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油企业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走减员增效的路子。减员增效工作涉及到国企改革、经济调整、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再就业工程。道理很简单,不搞好再就业工程就无法顺利减员,更不能增效。只是简单减员而不推进再就业,就违反了减员增效的初衷。因此,再就...  相似文献   

2.
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有少数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后没有取得满意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没能全面理解减员增效的含义,没有把减员与增效结合起来进行。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把增效作为减员的B的。减哪些员、减多少员以及减员的时机等,都要根据是否能够使企业增效决定。减员不能增效,则不一定减员,如果增员能增效,增员也未尝不可。一句话,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辩证地看待减员与增效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减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增…  相似文献   

3.
石油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要走减员增效的路子。减员增效工作涉及到国企改革、经济调整、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再就业工程。道理很简单,不搞好再就业工程,就无法顺利减员,更不能增效,只减员而不就业或不能比较充分地解决就业问题,就违反了减员为了增效的初衷。因此,再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减员增效工作的成败,还关系到石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再就业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石油企业的再就业有哪些特点呢?作为矿区型的国有大型企业,它既具有城市型国企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矿区…  相似文献   

4.
尹纪深  李强 《华北电业》1996,(12):21-22
电力企业如何将减员工作落到实处尹纪深,李强减员增效,发展多种经营,是电力企业面临的艰巨任务,要在三五年的时间实现减员50%的目标,关键的问题是精简的人员怎么安置以及如何精简,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目前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1.目前电...  相似文献   

5.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全国各施工企业逐步进行。但从实施情况看,还存在较大困难。一是从全社会的总体情况看、施工企业减员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还会受到其他行业下岗分流人员“重新就业”的冲击。由于减员和下岗分流是全社会都在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搞活企业,海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于4月7日召开深化改革、减员增效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公司如何扭亏、解困、减员分流,探讨公司的发展与出路问题,提出十项贯彻措施。在今后三年内,公司将减员分流4500人,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减员增效是目前国有企业摆脱人多负担重,事少效益差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减员,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激活新的就业渠道和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减员增效又是一种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实施中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长期以来在旧的用人机...  相似文献   

8.
推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武钢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减员分流与改革发展这个契机,认真学习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减员分流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与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通过减员分流,我们完善了职工考核机制,强化了岗位竞争意识,优化了劳动组织,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我公司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一、宣传发动,提高职工对减员分流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期,减员增效作为国企三年脱困的重要措施,在全国推行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部分企业出现了减员不增效的现象,使减员增效这个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走出困境的好方法,在某些方面步入了误区。误区一:提前病退,人工成本有增无减。提前病退是指未到法定退...  相似文献   

10.
减员增效是很多企业进入市场后赢得生存权的重要抉择。林源炼油厂在实施减员分流过程中,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行动快,措施果断,在头一阶段就将厂部机关的27个处(室)减为12个,分流职工3000多人,减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8%。下一阶段还将进一步深入开...  相似文献   

11.
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然而,做好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的难度很大。企业的各级领导如何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支持改革、参与这一项工作,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坚持“四个结合”,是在减员分流过程中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环节。一、减员分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解决观念问题首先,企业党组织及有关部门应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教育,把企业面临的压力传递到基层、传递到全体职工。要讲清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目的、意义、目标和措施,消除职工群众对改…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后遗症,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员多,包袱重,效益低的通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石化企业也暴露出了人员多,包袱重等问题。于是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显得十分重要。下岗也好,减员也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减员好比泄洪,没有蓄水池,...  相似文献   

13.
2000年,能源总厂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强大优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减员分流指标,减少在岗职工123人,其中下岗进再就业培训中心70人,为适应公司改革和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总厂党委书记程虎江认为:这是基层党组织运用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三导法"的一场成功实践,是对各级领导落实"一岗两责"的一次有效检验,职工队伍也经历了一场改革与竞争的锻炼。一、层层动员,超前引导,增强职工对减员分流的认同感1997年至1999年,能源总厂减员分流职工已达1000余人,而2000年减员分流指标异常艰巨,其中进"中心"人员是往年的好几倍。减员分流工作难度和压力都相当大。为确保减员分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总厂召开了动员大会,厂长鲜小毛在大会上指出,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坚决完成减员分流目标。党委书记程虎江强调,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减员分流工作稳定有序推进。为此,全厂上下层层动员,超前引导。通过层层释疑解惑,澄清模糊认识,着力为减员分流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成为电力系统各单位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力企业如何适应这一巨大的社会变革,确保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三年减员50万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宣传教育到位为首要减员增效直接影响到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引发职工的逆反心理和不合作情绪。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向职工做到讲真话、动真情、办实事。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采用尽可能多的形式,把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自的、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给企业全…  相似文献   

15.
林源炼油厂是一个拥有7000人的大厂。一年多来,这个厂以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实施减员增效决策,全厂共压缩编制内定员937,减少机构15个,分离分流3000多人,减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8%。与此同时,还消化各种减利因素,利润稳步提高,去年盈利达到410...  相似文献   

16.
1.国有企业职工存在着补偿问题。国有企业职工原来是终身制的,现在下岗了,就有一个补偿的问题。职工补偿了,农民补偿不补偿?国有企业补偿了,非国有企业补偿不补偿?隐性失业可能就是一种补偿办法。因此,职工只要下岗身份,而不愿要失业身份,因为失业后国家给的“补偿”就没有了。2.现在提出减员增效,减员是否真的可以增效?如果企业的体制不规范,下岗失业也不规范,结果就只能是能人走了,不能干的留下了。因此,只要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留下能人的机制,减员不一定就能增效。3.中国人口众多,国有企业减员后,人到哪里去?从总…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溪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着减员是手段,增效是目的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减员增效机制。在这一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到了必须注重的六个方面的结合,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使职工减者愉快,留者安心,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增加效益的良好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增效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下岗职工大量增加,再就业工程实施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着国有纺织企业改革攻坚的成败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此,河南省纺织厅对郑州、新乡、平顶山等市及重点国有纺织企业实施再就业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纺织工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近两年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力度较大,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反映的热点问题,具有普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施工企业管理》1998,(7):27-28
近几年来,我总公司为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扎扎实实地抓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公司原有职工近3000人,至1997年10月,在册人数减至1169人,5年内减员61%。公司利润从1993年的150万元到1996年的5000万元,增长33倍。  相似文献   

20.
基本情况2001年上半年,南化催化剂厂按照中国石化集团“三个调整”和“两项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一方面操作工人紧缺,一方面部分生产线开工不足的实际,按照“一套人马开多套装置”的减员思路,进行机构调整,开展了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为主要内容的减员增效工作,实现了减员387人,总减幅为31.6%。其中生产车间减员168人,减幅36.1%。人员剧减,迅速实施“一套人马开多套装置”这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模式势在必行。2001年8月,我厂多次组织生产、安全、人保等部门对现有装置的定员进行调研分析,压降核定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