际法既是国际政治的产物,又必然体现、反映国际政治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国际法一经形成,就会在既定法律范围内成为制约国际政治的制度因素,国际政治将沿着国际法的既有轨道运行。国际政治与国际法两者之间的复合关系不仅是国际政治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国际法作为独立价值尺度的必然反映。两者通过相互影响、彼此建构,共同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有序、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围绕地区独立问题的事件层出不穷,仅在2008年就发生了两起震惊全球的大事,科索沃、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先后宣布独立。面对"民族自决"、"自我设限主权"等形形色色的标签,以及大国事实上的"承认"行为对国际法的挑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考量呢?本文以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关原理为基础,围绕这些国际事件展开详细的分析,力图解释国际法遭遇大国政治下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4.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主权概念是国际法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今天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主权概念源于何处?它是怎样发展的?又是如何普及到全世界的?本文简要回答上述问题。一、主权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主权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最初萌芽和雏型状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是,学术界公认,作为今天国际法基本准则之一的现代意义的主权概念的发明权应该归  相似文献   

16.
王歆 《改革与开放》2013,(13):44-45
经过40多年漫长诉讼的光华寮案,不仅是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更是涉及中日关系的国际法问题。作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发挥作用的特殊法律部门,国际法学也随着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密切而备受重视。本文将通过对该案的具体剖析,采用国际法学中关于国家和政府承认的理论来阐述国际法在处理一国涉外司法实践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丛琳 《黑河学刊》2009,(3):91-93,129
在解决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时,国际法的位阶若高于国内法,则适用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是在相同的位阶上,多为优先国际法的规定;对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均未有明确之规定情况,应采取国际法优先适用的原则来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8.
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辑部共同举办的题为“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研讨会于2006年8月6日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通,拓展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思路,发掘学科交叉处的增长点。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李兆杰教授、贾兵兵教授、车丕照教授、张新军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的凌兵教授、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王逸舟研究员以及《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编辑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各自做了相关发言。与会学者首先强调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关系紧密;从学科发展史看,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辅相成。正由此,在两个学科的联结被割裂近半个世纪后,跨学科研究又在西方蓬勃兴起,甚至号称一个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派正在形成。相比之下,中国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当代国际法的发展: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一书正是起步阶段的一部探索性之作。该书是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对当代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实践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分析,试图为当代国际法的实践提供另一种途径的理论诠释。无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必须克服很多困难,包括跨学科研究的难度、学科内的偏见以及学科之间的隔阂等。不过,正是由于跨学科研究本身能够给两个学科的进步带来的诱人前景,决定了其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研究路径,并将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20.
史国普 《新西部(上)》2007,(5X):116-116,119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