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温家宝,2012全国两会简短,却字字深入人心;平实,却处处激荡热情。如沐清风——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教育语句的陈述带给代表委员的是春天的温暖和畅想。"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那一刻,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1,(18):6-7
8月28日,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1,(6):8-8
2011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针对广受社会各方关注的教育投入问题表示,教育部将抓好三项工作确保到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实现。他说,教育投人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的承诺,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我们很大鼓舞,也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于霏 《中国西部》2012,(9):22-25
2012年3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国GDP超过了47万亿,如果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2012年GDP增幅7.5%来计算,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占GDP4%这样的比例,那将会是在2万亿元左右。4%,是政府部门近20年前就提出的目标,也是代表委员多年强烈呼吁的目标。本届政府在任期最后一年做出的郑重承诺能否兑现?4%对中国教育意味着什么?钱怎样花在"刀刃"上?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36):8-9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达到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2,(9):22
2012年3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11,(4):9-9
我还欠着一个“账”,明年一定把这个“账”还清! ——中国政府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5中就明确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但这一目标迄今尚未实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参加全国人大江西省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这么向江西赣州的小学老师、全国人大代表刘艳琼作出承诺。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5日上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当届政府的最后一次工作报告。报告在谈到对今年工作的建议时强调,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温家宝指出,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0.
冀志罡  秋风 《新财经》2010,(10):31-32
今年8月,是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家宝在当下重提政治体制改革,被人们视为有特殊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蒋东 《中国西部》2012,(9):104-107
近十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将"教育公平"放在了比较突出的地位。要解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应放在农村。可是,目前农村小学出现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积极性降温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必将影响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阐述了"降温"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克服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于霏 《中国西部》2012,(9):23-25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第21页"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这是全国两会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会面的开场词。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13,(11):56-57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占据日本70%的市场份额,而是要抢占日本100%的市场份额。我们要做到:在日本的超市里,只要是中国的厨房用品,就一定得是我们华晟生产的。"15年前,年仅26岁的毛头小子,敏锐地从汇率市场嗅到商机,空手建厂。谁也不曾料到,就是这个白手起家的毛头小子,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谈到2007年教育工作时,特别指出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教育部部长周济2月3日签发了《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这三个文件无疑会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和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当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显著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向更加公平和正义的道路上前进,但教育公平依然严峻.维护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谈到2007年教育工作时,特别指出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党组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教育部部长周济2月3日签发了《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这三个文件无疑会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永宁 《发展》2006,(7):30-31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辟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本质上与我们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他强调特别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广大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开门红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1,(10):19-21
我们一定要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全年"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旗开得胜、首战告捷。——摘自2011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突出发展抓大事,执政为民办实事,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两度谈到当前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时,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均“榜上有名”,去年3月又首次将再就业工作任务列入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都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20.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民政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谈到:"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