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可持续发展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对近代工业文明模式的否定 ,在哲学上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对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否定。近代工业文明模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然而 ,近代初期 ,资产阶级特有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尖锐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唯心主义 ,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但是 ,它却错误地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孤立静止的 ,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 ,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 ,因此 ,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 ,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 ;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 ,而是看作永恒不…  相似文献   

2.
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传统哲学中僵持于本原问题上的"思辨形而上学",转向关注现实的感性世界和实践。使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完成了哲学史上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在以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为主题的当代,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和批判精神,回答实践提出的历史课题,既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前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杨耕 《开放时代》2001,(3):15-18
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企图在科学之上再建构一种关于整个 世界“普遍联系”的世界图景的确是“多余”的,其实质只能是“形而 上学”在现代条件下的“复辟”,或者说是“对哲学的本质要求过 多”。 我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不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意义上的思维方法,而是指传统的哲学形态,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论。这种哲学形态力图从一种永恒不变的“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性和行为。从起源上看,“形而上学”形成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形而上学”就…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自然主义哲学批判是对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等的哲学方法论批判。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自然主义是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相割裂的"未完成"的自然主义。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然主义哲学作为说明经济机体内部联系的单纯现象的复写,在庸俗经济学中成为混合主义和折衷主义的综合表现,更是一种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意识形态表现。马克思从历史的视角,辩证的分析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范畴,着重批判了这种自然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粗率的经验主义。澄清马克思的批判,为分析马克思的追随者与反对者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提供了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公开系统地阐述自己的经济学哲学思想。其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了普鲁东的哲学思想和价值理论,阐述了分工、竞争、所有权、罢工和工人同盟等经济理论.宣告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即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问世,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公开宣言。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论》当代阐释中,新辩证法学派援引黑格尔哲学将《资本论》阐释为一种“先验结构”,该路径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批判相左。秉持历史科学诉求,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视差中进行《资本论》的理论建构,《资本论》整体因此呈现出“科学性”与“类先验性”的双重特征,这使得马克思的“科学逻辑”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表现出立场上的差异与形式上的近似。可见,在《资本论》方法论阐释中,脱离历史唯物主义与去黑格尔主义两者皆不可取,我们需要站在马克思的理论立场上来考察“解释世界”的问题,继而从理论“旁观”视角切换至“行动”视角,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旨趣。  相似文献   

7.
1844年底,德国思想界发生了一件重要的学术事件,这就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发表。①我在讨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已经提到恩格斯与马克思有涉这本书的一段讨论。②可是,这本书究竟写了一些什么?它对马克思的哲学发展是否发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始终没有得到确定的答案。依我现在的研究结果,施蒂纳的这本书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它第一次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在一定的意义上,施蒂纳也是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消解形而上学“类哲学”的人。固然这本书混杂着非常多谬误和狂想,特别是在自身理论逻辑的立论上几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它在当代思想史逻辑的批判尺度中还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特别是我认为,这本书对于马克思彻底摆脱人本主义类哲学,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科学革命,有着直接的负促动影响。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用十分之七的篇幅用来反驳这本书,就可想它的反面地位。对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8.
"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著名命题,在整个形而上学的有机链条上是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转折点:既承袭了本体论形而上学的衣钵,从认识上寻找"存在的存在",又开启了认识论形而上学的新思维,更注重研究本体的方法;既传袭了传统形而上学演绎的方法,又开创了近代形而上学的"普遍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理论,是他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他的这一理论,就其实质而言,反映出他试图通过追问人的真正存在,以超越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调和理性和非理性而向合理性转向。但他以技术悲观论否定马克恩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改良主义的姿态构思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冲突的方案,这使他的批判理论最终向人本主义回复。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出现是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后现代科学哲学具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表象主义和反形而上学的四大特征,它在理论、现实与方法论上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相似文献   

12.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56-259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西方近代人权观的法哲学批判,指出了人权的历史性;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实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揭示了人权的具体性。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精神现象学》的导论中,黑格尔对什么是精神现象学作出了自己的多重界定。在他看来,精神现象学是对以康德批判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哲学的批判和清算,是对显现着的知识的描述,也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导论的中译文在个别地方对黑格尔原文的理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生态”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确使用过,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没有生态思想。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社会及入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其主题是入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自然是人类价值的源泉、异化是入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循环的生态化理念以及制度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等深刻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常幸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06-208
立足于生产方式制约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人权的历史性、发展性、具体性及阶级性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权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产权改革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现代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的不足,进一步探讨在新经济中,如何深化对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有活力的国有资产产权结构,以及充分认识私营企业在产权发展中的弊端,如何帮助私营企业引进先进的现代产权管理方式,打破现有的产权束缚,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发挥私营企业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Marx deplored political economy's claims to establish “eternal” – or “natural” – laws. This paper seeks to defend John Stuart Mill from his critique. It argues that, contrary to what Marx alleged, these two economists have a great deal more in common on this topic than is frequently realised. Both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on the political one, Mill's views about the relativity of capitalism seem very close to Marx's. 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Marx may have ignored Mill's insistence on the relativity of economic theories because it may have challenged his own “scientific socialism”.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ims to offer a reply to Steedman’s critique of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Although this critique having been there for about three decades, the anti-critiques from Marxists are up to date flawed with fatal limitation, losing sight of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labor theory of value, i.e., without taking it as a theoretical tool of understanding the uncertainty rooted in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ntroversy initiated by Steedman. Part 2 discusses Marx’s dual theory of market value and Rubin’s interpretation. Our view is that, if Rubin’s interpretation is accepted, a refutation of Steedman’s critique towards Marx will be impossible. Part 3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ssible reconstruction of market valu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ynamics in the pivoting of market value. We conclud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ndard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and value is not, as argued by Steedman, of deterministic and one-directional character. For Marx,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uncertain 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s and the end, the condition and the result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Meanwhile, another reply is attempted towards the negative comment on labor theory of value made by contemporary evolutionary economist such as Hodgson. In our view,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not irrelevant as claimed by Hodgson to the main topic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such as variety and “natural selection.” It is through labor theory of value that Marx explains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已经为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网络购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增加了消费者购物的风险,容易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对网络购物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之后,详细分析了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受到侵犯的现状,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以期望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促进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政策、区域、禀赋等对广东经济转轨绩效的影响,论文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旨在分析广东政府放松对资源配置权利的管制对经济转轨产生的制度效应。研究发现,广东各级地方政府放松对资源配置权利的管制,大幅节约了租金耗散,并衍生出更多给予经济个体发挥比较优势的获利空间,扩展了市场范围,从而促进了地区经济均衡转轨。论文对于理解广东经济转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框架,它尤其有助于揭示产权管制放松与经济绩效变迁二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和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